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配式預制輕質樓板,屬于建筑構件領域。
背景技術:
樓板作為建筑結構中重要的水平構件和唯一的水平支撐,其構造形式及技術的應用程度對于工程的安全、造價和工期有很大影響。目前,樓板體系形式主要有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樓板和疊合板等幾種?,F澆鋼筋混凝土樓板雖具有整體性好、剛度大的優點,但需要模板支撐、現場濕作業量大、施工效率低和施工工期長等;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樓板雖然樓板整體剛度大,不需要支模板,但造價高,壓型鋼板需做防火處理,與混凝土粘結力差,底面不平整,常需做吊頂處理;疊合板綜合了現澆板和預制板的優點,在樓蓋結構上應用有它比較突出的優點,但現有的疊合板存在以下缺點:預制層與疊合層之間的疊合面需進行嚴格的處理,疊合后的整體性能難以保證;疊合板保溫隔熱性能難以保障;現場鋼筋綁扎繁瑣,施工速度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濕作業工作量少、施工方便、高強抗壓等優點的裝配式預制輕質樓板。其目的是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背景技術中的技術問題,體現出裝配式結構體系的優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裝配式預制輕質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預制混凝土層⑴、連接槽鋼⑵、輕質材料板⑶、鋼筋桁架⑷、上弦鋼筋⑸、下弦鋼筋⑹、斜彎鋼筋⑺和水平分布鋼筋⑻;
所述裝配式預制輕質樓板分在工廠一次澆筑完成,所述上弦鋼筋⑸、下弦鋼筋⑹和斜彎鋼筋⑺焊接組成所述鋼筋桁架⑷,所述水平分布鋼筋⑻綁扎于下弦鋼筋上部,所述連接槽鋼⑵與上下水平分布鋼筋⑻焊接連接,連通上下水平分布鋼筋⑻;待預制混凝土層⑴下部混凝土尚未凝固成型時,在鋼筋桁架⑷中間固定布置輕質材料板⑶,而后在鋼筋桁架⑷上通長布置水平分布鋼筋⑻,與上弦鋼筋⑸綁扎連接,然后再澆筑預制混凝土層⑴上部混凝土,即完成裝配式預制輕質樓板的制作;在施工現場,通過預埋于樓板內的連接槽鋼⑵將各樓板連接成一個整體,再在連接區域澆筑混凝土即可。
進一步,預制混凝土層⑴內置輕質材料板,輕質材料板等間距通長布置在鋼筋桁架⑷之間;待預制混凝土層未凝固成型時布置輕質材料板。
進一步,所述輕質材料板⑶采用聚苯板,輕質材料板⑶可由其他材料代替。
進一步,鋼筋桁架⑷為三角形桁架,斜彎鋼筋⑺一端設彎鉤,下弦鋼筋⑹焊接于彎鉤處,斜彎鋼筋⑺另一端與上弦鋼筋⑸焊接。圖4是兩根鋼筋桁架⑷對稱設置。
進一步,整個樓板在工廠一次澆筑完成,在施工現場只需通過連接槽鋼⑵使單塊樓板連接成一個整體,連接槽鋼⑵之間焊接或栓接。
所述預制混凝土層⑴由鋼筋桁架網及其混凝土層組成,所述鋼筋桁架網由鋼筋桁架⑷和擱置于鋼筋桁架⑷的下弦鋼筋⑹上并垂直于鋼筋桁架⑷的水平分布鋼筋⑻組成,所述鋼筋桁架⑷包括下弦鋼筋⑹、上弦鋼筋⑸和連接上下弦鋼筋的斜彎鋼筋⑺;所述斜彎鋼筋⑺一端設彎鉤,彎鉤角度以實際工程要求為準,下弦鋼筋⑹焊接于彎鉤處,另一端與上弦鋼筋⑸焊接;所述水平分布鋼筋⑻綁扎于下弦鋼筋⑹上部,沿下弦鋼筋⑹長度方向等間距排列。所述輕質材料板⑶是本發明的創新之處,待預制混凝土層⑴下部混凝土澆筑之后尚未凝固成型時,所述輕質材料板⑶固定于兩鋼筋桁架⑷之間,與下部混凝土粘結,輕質材料板⑶沿樓板橫向等間距、沿樓板縱向通長布置,然后在鋼筋桁架⑷上部通長布置水平分布鋼筋⑻,與上弦鋼筋⑸綁扎連接,位于上弦鋼筋⑸下部,最后在預制混凝土層⑴上澆筑上部混凝土即完成樓板制作;連接槽鋼⑵預埋于樓板內,與上下水平分布鋼筋焊接,在施工現場通過連接槽鋼⑵使各樓板連為整體,連接槽鋼⑵之間可焊接或通過螺栓連接,連接槽鋼⑵開有槽孔,可穿入鋼筋,再現澆混凝土即可。
所述裝配式預制輕質樓板在工廠一次澆筑完成,利用鋼筋桁架⑷三角形的穩定性,在預制混凝土層⑴內置鋼筋桁架⑷,通過與疊合層⑵的水平分布鋼筋⑻綁扎連接而緊密結合;在預制混凝土層內置輕質材料板⑶,利用輕質材料板⑶優良保溫隔熱、質輕高強抗壓等性能,在保證結構穩定的前提上,提高保溫隔熱防水能力,增加樓板抗撓度能力,減輕樓板自重;利用連接槽鋼⑵將各樓板連接為整體,可提高施工效率。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裝配式預制輕質樓板,可以根據實際建筑結構體系的需要,靈活調整各種參數,以滿足不同建筑結構的需求。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下的缺陷,利用鋼筋桁架三角形的穩定性,可承受更大豎向荷載,大幅提高疊合樓板的整體性能;利用輕質材料板的優勢,提高疊合樓板的保溫、隔熱、質輕、防水和抗壓等性能,增加樓板抗撓度能力,減輕樓板自重。本發明在工廠一次澆筑完成,可減少混凝體澆筑量,且只需在現場進行少量濕作業,在施工現場只需通過布置在樓板四周的連接槽鋼將各樓板直接連接,可大幅縮短施工工期,提高經濟效益,符合建筑產業發展的趨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例1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例1的縱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實例1的橫剖面圖
圖4是本發明實例1的鋼筋桁架剖面圖
圖5是本發明實例2的橫剖面圖
圖中,1-預制層混凝土層;2-連接槽鋼;3-輕質材料板;4-鋼筋桁架;5-上弦鋼筋;6-下弦鋼筋;7-斜彎鋼筋;8-水平分布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實例型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如附圖1-附圖4所示,本發明在工廠為一次澆筑完成,在工廠先將上弦鋼筋⑸、下弦鋼筋⑹和斜彎鋼筋⑺焊接組成鋼筋桁架⑷,連接槽鋼⑵與上下水平分布鋼筋⑻焊接連接,再完成輕質材料板⑶的制作,然后先澆筑預制混凝土層⑴下部混凝土,待其尚未凝固成型時,在鋼筋桁架⑷中間固定布置輕質材料板⑶,而后在鋼筋桁架⑷上通長布置水平分布鋼筋⑻,與上弦鋼筋⑸綁扎連接,然后再澆筑預制混凝土層⑴上部混凝土,即完成樓板的制作;在施工現場,通過預埋于樓板內的連接槽鋼⑵將各樓板連接成一個整體,再在連接區域澆筑混凝土即可。
如附圖5所示,本實例與實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三角形鋼筋桁架⑷為平面鋼筋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