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舞臺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便攜式舞臺。
背景技術:
目前,舞臺或展示臺一般分為固定式舞臺和便攜式舞臺,其中,固定式舞臺需要長期占用地方,而對于一些不經常的臨時演出,往往需要可移動舞臺。現有技術中,可移動舞臺一般采用木板和鋼管搭建,但在搭建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材料重復利用率低,舞臺建成成本高,整個舞臺重量較大,運輸與移動都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牢固、方便裝配、拆卸及運輸,并可組裝出矩形舞臺的隨需隨取的便攜式舞臺。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攜式舞臺,包括多個相互拼接的舞臺單元,所述舞臺單元包括舞臺板、若干邊框單元及若干舞臺支腳;四個邊框單元及四個舞臺支腳相互間隔設置并相互可拆卸的拼接圍成一個方形的支撐架,所述舞臺板設于所述支撐架上;所述舞臺支腳上設有至少一組固定孔,每組固定孔設于所述舞臺支腳的外周的同一水平面上并以等間距排列,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邊框單元,相鄰的舞臺單元的相鄰的側邊共用一個邊框單元,相鄰的舞臺單元的相鄰的角上共用一個舞臺支腳。
進一步的,所述舞臺支腳包括兩組固定孔,兩組固定孔分別設于所述舞臺支腳的靠近兩端的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邊框單元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一側邊,每個第一側邊與一個舞臺支腳連接,所述第一側邊對應舞臺支腳的兩組固定孔的位置分別設有一個插銷,所述插銷插入所述固定孔上以連接所述舞臺支腳與所述邊框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邊框單元的第一側邊上設有安裝塊,所述安裝塊上設有定位筒,所述插銷的一端通過彈簧銷定位在定位筒內,所述插銷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固定孔中。
進一步的,所述邊框單元還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二側邊,其中與所述舞臺板連接的一個第二側邊的頂部設有第一斜邊,四個舞臺邊框的第一斜邊圍成一個周邊為斜邊的容納腔,所述舞臺板對應所述第一斜邊的位置也相對傾斜設置,所述舞臺板容納于所述容納腔內。
進一步的,所述舞臺板包括舞臺面板及面板邊框,所述面板邊框的第一側設有容納槽,所述舞臺面板容納于所述容納槽中,所述面板邊框的第二側對應第一斜邊的位置設有第二斜邊,所述第二斜邊與第一斜邊貼合。
進一步的,舞臺支腳包括外套管、內套管及固定件,兩個固定塊套設于所述外套管上,所述外套管套設于所述內套管上并可與所述內套管相對軸向移動,所述內套管上設有多個間隔設置的標度通孔,所述外套管上設有一個定位孔,所述固定件根據所述舞臺支腳的長度需要將外套管的定位孔與所述內套管中的一個標度通孔固定于同一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舞臺支腳還包括微調裝置,所述微調裝置與所述內套管的遠離舞臺板的一端連接,所述微調裝置包括旋轉塊,所述旋轉塊旋轉以微調所述舞臺支腳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專利中的便攜式舞臺不僅結構牢固,拆裝方便,而且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拼接成各種大小的舞臺;同時,從“相鄰的舞臺單元的相鄰的角上共用一個舞臺支腳”中,可看出本專利中的便攜式舞臺的結構設計巧妙,環環相扣,舞臺單元之間連接緊密,沒有間隙,進一步的保證了所述便攜式舞臺的牢固性;同時,從“相鄰的舞臺單元的相鄰的角上共用一個舞臺支腳”中,可以看出,本專利設計出的便攜式舞臺的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節省很多邊框單元,從而達到節省材料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攜式舞臺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舞臺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A部分的細節示意圖;
