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構件,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鋼拉桿。
背景技術:
以鋼材制作為主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其中鋼拉桿作為受力構件應用越來越廣泛。鋼結構有以下優勢,材料強度高,自身重量輕,彈性模量高,韌性、塑性好材質均勻,結構可靠性高,與混凝土和木材相比,其密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相對較低,因而在同樣受力條件鋼結構的構件截面小,自重輕,便于運輸和安裝,適合跨度大、高度高、承載重的結構。
如在深圳市前海法制大廈建設過程中,采用鋼拉桿協同外圍鋼框架形成整體空間桁架結構做為主要承重體系,其中本工程懸挑高度為16.5米,懸挑跨度為17.4米,為高大空間鋼結構施工,現有技術的鋼拉桿承載能力及長度皆不能滿足本工程承載的要求,另外前海法制大廈被定為永久性公共建筑,鋼拉桿的耐腐蝕也需改進加強。
上述缺陷,值得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拉桿。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鋼拉桿,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桿體、設于兩個所述桿體中間端的套筒及分別設于兩個所述桿體頂端的U型接頭,所述U型接頭設有銷軸,所述鋼拉桿表面設有油漆涂層或鍍鋅層,所述油漆涂層包括底漆層、中間漆層及面漆層。
進一步的,所述底漆層為環氧富鋅底漆或水性無機富鋅底漆,所述底漆層厚度不小于75μm。
進一步的,所述中間漆層為環氧云鐵,所述中間漆層厚度不小于100μm。
進一步的,所述面漆層為丙烯酸聚氨酯或氟碳漆,所述面漆層厚度不小于50μm。
進一步的,所述鍍鋅層為電鍍白鋅層或電鍍彩鋅或熱浸鍍鋅層。
進一步的,所述電鍍白鋅及所述電鍍彩鋅的厚度不小于5μm,所述熱浸鍍鋅層的厚度不小于70μm。
進一步的,所述桿體直徑為220mm。
進一步的,所述銷軸直徑為218mm。
根據上述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抗拉強度高,承載能力強,能實現大跨度連接,耐腐蝕性強,外形美,結構簡單,易于吊運安裝,成本節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在圖中,1、桿體;2、U型接頭;3、銷軸;4、套筒;5、墊片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鋼拉桿,包括兩個桿體1、設于兩個桿體中間端的套筒4及分別設于兩個桿體頂端的U型接頭,所述U型接頭設有銷軸3,桿體1直徑為220mm,銷軸3直徑為218mm,U型接頭2設有銷軸孔,其孔徑為220mm,孔徑壁厚為110mm,孔徑中心至U型接頭2頂端的距離為355mm,銷軸3兩端設有墊片圈5,墊片圈5通過螺絲與銷軸3固定相連,兩銷軸孔徑中心之間距離為7612mm±100mm。
鋼拉桿表面設有油漆涂層或鍍鋅層,油漆涂層包括底漆層、中間漆層及面漆層。底漆層為環氧富鋅底漆或水性無機富鋅底漆,底漆層厚度不小于75μm。中間漆層為環氧云鐵,中間漆層厚度不小于100μm。面漆層為丙烯酸聚氨酯或氟碳漆,面漆層厚度不小于50μm。鍍鋅層為電鍍白鋅層或電鍍彩鋅或熱浸鍍鋅層。電鍍白鋅及所述電鍍彩鋅的厚度不小于5μm,熱浸鍍鋅層的厚度不小于70μm。
本實用新型中為UU型等強鋼拉桿,強度級別為650級,Rp0.2不小于650MPa,桿體伸長率A不小于15%,斷面收縮率Z不小于45%,縱向沖擊功不小于34J,理論屈服載荷不小于24700KN,理論破斷載荷不小于32300KN。
本實用新型抗拉強度高,承載能力強,能實現大跨度連接,耐腐蝕性強,外形美,結構簡單,易于吊運安裝,成本節約。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專利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