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指一種吊頂系統。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領域,敞開式外廊頂棚為裝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空間的效果。房屋頂棚裝修分為直接式和懸吊式兩種,其中,直接式為在樓板底面直接涂覆裝飾材料,一般用于裝飾性要求不高的場所,懸吊式又名吊頂,是目前室內裝飾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式,讓室內具有保溫、隔熱、隔聲的作用。
南方沿海地區多臺風,對于敞開式外廊的吊頂,普通的節點無法滿足抗臺風的要求,容易造成室外水泥板吊頂在臺風多發地抗風性能差的問題,造成因吊頂高度過高引起的架體不穩定的問題,需要對普通節點進行加固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吊頂系統,解決現有技術中吊頂在臺風多發地抗風性能差,架體不穩定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吊頂系統,包括:懸吊組件,包括固設于結構頂板的加固結構和與所述加固結構連接的高度可調的調節結構;
吊裝于所述調節結構的龍骨組件,通過所述調節結構的高度調節使得所述龍骨組件呈水平狀;以及
固設于所述龍骨組件的吊頂板。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針對與臺風多發地室外吊頂,采用加固結構和調節結構作為懸吊組件,在調節結構下安裝龍骨組件和吊頂板,從而加固結構能夠大幅提高整個吊頂系統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解決了室外水泥板吊頂在臺風多發地抗風性能差的問題,解決了因結構頂板的高度過高引起的不穩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加固結構包括:
固設于所述結構頂板的加固板;
固設于所述加固板的加固桿,所述加固桿呈豎向設置;以及
固設于所述加固桿端部的連接板。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調節結構包括可調節連接于所述連接板的調節螺桿和與所述調節螺桿連接的吊裝件,通過所述吊裝件吊裝所述龍骨組件,所述調節螺桿穿設所述連接板,通過調節所述調節螺桿穿設所述連接板的長度實現所述調節結構的高度調節,所述調節螺桿上螺合有位于所述連接板兩側的第一連接螺母和第二連接螺母,通過所述第一連接螺母和所述第二連接螺母夾緊所述連接板實現所述調節螺桿與所述連接板的緊固連接。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吊裝件為套設于所述龍骨組件的吊環結構,所述吊環結構的頂端形成有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與所述調節螺桿連接。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與多個所述調節螺桿連接的加強桿。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龍骨組件包括橫縱交錯設置的主龍骨和次龍骨,所述主龍骨吊裝于所述調節結構上,所述次龍骨與所述吊頂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次龍骨上套設有多個吊掛件,所述吊掛件鉤掛于所述主龍骨。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吊頂板包括多層本體板,位于同一層的兩個所述本體板之間留設有伸縮縫,位于上下兩層的伸縮縫相互錯開設置。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吊頂板外側的伸縮縫處固設有收口條。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本體板為水泥纖維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A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1中B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1中C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吊頂系統,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參閱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參閱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俯視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包括:懸吊組件1、龍骨組件2以及吊頂板3,其中懸吊組件1包括加固結構10和調節結構11,其中加固結構10固設于結構頂板5下,加固結構10用于對后續安裝的龍骨組件2以及吊頂板3起到加固作用。