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工地用移動廁所,建筑施工附屬設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使用較多的移動公廁主要有免水打包型、普通水沖型、高壓汽水沖型、泡沫封堵型、真空自吸水沖型及無水生態型等。普通水沖式廁所需依賴水源,在高層建筑施工時,水資源的引用非常困難,而且還需設立專用的化糞池。打包式廁所是將糞便用塑料打包進行轉移,雖然擺脫了水資源的依賴,但后續處理還需花費人工,若糞便存儲時間較長,容易滋生蚊蠅,散發臭味。泡沫封堵型廁所雖能解決糞便外露,不讓氣味散發,但是此廁所構造過于復雜、造價較高,需依賴水源、電源,在建筑高樓層中不太實用。
綜上所述,現使用較廣泛的、衛生程度較好的移動公廁,要么其在建造上,一般需占用較大的空間,體積笨重且造價較高,要么需配備專用的排污管道、化糞池等,構造過于復雜,還需依賴水、電資源,投資成本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建筑工地用移動廁所,解決建筑工程中,樓層內建筑工友如廁不方便的困難,杜絕了工友隨便大小便的現象,維持施工現場文明衛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提供一種建筑工地用移動廁所,包括廁所箱體,所述箱體上具有廁所門,在所述廁所箱體內設有糞尿分離式蹲便器、小便器、生化處理池以及尿液過濾系統,所述糞尿分離式蹲便器設在所述生化處理池上,且所述糞尿分離式蹲便器的糞便排泄口與所述生化處理池相連,所述生化處理池設有通風管通向廁所箱體外側;所述糞尿分離式蹲便器的尿液排泄口與所述尿液過濾系統相連,所述小便器的尿液排泄口通過管道與所述尿液過濾系統相連,所述尿液過濾系統通過泄水口排放到廁所箱體外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前述的建筑工地用移動廁所,所述尿液過濾系統由石英砂濾池、活化沸石濾池以及活性炭濾池串聯而成,通過石英砂過濾池進行初次沉淀、過濾,然后經過第二道活化沸石過濾池,沸石過濾可去除尿液的氨堿味,最后經過活性炭過濾池,活性炭可去除尿液中的色素等物質。
前述的建筑工地用移動廁所,所述生化處理池內設有螺旋攪拌桿,所述螺旋攪拌桿的攪動手柄設在所述廁所箱體外側,通過攪拌桿的攪動加速了糞便的分解。
進一步的,前述的建筑工地用移動廁所,所述廁所箱體的四周至少設有一扇百葉窗,用于方便廁所內的換氣通風;在所述廁所箱體的底部設有自鎖式萬向輪,方便廁所的轉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擺脫現有移動廁所依賴水源、電力的缺點,無需外接水、電源,特別適用于建筑樓層內使用,保護了施工環境的衛生;工友不必離開現場去室外附近尋找廁所,節省了如廁時,去回路上的時間,提高了工作實效。本實用新型廁所結構簡單、針對性強、占用空間小,底部安裝萬向輪,移動方便靈活,經改造后造價較低,在后續工程可循環使用。解決了工友如廁難的問題,杜絕了工友隨地方便的現象,避免了隨地方便對成品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對建筑物成品的保護,保障了文明施工形象。在生化處理池內的菌種培養基料之一—木屑,施工現場木工棚內隨處可見,本實用新型可就地取材、變廢為寶,避免了木屑顆粒污染空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示意圖。
圖3是圖2 的A-A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建筑工地用移動廁所,結構如圖1至圖3所示,主體為鋼架焊接組成的箱體結構,底部采用槽鋼焊接,立柱采用方鋼,圍護材料采用夾心巖棉彩鋼板制作而成,在廁所箱體內主要包括:糞尿分離式蹲便器1、小便器2、生化處理池8、螺旋攪拌桿6、三個尿液過濾系統、PVC通風管10、濾料口13及安裝在箱體底部的自鎖性萬向輪7。生化處理池8安裝在糞尿分離式蹲便器1下方,起到儲存、分解糞便的作用,池內添加降解糞便專用的微生物菌,菌料從蹲便器下開口加進,培養基料主要為鋸末、粉碎的秸稈等,微生物菌采用EM菌種,同時在生化處理池內設置一個轉動式螺旋攪拌桿6,攪拌桿通過裝在廁所在外的轉向盤進行驅動,為防止糞便在降解過程中產的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污染廁所內空氣,在廁所內壁還安裝一個與生化處理池相連的PVC排氣通風管10,實現與外接通風與供氧。尿液經過蹲便器分開排放到沙過濾池內,經三道過濾、沉淀最終通過泄水口9排放到廁所外,過濾池依次順序為石英砂濾池3、沸石濾池4和活性炭濾池5。小便器處產生的尿液經管道均收集到石英砂過濾池3內,進行初次沉淀、過濾,然后經過第二道活化沸石過濾池4,沸石過濾可去除尿液的氨堿味,最后經過活性炭過濾池5,活性炭可去除尿液中的色素等物質,經過這三道過濾,尿液基本上達到了中水的標準,最終經過泄水口9排出室外,排出來的水可用于混凝土的養護、廁所的清洗及樓地面的噴灑,進行降塵處理。在廁所箱體的墻壁上開設兩個百葉窗,起通風換氣作用,正對小便器開設一扇內開門12,糞尿分離式蹲便器1旁設置一道臺階15,尿液過濾池上蓋通過螺絲固定在過濾池上,換過濾料時可掀開上蓋,每過濾池上蓋上開設有一孔洞13,以便于檢查、維修。生化處理池一側開有清掃口14,用于清除池內未完全降解的雜物,生化處理池8內的雜物每3~5個月清理一次,未經分解的殘渣、培養基料等通過開設在廁所壁上的清掃口14進行外清。本實用新型可實現糞尿自動分離處理,為加速糞便的分解,在如廁完后,需轉動螺旋攪拌桿的轉向輪,使糞便與微生物充分接觸,加速分解速度。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