圖4為圖2中的B部分的細節示意圖;
圖5為圖1中舞臺板及邊框單元的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2中的舞臺支腳的結構示意圖;
圖7中的C1、C2、C3為圖6中舞臺支腳的長度調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除非另作定義,此處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發明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同樣,“一個”或者“一”等類似詞語也不表示數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個。
請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便攜式舞臺包括4個相互拼接的舞臺單元1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舞臺單元10的個數可以是6個、8個、10個等其他數量。
請參考圖2,所述舞臺單元10包括舞臺板1、若干邊框單元3及若干舞臺支腳2。具體的,所述舞臺板1呈方形。安裝時,每一個舞臺支腳2對應所述舞臺板1的一個頂角設置,每一個邊框單元3對應所述舞臺板1的一個側邊設置,四個邊框單元3與四個舞臺支腳2相互間隔設置并相互可拆卸的拼接圍成一個方形的支撐架,所述舞臺板設于所述支撐架上;請參考圖3,所述舞臺支腳2上設有至少一組固定孔211,每組固定孔211設于所述舞臺支腳2的外周的同一水平面上并以等間距排列,所述固定孔211用于固定邊框單元3,相鄰的舞臺單元10的相鄰的側邊共用一個邊框單元3,相鄰的舞臺單元10的相鄰的角上共用一個舞臺支腳2。
在本實施方式中,每組固定孔211包括四個固定孔211。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舞臺支腳2上設有至少一個固定塊21,所述固定塊21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舞臺支腳2上,每組固定孔211分別設于一個固定塊21的四個頂角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舞臺支腳2上設有至少一個固定塊21,且每個固定塊21上設有一組固定孔211,每組固定孔211包括四個固定孔211,每組固定孔211設于所述舞臺支腳2的外周的同一水平面上并以等間距排列,所述固定孔211用于固定邊框單元3,則四個固定在同一個舞臺支腳2上的邊框單元3形成一個十字架形狀,所述十字架的每個象限內可組成一個舞臺單元10,因此,相鄰的舞臺單元10的相鄰的側邊共用一個邊框單元3,相鄰的舞臺單元10的相鄰的角上共用一個舞臺支腳2。
由此可見,本專利中的便攜式舞臺不僅結構牢固,拆裝方便,而且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拼接成各種大小的舞臺;同時,從“相鄰的舞臺單元10的相鄰的角上共用一個舞臺支腳2”中,可看出本專利中的便攜式舞臺的結構設計巧妙,環環相扣,舞臺單元10之間連接緊密,沒有間隙,進一步的保證了所述便攜式舞臺的牢固性;同時,從“相鄰的舞臺單元10的相鄰的角上共用一個舞臺支腳2”中,可以看出,本專利設計出的便攜式舞臺的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節省很多邊框單元3,從而達到節省材料成本的目的。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舞臺支腳2包括兩組固定孔211,兩組固定孔211分別設于所述舞臺支腳2的靠近兩端的位置。兩組固定孔211的設計使得所述舞臺支腳2與所述邊框單元3之間的連接更加的緊密。
請參考圖2,所述邊框單元3是一個長方形的框架,其包括一對左右相對設置的第一側邊31及一個上下對稱設置的第二側邊32,同時,所述邊框單元3在四個側邊之間還設置有支撐柱33,所述支撐柱33的設計,使得所述邊框單元3的結構形狀穩固,不會變形。
請參考圖3,所述邊框單元3的兩個第一側邊31分別與一個舞臺支腳2連接,所述第一側邊31對應舞臺支腳2的兩組固定孔211的位置設有一個插銷312,所述插銷312插入所述固定孔211上以連接所述舞臺支腳2與所述邊框單元3。
