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磚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提高磚塊品質的壓磚機。
背景技術:
壓磚機利用工業廢渣(包括粉煤灰、煤矸石、爐渣、冶煉渣和各種尾礦渣)作主要原料壓制磚塊的設備。現有的壓磚機具有以下特點:
1、壓磚機生產線技術先進,設計合理,性能穩定,工藝可靠,生產效率高,是建材企事業的理想生產設備。
2、壓力大,公稱壓力可達1600KN;
3、運轉平穩,傳動部分完全密封,活塞多重防塵,壓力供油,循環潤滑,減少磨損、延長機器壽命;
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現有的壓磚機需要借助人力搬運,將工業廢渣投入到壓磚機的工作臺上,該方法不僅工人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安全性差;而且原料分布不均勻,壓制成型的磚塊存在多處孔洞,磚塊品質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磚塊品質的壓磚機,針對現有壓磚機中的缺陷,在壓裝機中增加推料機構,借助該推料結構有序的、分批次的自動輸送原料,自動化程度高,顯著降低工人的勞動負擔,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加快工作效率;同時,實現定時定量的分配原料,原料在壓磚機內分布均勻,壓制成型的磚塊致密度較高,顯著提升了磚塊品質,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提高磚塊品質的壓磚機,包括推料機構,輸料機構及壓磚機,推料機構連接至輸料機構,輸料機構連接至壓磚機,其特征在于:推料機構包括進料斗及儲料座,進料斗安裝于儲料座的上端,進料斗與儲料座的內部相互連通; 儲料座的下端內側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儲料座內的后端安裝有電動推料器,壓力傳感器與電動推料器相互配合;儲料座上連接有電控箱,電控箱連接壓力傳感器;輸料機構上安裝有輸料導帶,輸料導帶的前端連接儲料座的后端;輸料導帶的后端連接有布料器,布料器的另一端連接壓磚機。
進一步,電動推料器包括電動缸、活塞桿及推料板,電動缸上連接有活塞桿,活塞桿上連接推料板,推料板與儲料座的內部相互匹配。電動推料器的工作原理為:電動缸啟動后,帶動活塞桿作直線伸縮運動,進而帶動推料板作直線伸縮運動,實現推料板推料功能,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進一步,電控箱內包括有變壓器、控制開關及單片機,變壓器連接控制開關,控制開關連接電動缸,電動缸與單片機相互連接,單片機與壓力傳感器相互匹配。
進一步,控制開關包括開關、第一支路與第二支路,開關與第一支路相互匹配,第一支路上連接有第一二極管,開關與第二支路相互匹配,第二支路上連接有第二二極管;第一支路與第二支路均連接電動缸。
進一步,推料機構包括有第一安裝座,第一安裝座連接于儲料座的下端。第一安裝座用于安裝儲料座,結構簡單,穩定性強。
進一步,輸料機構包括第二安裝座及機殼,機殼的下端連接第二安裝座,機殼內安裝有輸料導帶。第二安裝座用于安裝輸料機構,結構簡單,穩定性強;機殼保護輸料導帶,避免其受外力撞擊而損壞,延長其使用壽命。
進一步,布料器上設有接口、布料板及振動器,接口位于輸料導帶后端的下方,布料板安裝于布料器內,布料板與振動器相互匹配。振動器帶動布料板作輕微振動,在振動過程中使得原料均勻的投放至壓磚機內,結構簡單,設計巧妙。
進一步,布料器的下端安裝有第三安裝座,第三安裝座支撐布料器。第三安裝座用于支撐布料器,結構簡單,穩定性強
進一步,壓磚機內安裝有壓力機及工作臺,壓力機與工作臺相互匹配。該壓磚機簡單,使用方便。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提高磚塊品質的壓磚機,針對現有壓磚機中的缺陷,在壓裝機中增加推料機構,借助該推料結構有序的、分批次的自動輸送原料,自動化程度高,顯著降低工人的勞動負擔,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加快工作效率;同時,實現定時定量的分配原料,原料在壓磚機內分布均勻,壓制成型的磚塊致密度較高,顯著提升了磚塊品質,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其具體優異效果表現為以下幾點:
1、進料斗堆放原料,結構簡單,儲量大。
2、電動推料器推送原料,啟動電動缸,電動缸向前推送活塞桿,借助活塞桿推送推料板,推料板與儲料座內的尺寸相互匹配,推料板能夠完全推送儲料座內的第一批原料,推送完成后電動缸回復,推料板回復到原來位置,進料斗內的下一批原料落入儲料座內,重復上述過程再次推料。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顯著降低工人的勞動負擔,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加快工作效率;