調節結構11固設于加固結構10下,調節結構11的高度可調,龍骨組件2吊裝于調節結構11下,通過調節結構11的高度調節使得龍骨組件2呈水平狀,吊頂板3固設于龍骨組件2下,從而安裝完成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針對與臺風多發地室外吊頂,采用加固結構和調節結構作為懸吊組件,在調節結構下安裝龍骨組件和吊頂板,從而加固結構能夠大幅提高整個吊頂系統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解決了室外水泥板吊頂在臺風多發地抗風性能差的問題,解決了因結構頂板的高度過高引起的不穩定的問題。
參閱圖3,顯示了圖2中A的放大示意圖。參閱圖4,顯示了圖1中B的放大示意圖。結合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加固結構10包括:加固板100、加固桿101和連接板102,其中加固板100固設于結構頂板5的下面,加固桿101固設于加固板100的下面,加固桿101呈豎向設置。連接板102固設于加固桿101的端部,連接板102用于固定后續的調節結構11。
在本實施例中,加固板100為鋼板,鋼板通過螺栓固定于結構頂板5。具體地,根據施工圖先在墻、柱上頂棚標線及龍骨分檔線確定熱鍍鋅鋼板的位置,在頂棚上劃出將熱鍍鋅鋼板的鉆孔,按所標出的熱鍍鋅鋼板的位置進行膨脹螺栓的固定。
加固桿101為角鋼,角鋼豎向焊接于鋼板的下底面,角鋼的下端焊接有連接板102。連接板102上設有孔,用于安裝調節結構11。具體地,在施工中,將鍍鋅鋼板與熱鍍鋅角鋼提前焊接好,再用膨脹螺栓將鍍鋅鋼板固定到結構頂板上。
參閱圖5,顯示了圖1中C的放大示意圖。結合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調節結構11包括:調節螺桿110和、吊裝件111和加強桿112,其中調節螺桿110可調節的安裝于連接板102,吊裝件111與調節螺桿110可調節連接的,通過吊裝件111吊裝龍骨組件2。加強桿112與多個調節螺桿110連接,從而將多個調節螺桿110拉結連接,避免受臺風影響時連接桿102發生晃動而不穩定。
具體地,調節螺桿110穿設連接板102,通過調節調節螺桿110穿設連接板102的長度實現調節結構11的高度調節,調節螺桿110上螺合有位于連接板102兩側的第一連接螺母和第二連接螺母,通過第一連接螺母和第二連接螺母夾緊連接板102,從而實現調節螺桿110與連接板102的緊固連接。在需要實現調節結構11的高度調節時,螺合第一連接螺母和第二連接螺母即可。在本實施例中,加強桿112為鋼管,鋼管與加固桿101的交匯處采用卡位螺絲夾固定,從而也能方便安裝和拆卸。
吊裝件111為套設于龍骨組件2的吊環結構,吊環結構的頂端形成有連接端,連接端與調節螺桿110連接。龍骨組件2包括橫縱交錯設置的主龍骨20和次龍骨21,主龍骨20吊裝于調節結構11上,次龍骨21與吊頂板3連接。
具體地,吊裝件111的頂端彎折形成連接端,連接端設有供調節螺桿110穿設的通孔,并通過第三螺母固定于連接端。吊裝件111的下端具有一與主龍骨20適配的容置空間,主龍骨20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于吊裝件111。主龍骨20之間設有主龍骨拼接縫200,留設的主龍骨拼接縫200能夠在主龍骨20熱脹冷縮發生輕微形變時給出形變的空間,不致于損壞主龍骨20。
在本實施例中,主龍骨單元20采用輕鋼龍骨。拉通線調整主龍骨單元20的標高和平直度,按標高線調整第一連接螺母和第二連接螺母來調節調節結構11的高度,從而改變主龍骨單元20的標高,使主龍骨單元2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主龍骨單元20的接頭位置不允許留在同一直線上,應適當錯開。
次龍骨21上套設有多個吊掛件210,吊掛件210鉤掛于主龍骨20,從而主龍骨20和次龍骨21橫縱交錯連接,形成龍骨組件2。
吊頂板3包括相互連接的多層本體板30,位于同一層的兩個本體板30之間留設有伸縮縫300,位于上下兩層的伸縮縫300相互錯開設置。吊頂板3外側的伸縮縫300處固設有收口條。在本實施例中,本體板30為水泥纖維板。
具體地,在安裝前,先對水泥纖維板進行排版,排版完成后,在水泥纖維板上部標出主龍骨20和次龍骨21的位置,以便于對水泥纖維板進行固定。安裝時,上下層水泥纖維板之間需要緊密貼合,不得出現通縫。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針對與臺風多發地室外吊頂,采用加固結構和調節結構作為懸吊組件,在調節結構下安裝龍骨組件和吊頂板,從而加固結構能夠大幅提高整個吊頂系統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吊頂系統解決了室外水泥板吊頂在臺風多發地抗風性能差的問題,解決了因結構頂板的高度過高引起的不穩定的問題。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