具體的,請參考圖4,所述邊框單元3的第一側邊31上設有安裝塊311,所述安裝塊311上設有定位筒3111,所述插銷312的一端通過彈簧銷313定位在定位筒3111內,所述插銷31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固定孔211中。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塊21是套設于所述舞臺支腳2上并通過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舞臺支腳2上的,所述安裝塊311也是套設于所述邊框單元3的第一側邊31并通過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側邊31上的。
本專利通過將所述邊框單元3與舞臺支腳2之間通過插銷312與固定孔211的方式進行定位固定,從而使得所述邊框單元3與所述舞臺支腳2之間的安裝及拆卸非常的方便,同時兩個固定塊21及兩個安裝塊311的設計,使得舞臺支腳2與所述邊框單元3之間的連接緊密牢固,定位精度高。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舞臺板1是通過下述方法準確、穩定的安裝于所述舞臺板1的支撐架上:
首先,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舞臺板1包括舞臺面板11及面板邊框12,所述面板邊框12的第一側121設有容納槽123,所述舞臺面板11容納于所述容納槽123中。其中,所述面板邊框12的第一側121及第二側122的位置請參考圖2。
其次,所述邊框單元3的與所述舞臺板1連接的第二側邊32的頂部設有第一斜邊34,四個邊框單元3的第一斜邊34圍成一個周邊為斜面的容納腔,所述舞臺板1對應所述第一斜邊34的位置也相對傾斜設置,從而使得舞臺板1平穩的容納于所述容納腔內。
具體的,請參考圖5,因每相鄰的兩個舞臺單元10之間共用一個邊框單元3,故所述邊框單元3上設有兩個第一斜邊34,且兩個第一斜邊34相對設置并形成一個V字形凸臺35,相鄰的兩個面板邊框12對應兩個第一斜邊34的位置包括兩個第二斜邊124,兩個第二斜邊124也形成一個倒V字形槽125,所述V字形凸臺35容納于所述V字形槽125中以使舞臺板1平穩的設于所述支撐架上。
請參考圖6,所述舞臺支腳2包括外套管22、內套管23及固定件24,兩個固定塊21套設于所述外套管22上,所述外套管22套設于所述內套管23上并可與所述內套管23相對軸向移動,所述內套管23上設有多個間隔設置的標度通孔231,所述外套管22上設有一個定位孔221,所述固定件24根據所述舞臺支腳2的長度需要將外套管22的定位孔221與所述內套管23中的一個標度通孔231固定于同一高度。
具體使用時,請參考圖7,將所述固定件24松開,使得所述外套管22與所述內套管23之間在軸向可以相對移動,然后根據需要選定一個標度通孔231,最后用所述固定件24將所述外套管22的定位孔221與選定的標度通孔231固定于同一高度,即所述外套管22與所述內套管23在軸向沒有了相對移動的可能,從而完成了所述舞臺支腳2的長度調整工作。
進一步的,請參考圖6,所述舞臺支腳2還包括微調裝置25,所述微調裝置25與所述內套管23的遠離舞臺板1的一端連接,所述微調裝置25包括旋轉塊251,所述旋轉塊251旋轉以微調所述舞臺支腳2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微調裝置25的設計,使得所述舞臺支腳2通過外套管22與內套管23的相對移動調整長度之后,還可以進行微小的高度調整,從而使得整個便攜式舞臺中的各個舞臺單元10都能在同一水平線上,從而保證了所述便攜式舞臺的使用平穩性及使用壽面。
本實用新型中的便攜式舞臺的安裝過程如下:先將所有配件取出,其中含有:舞臺板1、舞臺支腳2、邊框單元3以及扳手配件。先將調節好高度的四個舞臺支腳2等距離立在地面上,然后將邊框單元3上的插銷312扣進舞臺支腳2上的固定孔211內,依次連接好四個舞臺支腳2及四個邊框單元3形成一個矩形的支撐架,將舞臺板1平放在支撐架內,通過調節微調裝置25使舞臺板1成水平位置,即完成一個舞臺單元10的裝配。
然后,橫向連接邊框單元3和舞臺支腳2并鋪上舞臺板1,通過調節微調裝置25使相鄰的兩個舞臺板1在同一水平面,依次組裝形成一橫向舞臺列,最后縱向組裝舞臺并保證使所有舞臺板1在同一水平面,這樣整個便攜式舞臺搭建成功。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基于本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任何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