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鋼結構廠房鋼柱的預埋連接件。
背景技術:
鋼結構廠房具備以下特點,1、結構自重輕 :指的是鋼結構輕。在同樣的跨度,同樣的載荷下,鋼結構比鋼筋混凝土結構輕得多,因而也便于運輸和安裝。2、可靠性較高(相對于其它結構);3、制造容易、安裝方便:鋼結構所用的材料單純而且是成材,加工比較簡便,并且能使用機械操作,因此大量的鋼結構一般是在專業化的金屬結構件做成構件,精確度較高,用鋼筋混凝土時則需要立模,扎筋等。鋼結構的連接采用焊接和螺栓連接,在短期內使用的工程。 4、施工周期短 :由于鋼結構構件制造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且裝配速度快,因此施工速度快,周期短,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廠房相比可縮短竣工時間。
鋼結構廠房的施工工藝包括施工放線→基礎混凝土內預埋螺栓→(鋼結構加工制作)門式剛架吊裝→吊車梁安裝→鋼梁安裝→屋架、屋面板及屋檐板安裝→墻面板安裝→鋼結構涂裝。而在基礎混凝土內預埋螺栓步驟中,鋼柱預埋螺栓安裝種類多,如M27,M30,M33,M39,M42,M56,預埋螺栓的單重較大,其中M27單重為4Kg,M56單重為27Kg,進而造成鋼結構廠房的預埋螺栓安裝總量大;而現有技術中在基礎短柱內,多個預埋螺栓轉運至安裝位置需要耗費大量的工時和人力,并且人工轉運的工作強度大,進而導致預埋螺栓的安裝效率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鋼結構廠房鋼柱的預埋連接件,縮短預埋螺栓的安裝工時,同時提高螺栓預埋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鋼結構廠房鋼柱的預埋連接件,包括由多個吊裝桿合圍構成的矩形框架,還包括多個螺桿和多個加強桿,多個螺桿縱向分布成兩排,且兩排螺桿的支撐段分別與所述矩形框架的兩個短邊內側壁連接,所述加強桿一端與矩形框架的長邊內側壁連接,加強桿另一端與矩形框架的短邊內側壁連接,且多個加強桿合圍構成一個菱形框架。現有技術中,在一個基礎短柱內,通常需要安裝六個預埋螺栓,而鋼柱預埋螺栓的安裝種類多,且單體重量大,在鋼結構廠房鋼柱的螺栓預埋時的總工作量巨大,并且單個預埋螺栓的轉運以及安裝的工作強度大,大大延緩了鋼柱的安裝工期;針對該問題,發明人通過多個吊裝桿合圍構成的矩形框架,將六個預埋螺栓整合在一起構成一個預埋螺栓組,使得單個基礎短柱內的螺栓統一由大型的起重設備進行轉運和安放,大大降低螺栓的安裝時間。其中,矩形框架使得多個螺栓在安裝工位上保持同一性,以方便在基礎短柱內澆筑混凝土后提高螺桿的螺紋段與鋼柱的配合度;并且在矩形框架內,多個加強桿合圍構成一個菱形框架,使得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具備足夠的強度,當螺栓組件在進行吊裝時,吊鉤與多個吊裝桿所構成的矩形框架固定,起吊時螺栓組的重力完全由矩形框架來承擔,即通過矩形框架與菱形框架的復合結構,能夠保證重量相對較大的螺栓組能夠平穩吊裝過渡至基礎短柱內,實現縮短預埋螺栓的安裝工時,同時提高螺栓預埋的效率的目的。
在所述螺桿的支撐段底部安裝有基體。在支撐段底部設置基體,使得在基礎短柱內螺栓組的安裝更加穩定的同時,增加螺栓組與混凝土之間的接觸面積,以保證鋼柱與預埋螺栓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定,進而提高鋼結構廠房的穩定性。
所述基體為底板,且在底板上安裝有多個加強肋。在支撐段的底部安裝底板,方便螺栓組起吊至基礎短柱內后平穩下放,避免螺栓組在基礎短柱內出現側移,降低螺栓組的后期調試工序,提高預埋螺栓的安放效率。
所述基體為螺桿的支撐段末端彎曲90°后形成的尾段。螺桿的支撐段末端彎曲90°后,在基礎短柱內澆筑混凝土后可直接增加基礎短柱的強度,保證鋼柱在安放時以及安放后的穩定性能。
