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樓板支撐裝配結構,屬于住宅工業化領域(建筑)。
背景技術:
目前裝配式低層住宅領域中樓板的形式有疊合樓板、全預制樓板、現澆樓板。預制樓板的支撐點一般是在混凝土墻、梁上,這種結構形式需要等到下層樓板施工完畢才能施工上層墻板,施工速度慢,平行施工能力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樓板支撐裝配結構,該樓板支撐裝配結構以具有凹進部的型鋼為基本元素,利用其的凹進部優勢作為樓板的嵌固端,型鋼可以作為墻板的一部分兼作支撐結構,可以顯著地提高平行施工能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樓板支撐裝配結構,其結構特點是,包括支撐在上層墻板和下層墻板之間至少一側具有凹進部的型鋼,該型鋼的長度方向與墻板的長度方向一致;在型鋼的凹進部嵌固有橫向布置的樓板或壓型鋼板底模,所述型鋼與樓板之間形成整體結構或所述型鋼與現澆在壓型鋼板底模上的現澆混凝土層之間形成整體結構。
由此,型鋼作為支撐結構制成上層墻板,同時方便進行樓板施工,利用剪力釘和現澆混凝土層可以將疊合樓板與型鋼連接為一個整體,型鋼兼做現澆混凝土層的側模,解決了下層樓板和上層墻板同步施工的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優化,以下為優化后形成的技術方案:
所述型鋼為工字鋼、H型鋼和C型鋼中的一種。
優選地,所述剪力釘橫向布置。所述剪力釘的一端焊接或者穿孔固定在型鋼的立板上,另一端為自由端。
為了進一步提高型鋼和現澆混凝土層的連接可靠性,所述剪力釘上設有防脫結構。
所述樓板為全預制樓板。更優選為疊合樓板。
所述型鋼的立板側壁上固定有剪力釘。優選地,所述樓板的上方設有現澆混凝土層,該現澆混凝土層將所述型鋼和樓板連接成整體結構,所述剪力釘位于現澆混凝土層內。
為了進一步提高樓板與現澆混凝土層的連接可靠性,所述樓板上設有出筋,該出筋位于現澆混凝土層內。所述出筋與剪力釘之間固定相連,可以更進一步地將樓板與型鋼牢牢地連接為一個整體。
優選地,所述樓板的兩端分別設置在相鄰兩堵墻的相應型鋼的凹進部內。
所述樓板的端部與相應的型鋼的凹進部之間設有現澆混凝土。
藉由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型鋼與樓板連接穩固,并且能夠實現樓面的整體受力性能。型鋼作為樓板邊部嵌固端,實現免裝模技術。利用型鋼的腹板,擋住上層現澆混凝土,現場濕作業環境好,沒有脹模、跑模等質量病害,且文明施工投入低。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夠實現下層樓板與上層墻板的同步施工,縮短施工周期。
2.樓板嵌固在型鋼的凹槽中,實現免模板的裝配。
3.型鋼作為樓板的側模,后澆混凝土施工質量良好,沒有脹模、垮模風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
在圖中
1,3-上層墻板;2,4-下層墻板;5,6-型鋼;7-現澆混凝土層;8,9-剪力釘;10-疊合樓板;11-出筋;12-凹進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為敘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現“上”、“下”、“左”、“右”字樣,僅表示與附圖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對結構起限定作用。
一種樓板支撐裝配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若干型鋼5,6、若干疊合樓板10、若干剪力釘8,9、現澆混凝土層7。將剪力釘焊接在型鋼5,6上。疊合樓板搭接在型鋼上5,6,通過現澆混凝土將疊合樓板10與型鋼5,6連接成整體結構。
施工裝配時,在型鋼橫梁的立板(腹板)上焊接剪力釘8,9,將型鋼5,6橫梁裝配在墻板構件中;然后,拼裝墻板構件,并固定;再吊裝疊合樓板;最后澆筑疊合樓板的現澆層,使樓面成為整體。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內容應當理解為這些實施例僅用于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