3、電控箱、電動推料器及壓力傳感器相互配合工作,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單片機中預設每批次推送物料的額定重量,由壓力傳感器實時檢測,當儲料座內的原料達到額定重量后,單片機接收到該信號,并控制開關連接第一支路,第一支路中的第一二極管正向導通,電動缸啟動,推送該批次運料至輸送機構中,輸送完成后回復;然后下一批原料由進料斗落入儲料座中,按照上述過程再次推料,如此循環往復直至結束。該過程實現定時定量的分配原料,原料在壓磚機內分布均勻,壓制成型的磚塊致密度較高,顯著提升了磚塊品質,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4、布料器中的布料板與振動器相互匹配,振動器帶動布料板作輕微振動,在振動過程中使得原料均勻的投放至壓磚機內,結構簡單,設計巧妙。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提高磚塊品質的壓磚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電動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電動缸處于工作狀態時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電動缸的控制電路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控制開關的電路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壓磚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壓力機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4中T為變壓器,P為控制開關,M為電動缸,C1、C2及C3為保護電容,U為繼電器;圖5中K為開關,L1為第一二極管,L2為第二二極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提高磚塊品質的壓磚機,包括推料機構,輸料機構及壓磚機15,推料機構連接至輸料機構,輸料機構連接至壓磚機15,原料由推料機構被推送至輸料機構中,再由輸料機構輸送至壓磚機15。
推料機構包括進料斗1、儲料座2及第一安裝座3,第一安裝座3連接于儲料座2的下端,第一安裝座3用于安裝儲料座2,結構簡單,穩定性強。儲料座2的上端安裝有進料斗1,進料斗1堆放原料,結構簡單,儲量大。進料斗1與儲料座2的內部相互連通,即進料斗1內的原料能夠流入儲料座2內。儲料座2內的后端安裝有電動推料器,電動推料器包括電動缸5、活塞桿6及推料板7,電動缸5上連接有活塞桿6,活塞桿6上連接推料板7,推料板7與儲料座2的內部相互匹配。電動推料器推送原料,啟動電動缸5,電動缸5向前推送活塞桿6,借助活塞桿6推送推料板7,推料板7與儲料座2內的尺寸相互匹配,推料板7能夠完全推送儲料座2內的第一批原料,推送完成后電動缸5回復,推料板回復到原來位置,進料斗1內的下一批原料落入儲料座2內,重復上述過程再次推料。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顯著降低工人的勞動負擔,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加快工作效率。
儲料座2的下端內側安裝有壓力傳感器26,原料由進料斗1落入壓力傳感 器26的上方,故借助壓力傳感器26能夠檢測儲料座2內原料的重量,壓力傳感器26與電動推料器相互配合。儲料座2上連接有電控箱4,電控箱4內包括有變壓器T、控制開關P及單片機,變壓器T連接控制開關P,控制開關P連接電動缸5,電動缸5與單片機相互連接,即電動缸5由單片機控制;單片機與壓力傳感器26相互匹配,即壓力傳感器26內的數據傳輸至單片機;控制開關P包括開關K、第一支路與第二支路,開關K與第一支路相互匹配,第一支路上連接有第一二極管L1,開關K與第二支路相互匹配,第二支路上連接有第二二極管L2;第一支路與第二支路均連接電動缸5。電控箱4、電動推料器及壓力傳感器26相互配合工作,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單片機中預設每批次推送物料的額定重量,由壓力傳感器26實時檢測,當儲料座2內的原料達到額定重量后,單片機接收到該信號,并控制開關K連接第一支路,第一支路中的第一二極管L1正向導通,電動缸5啟動,推送該批次運料至輸送機構中,輸送完成后,開關K連接第二支路,第二支路中的二極管L2反向截止,電動缸5關閉,推料板7回復;然后下一批原料由進料斗1落入儲料座2中,按照上述過程再次推料,如此循環往復直至結束。該過程實現定時定量的分配原料,原料在壓磚機15內分布均勻,壓制成型的磚塊致密度較高,顯著提升了磚塊品質,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經推料機構推送后,原料落入輸料機構上,輸料機構由輸料導帶8、第二安裝座10及機殼9組成,機殼9的下端連接第二安裝座10,機殼9內安裝有輸料導帶8。第二安裝座10用于安裝輸料機構,結構簡單,穩定性強;機殼9保護輸料導帶8,避免其受外力撞擊而損壞,延長其使用壽命。輸料導帶8用于輸送原料,其前端連接儲料座2,其后端連接有布料器11,布料器11上設有接口25、布料板12及振動器14,接口25位于輸料導帶8后端的下方,布料板12安裝于布料器11內,布料板12與振動器14相互匹配。接口25接受輸送導帶上掉落的原料,振動器14帶動布料板12作輕微振動,在振動過程中使得原料均勻的投放至壓磚機15內,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料器11的下端安裝有第三安裝座13,第三安裝座13支撐布料器11。第三安裝座13用于支撐布料器11,結構 簡單,穩定性強
布料器11的另一端連接壓磚機15。壓磚機15內安裝有壓力機16及工作臺17,壓力機16與工作臺17相互匹配。壓力機16內安裝有升降電機18,傳動帶19及飛輪20,傳動帶19的一端與升降電機18相互嚙合,傳動帶19的另一端與飛輪20相互嚙合,飛輪20上連接有齒輪軸21,齒輪軸21與偏心齒輪22相互嚙合,偏心齒輪22的下端連接升降連桿23,升降連桿23的下端連接壓塊24。升降電機18工作時,通過傳動帶19、飛輪20、齒輪軸21帶動偏心齒輪22旋轉,在旋轉過程中,升降連桿23上下循環往復運動,從而帶動壓塊24上下循環往復運動,實現壓制磚塊的功能。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實用新型為基礎,為解決基本相同的技術問題,實現基本相同的技術效果,所作出地簡單變化、等同替換或者修飾等,皆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