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切石機領域,具體的說是指一種新型的導柱橋式中切機。
背景技術:
切石機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裝飾等行業,其適合切割各類石材、建材、花崗巖、大理石等。橋式中切機是切石機常見的一種,其主要包括橫梁以及可沿著橫梁滑動的主機裝置。所述主機裝置包括中拖體、兩升降滑板、上聯接板、下聯接板、刀架、行走驅動裝置以及主電機總成,所述中拖體可滑動地設于橫梁上,該中拖體的前、后端面均設有活動V塊,所述兩升降滑板分別可滑動地設于兩活動V塊上,所述上、下聯接板分別固定連接于兩升降滑板的頂面和底面,所述上聯接板上設有兩升降油缸,該兩升降油缸的活塞桿分別通過液壓桿座與中拖體固定連接,并可帶動兩升降滑板沿著兩活動V塊升降,所述行走驅動裝置故設于中拖體上并可帶動中拖體沿著橫梁滑動,所述刀架固與兩升降滑板固定連接,所述主電機總成故設于上聯接板的頂面并與刀架傳動連接。為了使活動V塊與升降滑板相適配,在裝配時需要對活動V塊進行刮鏟,以達到裝配要求,這就使得升降滑板在安裝時存在勞動量大、勞動強度高、拆裝不方便等缺陷。另外,升降油缸的活塞桿安裝增加液壓桿座工序,同時增加累積誤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種新型的導柱橋式中切機,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新型的導柱橋式中切機,包括橫梁以及可沿著橫梁滑動的主機裝置,該主機裝置包括可沿著橫梁滑動的中拖體、位于中拖體上方的上聯接板、位于中拖體下方的下聯接板以及固定連接于下聯接板一側的刀架,所述中拖體上設有四個對稱分布的導向孔,所述上、下聯接板之間設有四根對稱分布且穿過對應導向孔的導向柱,每個導向孔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導向套,所述上聯接板上設有兩對稱的升降油缸,該兩升降油缸的活塞桿與中拖體固定連接,所述中拖體的頂面設有驅動其沿著橫梁滑動的行走驅動裝置,所述上聯接板的頂面設有與刀架傳動連接的主電機,所述中拖體的前、后兩端的左、右側均設有對稱布置的拉簧托輪裝置。
所述導向套的長度小于導向孔長度的一半,所述導向套包括頭部和豎直部,該頭部的直徑大于豎直部的直徑,該豎直部位于導向孔內,所述頭部位于中拖體的頂面,該頭部的內側壁開設有內、外環狀凹槽,該內、外環狀凹槽內分別嵌設有油封圈和防塵圈。
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桿包括活塞桿本體以及設于活塞桿本體底部的液壓桿,該液壓桿的直徑小于活塞桿本體的直徑,所述中拖體的底板設有裝配孔,該中拖體的底板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有上、下液壓桿擋圈,所述裝配孔內設有與其相適配的液壓桿隔套,所述液壓桿依次穿過上液壓桿擋圈、液壓桿隔套以及下液壓桿擋圈,并通過位于下液壓桿擋圈下方的液壓桿螺母鎖緊。
所述拉簧托輪裝置包括上彈簧座、拉伸彈簧、下彈簧座以及托輪,所述上、下彈簧座對應地設于中拖體的側壁上,所述拉伸彈簧的頂端與上彈簧座連接,該拉伸彈簧的底端穿過下彈簧座后與設于中拖體底部的托輪連接,所述拉伸彈簧的上端設有彈簧螺栓,該彈簧螺栓與上彈簧座連接并可在上彈簧座上調節高度。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導向孔和導向柱實現上、下聯接板的活動連接和導向,導向孔和導向柱的安裝精度只要求在加工中拖體時導向孔的加工精度與上聯接板的上表面平行即可,且導向孔可與導向套孔一起加工,無需增加工序。本實用新型在裝配時無需刮鏟等工作,大大縮短了裝配時間,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勞動量。
2、所述導向套的長度小于導向孔長度的一半,使得上、下導向套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上、下導向套與導向孔之間能形成一儲油腔,該儲油腔可存儲供導向柱上、下運動時使用的潤滑油;而且,油封圈和防塵圈能有效減少單次導向柱上、下運動時的潤滑油損耗量,因此,本實用新型無需頻繁地進行注油操作。
3、所述上、下液壓桿擋圈和液壓桿隔套的設置使得升降油缸和中拖體之間具有少量的活動空間,不至于升降油缸在安裝時因少量的安裝誤差而影響其使用壽命;且升降油缸安裝較為便利,活塞桿直接與中拖體的底板安裝連接,因此累積誤差相對較小。
4、所述拉簧托輪裝置的拉伸彈簧實現托輪持續預緊,并可通過彈簧螺栓調節預緊力,無論中拖體處在橫梁的中間還是兩邊都能保證不會因為托輪過緊或過松所出現的托輪卡死、切割板材平整度差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拖體、導向柱、上聯接板及下聯接板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一種新型的導柱橋式中切機,包括橫梁1以及可沿著橫梁1滑動的主機裝置。所述主機裝置包括可沿著橫梁1滑動的中拖體2、位于中拖體2上方的上聯接板3、位于中拖體2下方的下聯接板4以及固定連接于下聯接板4一側的刀架5。所述中拖體2上設有四個對稱分布的導向孔6,所述上聯接板3、下聯接板4之間設有四根對稱分布且穿過對應導向孔的導向柱7,每個導向孔6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導向套8。所述上聯接板3上設有兩對稱的升降油缸9,該兩升降油缸9的活塞桿與中拖體2固定連接,所述中拖體2的頂面設有驅動其沿著橫梁1滑動的行走驅動裝置10,所述上聯接板3的頂面設有與刀架5傳動連接的主電機11。所述中拖體2的前、后兩端的左、右側均設有對稱布置的拉簧托輪裝置12。所述行走驅動裝置10為現有常見的裝置,在此不贅述其具體結構。
參照圖1、圖2和圖3。所述導向套8的長度小于導向孔6長度的一半,所述導向套8包括頭部81和豎直部82,該頭部81的直徑大于豎直部82的直徑,該豎直部82位于導向孔6內。所述頭部81位于中拖體2的頂面,該頭部81的內側壁開設有內環狀凹槽83、外環狀凹槽84,該內環狀凹槽83、外環狀凹槽84內分別嵌設有油封圈(圖中未畫出)和防塵圈(圖中未畫出)。
參照圖4。所述升降油缸9的活塞桿包括活塞桿本體91以及設于活塞桿本體91底部的液壓桿92,該液壓桿92的直徑小于活塞桿本體91的直徑。所述中拖體2的底板設有裝配孔21,該中拖體2的底板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有上液壓桿擋圈93、下液壓桿擋圈94,所述裝配孔21內設有與其相適配的液壓桿隔套95。所述液壓桿92依次穿過上液壓桿擋圈93、液壓桿隔套95以及下液壓桿擋圈94,并通過位于下液壓桿擋圈94下方的液壓桿螺母96鎖緊。
參照圖1、圖2和圖5。所述拉簧托輪裝置12包括上彈簧座121、拉伸彈簧122、下彈簧座123以及托輪124。所述上彈簧座121、下彈簧座123對應地設于中拖體2的側壁上,所述拉伸彈簧122的頂端與上彈簧座121連接,該拉伸彈簧122的底端穿過下彈簧座123后與設于中拖體2底部的托輪124連接。所述拉伸彈簧122的上端設有彈簧螺栓125,該彈簧螺栓125與上彈簧座121連接并可在上彈簧座121上調節高度。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