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生產領域,特別是一種輕質隔墻板生產線。
背景技術:
傳統的條形板生產線是攪拌在平整的地面上通過擠壓振動成型,目前,國內外大部分生產輕質墻板的生產線的擠壓成型工序和蒸養工序是單層逐個進行,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不高,廠房面積占用較大,生產周期長,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無法短期內進行循環生產,難以形成規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輕質隔墻板生產線,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使得短期內進行循環生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輕質隔墻板生產線,包括喂料機4、成型機5、養護窯1、切割機8、模板支架2、支架6、摩擦輪3、龍門吊及專用吊具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架2、切割機8和養護窯1依次呈一字形生產線排列,所述龍門吊7橫跨在生產線上,所述支架6上裝有摩擦輪3,所述模板支架2支撐在摩擦輪3上形成隔層,所述養護窯1內設有與支架對應等距隔層,模板支架2通過摩擦輪3在支架6與養護窯1之間來回移動。
所述養護窯1和所述模板支架2隔層數相同,且對應隔層通過摩擦輪3互相連通。
所述模板支架2包括鐵質模板。
所述摩擦輪3由電機驅動。
所述成型機5和切割機8安裝在升降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可以連續循環生產,同時向空間發展,與傳統的生產效率相比提高了16倍以上;2、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連續生產線,明顯減少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改善了作業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生產線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兩條生產線的平面布局俯視圖。
圖中:1-養護窯,2-模板支架,3-摩擦輪,4-喂料機,5-成型機,6-支架,7-龍門吊及專用夾具,8-切割機,9-隔墻板,10-成品打包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輕質隔墻板生產線,包括喂料機4、成型機5、養護窯1、切割機8、模板支架2、支架6、摩擦輪3、龍門吊及專用吊具7,其特征在于:模板支架2、切割機8和養護窯1依次呈一字形生產線排列,龍門吊7橫跨在生產線上,支架6上裝有摩擦輪3,摩擦輪3由電機驅動,模板支架2支撐在摩擦輪3上形成隔層,模板支架2和支架6共同組成剛擠壓成型的半成品輕質隔墻板9的承載裝置。
養護窯1內設有與支架對應等距隔層,模板支架2通過摩擦輪3在支架6與養護窯1之間來回移動。養護窯1和模板支架2隔層數相同,且對應隔層通過摩擦輪3互相連通。
所述模板支架2為鐵質模板,也可以是其他材質。
如圖2所示,物料攪拌完成之后送至喂料機4和成型機5,如圖1所示,模板支架2經摩擦輪3帶動向右移動,成型機5安裝在升降架上,此時成型機5調整到適當高度,在模板支架2上連續成型半成品的隔墻板9至指定長度,隔墻板9在模板支架2上經摩擦輪3帶動向右移動送至養護窯1內,切割機8安裝在升降架上,可根據模板支架2的位置需要,隨時調整升降機位置,防止阻礙模板支架2移動進入養護窯1,隔墻板9在6小時養護后經摩擦輪3帶動向左移動移出養護窯1。同時,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按照事先設定的所需隔墻板的長度和厚度進行切割,如圖2所示,切割完成之后的隔墻板由龍門吊7上的專用夾具移至成品打包線10碼垛包裝并入庫。本實用新型的生產線采用先蒸養后切割的工藝,可避免先切割后蒸養的工藝中因切割工序可能會造成的隔墻板輕微變形。
因模板支架2移至支架6的承載裝置區時又可進行下個生產循環,成型機5和切割機8可上下運動,每層均可按此循環生產。
圖2所示的生產線是兩條并列的生產線,也可安裝成多條,每條生產線可并列安裝多層,若按照單條生產線長60m四層全部成型計算,一天循環利用3次,則日產量可達到3*4*4*60m,共計288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