還包括由多個輔助桿合圍構成的矩形輔助框架,且兩排螺桿的支撐段分別與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短邊內側壁連接。矩形框架設置在螺桿的支撐段上部,即通過矩形框架將多個螺栓整合到一起,而在對矩形框架進行焊接時,多個吊裝桿的焊接位置容易發生偏差,進而導致矩形框架的整體不在同一個水平面內,即在螺栓組吊裝時矩形框架上會出現受力不均衡,容易導致螺栓組散架而引發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發明人在螺桿的支撐段下端再焊接安裝一個矩形輔助框架,在將矩形框架焊接在螺桿上之前,即通過矩形輔助框架來調試多個螺桿的分布位置,以保證在矩形框架焊接時的準確度;并且,利用矩形框架與矩形輔助框架對螺栓組的上下部分的限定,以保證螺栓組整體的穩固性,降低其在吊裝時散架的風險。
在所述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對角線位置分別設置有連桿。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對角線上焊接有連桿,進一步增強螺栓組下部穩固性的同時,還能保證單個螺栓在矩形輔助框架內的位置分布均勻,即在螺栓組的整合工序之前,先將矩形輔助框架焊接好,同時將兩個連桿分別固定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對角線位置上,然后將多個螺桿均勻焊接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短邊內側,避免在整合過程中出現螺桿偏移、兩個矩形輔助框架短邊上的螺桿位置不對應的問題。
所述輔助桿、連桿、加強桿以及吊裝桿均為HRP400Φ18鋼筋。作為優選,選用HRP400Φ18鋼筋作為多個螺栓之間的焊接連接件,在保證螺栓組的穩定性的前提下,可選用施工過程中殘留的短節或是廢棄的HRP400Φ18鋼筋,實現廢舊物重復利用的同時,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矩形框架內,多個加強桿合圍構成一個菱形框架,使得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具備足夠的強度,當螺栓組件在進行吊裝時,吊鉤與多個吊裝桿所構成的矩形框架固定,起吊時螺栓組的重力完全由矩形框架來承擔,即通過矩形框架與菱形框架的復合結構,能夠保證重量相對較大的螺栓組能夠平穩吊裝過渡至基礎短柱內,實現縮短預埋螺栓的安裝工時,同時提高螺栓預埋的效率的目的;
2、本實用新型在支撐段底部設置基體,使得在基礎短柱內螺栓組的安裝更加穩定的同時,增加螺栓組與混凝土之間的接觸面積,以保證鋼柱與預埋螺栓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定,進而提高鋼結構廠房的穩定性;
3、本實用新型在螺栓組的整合工序之前,先將矩形輔助框架焊接好,同時將兩個連桿分別固定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對角線位置上,然后將多個螺桿均勻焊接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短邊內側,避免在整合過程中出現螺桿偏移、兩個矩形輔助框架短邊上的螺桿位置不對應的問題。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螺紋段、2-支撐段、3-基體、4-輔助桿、5-連桿、6-加強桿、7-吊裝桿、8-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由多個吊裝桿7合圍構成的矩形框架,還包括多個螺桿和多個加強桿6,多個螺桿縱向分布成兩排,且兩排螺桿的支撐段2分別與所述矩形框架的兩個短邊內側壁連接,所述加強桿6一端與矩形框架的長邊內側壁連接,加強桿6另一端與矩形框架的短邊內側壁連接,且多個加強桿6合圍構成一個菱形框架。
