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建筑模板拉索用的輔助工具,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模板拉索預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授權公告號為CN 202467198 U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模板拉索預張緊裝置,包括外套筒、內套筒、月牙規、手柄蓋帽;所述內套筒與外套筒均為中空的圓筒,所述外套筒的內徑大于內套筒的外徑,外套筒中部設有條形槽孔,內套筒的上部設有外螺紋,內套筒的下部開條形槽孔,內套筒被套在外套筒內,內套筒上部從外套筒的上端伸出;所述手柄蓋帽設有內螺紋并與內套筒的伸出端通過螺紋連接,手柄蓋帽設有手柄插孔;所述月牙規為 L 形,月牙規的拐角處與內套筒條形槽孔下端的槽口處鉸接,月牙規背部的一邊為半圓形,半圓形的邊緣設有棘齒,月牙規背部的另一邊為平直邊。
現有技術中普遍采用上述張緊裝置對拉索進行張拉,但其使用過程中需要在手柄蓋帽上插設手柄,再通過手柄旋轉手柄蓋帽使得內套筒向外移動,從而對拉索進行張緊;上述通過旋轉手柄蓋帽使得內套筒作直線運動的方式,操作起來較為繁瑣,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的模板拉索預張緊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板拉索預張緊裝置,包括外套筒、內套筒,所述內套筒滑動連接于外套筒,所述內套筒為具有穿線腔的齒條,所述外套筒一端旋轉連接有與齒條嚙合的齒輪,所述齒輪固定連接有旋轉手柄,所述內套筒的上方設有與穿線腔相通的條形長孔,條形長孔處連接有月牙規,所述外套筒的上方設有供月牙規露出的操作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拉索從外套筒的一端穿入并從齒條的穿線腔中穿過,并用月牙規將拉索卡住,使得拉索無法后退;然后直接通過連接于齒輪上的旋轉手柄轉動齒輪,齒輪會帶動齒條沿著外套筒的內壁移動,由于拉索被月牙規固定于齒條中,齒條發生移動從而對拉索進行拉緊。采用上述方案,操作更簡便,工作效率更高。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齒輪包括有齒輪軸,所述旋轉手柄包括兩個相互連接成U形的夾板,兩個夾板分別固定于齒輪軸的兩端,兩個夾板相連接的一端固定有操作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兩個夾板分別固定于齒輪軸的兩端,在通過操作桿轉動齒輪軸,齒輪軸兩端受力較為均勻,齒輪轉動更順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齒輪的側壁與齒輪軸的連接處設有與凸臺,凸臺與外套筒的內壁抵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凸臺與外套筒的內壁抵觸從而避免了齒輪側壁直接貼觸于外套筒的內壁,使得齒輪側壁與外套筒之間存在一定間隙,產生的摩擦力較小,使得齒輪轉動更省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齒條上端設有兩個凸出操作口且相互平行的連接耳,月牙規鉸接于兩個連接耳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耳凸出操作口設置,不僅可以用來連接月牙規,還可以起到齒條移動距離的限制作用,避免齒條完全移出外套筒導致再度安裝困難,使用更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月牙規包括棘齒部和擺動部,擺動部連接擺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擺桿更方便操作人員轉動月牙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擺桿的長度大于操作口的長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保證擺桿始終處于操作口外,而不會出現擺桿端部落入外套筒內的情況,無需人為將擺桿取出,使用更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的模板拉索預張緊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凸顯齒條安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凸顯齒輪安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凸顯凸臺結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外套筒;2、齒條;3、穿線腔;4、條形長孔;5、操作口;6、連接耳;7、月牙規;8、擺桿;9、齒輪;10、齒輪軸;11、凸臺;12、旋轉手柄;13、夾板;14、操作桿;15、滑槽;16、擺動部;17、棘齒部;18、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模板拉索預張緊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外套筒1、外套筒1中設有矩形結構的滑槽15,滑槽15中滑動連接有齒條2,齒條2沿著其長度方向貫穿設置有穿線腔3,外套筒1于滑槽15上方開設有操作口5,齒條2的上方開設有與穿線腔3相通的條形長孔4,條形長孔4的邊沿向操作口5凸出設置有兩個相互平行的連接耳6,兩個連接耳6之間通過銷釘轉動連接有月牙規7,月牙規7包括有棘齒部17和擺動部16,擺動部16連接有擺桿8,通過擺桿8擺動月牙規7可使得棘齒部17轉入穿線腔3中;其中擺桿8的長度要大于操作口5的長度,這使得擺桿8始終落于操作口5外。
如圖2所示,外套筒1位于滑槽15的一端下方安裝有齒輪9,齒輪9與齒條2嚙合,齒輪9包括有齒輪軸10,齒輪軸10的兩端穿出外套筒1并于外套筒1外固定連接有夾板13,兩個夾板13面向齒輪軸10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形成U形結構,兩個夾板13相連接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操作桿14;操作桿14以及夾板13共同構成了齒輪9的旋轉手柄12。
如圖3所示,齒輪9的側壁與齒輪軸10的連接處設有與凸臺11,凸臺11用于與外套筒1的內壁抵觸,使得齒輪9側壁與外套筒1的內壁之間保留間隙18。
使用時,將拉索從外套筒1的一端穿入并從齒條2的穿線腔3中穿過,并用月牙規7將拉索卡住,使得拉索無法后退;然后直接通過連接于齒輪9上的旋轉手柄12轉動齒輪9,齒輪9會帶動齒條2沿著滑槽15移動,由于拉索被月牙規7固定于齒條2中,齒條2發生移動從而對拉索進行拉緊。采用本實施例拉緊拉索,操作更簡便,工作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