現有技術中,在一個基礎短柱內,通常需要安裝六個預埋螺栓,而鋼柱預埋螺栓的安裝種類多,且單體重量大,在鋼結構廠房鋼柱的螺栓預埋時的總工作量巨大,并且單個預埋螺栓的轉運以及安裝的工作強度大,大大延緩了鋼柱的安裝工期;針對該問題,發明人通過多個吊裝桿7合圍構成的矩形框架,將六個預埋螺栓整合在一起構成一個預埋螺栓組,使得單個基礎短柱內的螺栓統一由大型的起重設備進行轉運和安放,大大降低螺栓的安裝時間。其中,矩形框架使得多個螺栓在安裝工位上保持同一性,以方便在基礎短柱內澆筑混凝土后提高螺桿的螺紋段1與鋼柱的配合度;并且在矩形框架內,多個加強桿6合圍構成一個菱形框架,使得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具備足夠的強度,當螺栓組件在進行吊裝時,吊鉤與多個吊裝桿7所構成的矩形框架固定,起吊時螺栓組的重力完全由矩形框架來承擔,即通過矩形框架與菱形框架的復合結構,能夠保證重量相對較大的螺栓組能夠平穩吊裝過渡至基礎短柱內,實現縮短預埋螺栓的安裝工時,同時提高螺栓預埋的效率的目的。
進一步地,在所述螺桿的支撐段2底部安裝有基體3。在支撐段2底部設置基體3,使得在基礎短柱內螺栓組的安裝更加穩定的同時,增加螺栓組與混凝土之間的接觸面積,以保證鋼柱與預埋螺栓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定,進而提高鋼結構廠房的穩定性。
而基體3包括以下兩種選擇,即其一:基體3為底板8,且在底板8上安裝有多個加強肋,在支撐段2的底部安裝底板8,加強肋可增加底板8與螺桿之間的連接可靠度,方便螺栓組起吊至基礎短柱內后平穩下放,避免螺栓組在基礎短柱內出現側移,降低螺栓組的后期調試工序,提高預埋螺栓的安放效率;其二:基體3為螺桿的支撐段2末端彎曲90°后形成的尾段,螺桿的支撐段2末端彎曲90°后,在基礎短柱內澆筑混凝土后可直接增加基礎短柱的強度,保證鋼柱在安放時以及安放后的穩定性能。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還包括由多個輔助桿4合圍構成的矩形輔助框架,且兩排螺桿的支撐段2分別與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短邊內側壁連接;在所述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對角線位置分別設置有連桿5。
矩形框架設置在螺桿的支撐段2上部,即通過矩形框架將多個螺栓整合到一起,而在對矩形框架進行焊接時,多個吊裝桿7的焊接位置容易發生偏差,進而導致矩形框架的整體不在同一個水平面內,即在螺栓組吊裝時矩形框架上會出現受力不均衡,容易導致螺栓組散架而引發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發明人在螺桿的支撐段2下端再焊接安裝一個矩形輔助框架,在將矩形框架焊接在螺桿上之前,即通過矩形輔助框架來調試多個螺桿的分布位置,以保證在矩形框架焊接時的準確度;并且,利用矩形框架與矩形輔助框架對螺栓組的上下部分的限定,以保證螺栓組整體的穩固性,降低其在吊裝時散架的風險。
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對角線上焊接有連桿5,進一步增強螺栓組下部穩固性的同時,還能保證單個螺栓在矩形輔助框架內的位置分布均勻,即在螺栓組的整合工序之前,先將矩形輔助框架焊接好,同時將兩個連桿5分別固定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對角線位置上,然后將多個螺桿均勻焊接在矩形輔助框架的兩個短邊內側,避免在整合過程中出現螺桿偏移、兩個矩形輔助框架短邊上的螺桿位置不對應的問題。
作為優選,選用HRP400Φ18鋼筋作為多個螺栓之間的焊接連接件,在保證螺栓組的穩定性的前提下,可選用施工過程中殘留的短節或是廢棄的HRP400Φ18鋼筋,實現廢舊物重復利用的同時,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