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停車場,尤其是涉及一種開放式靜音鋼結構停車場。
背景技術:
我國大中型城市尤其是舊城區、老舊住宅小區的停車難問題非常突出。概因老舊住宅小區由于規劃建設時的車位配建標準落后于汽車時代,未留建設停車場的土地;而且,即便能夠找到有限的空地來建設立體車庫,也會因為影響到部分居民業主的通風采光影響到房產貶值,從而使得立體車庫項目很難獲得低樓層居民的同意;同時,一般的停車樓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梁、柱、樓承板都是由混凝土澆筑而成,不僅施工成本高而且建設周期長,拆除時只能作為廢料回收;若采用地下的停車場,則需要安裝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及自動排煙系統,成本巨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開放式靜音鋼結構停車場,其既不影響周邊業主的通風采光,容易得到業主的支持;同時也十分有效地消除了車輛進出時的噪音;且還無需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及自動排煙系統,減低了成本;并同樣能實現無損拆裝。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開放式靜音鋼結構停車場,包括一鋼結構停車樓,其特征是:所述的鋼結構停車樓設在露天沉降廣場內。
所述的鋼結構停車樓包括立柱、橫梁、樓承板、車行坡道、人行樓梯和護欄,立柱固定在露天沉降廣場的地基上,橫梁與立柱鉸接,樓承板固定在橫梁上,護欄與樓承板連接,人行樓梯連接在停車樓側面,所述的連接方式均為可拆卸式的緊固螺栓連接。
所述的停車樓與露天沉降廣場的支護墻之間設有至少1.5米的間距且設有防護柵欄防止行人墜落。
所述的停車樓頂層周邊與露天沉降廣場的支護墻頂之間設有地面層導雨板9遮蓋。
所述的停車樓頂層可以但不限于與地面齊平,不影響周邊業主的通風采光,
所述的橫梁2采用H型鋼(工字梁),立柱采用方鋼,樓承板為壓紋鋼板且背面焊接有復數條角鋼加強筋,以足夠承載車輛重量,全部組件工廠預制,現場組裝。
所述的樓承板為焊接角鋼加強筋的壓紋鋼板,即采用純鋼結構制作,每塊樓承板的形狀為長方形,樓承板之間采用互相搭扣并敷設緩沖小橡膠墊4的密封式結構,樓承板與橫梁之間采用彈簧片并敷設大緩沖橡膠墊的螺栓固定結構,實現消除震動噪音、密封防雨且可拆卸式安裝的目的。
所述的樓承板之間采用互相搭扣并敷設緩沖小橡膠墊4的密封式結構為:長方形樓承板的一端的面板的延伸段,先向下彎折、后向外水平彎折、最后向上彎折;長方形樓承板的另一端的面板的延伸段,先向前延伸、后向下彎折、最后向內彎折。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停車場的停車樓,其安裝于露天沉降廣場,頂層可以但不限于與地面齊平,不影響周邊業主的通風采光;停車樓與露天沉降廣場的支護墻有足夠間距可通風采光從而符合開放型建筑物的消防規定,不需要像一般地下車庫那樣必須安裝復雜的自動滅火及自動排煙系統;同時樓承板采用封閉型緩沖橡膠墊結構設計,可以消除行車引起的噪音和防止雨淋下層車位;而且可無損拆裝的鋼結構地下停車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臺式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示意圖;
圖3為圖1的B-B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復式(錯層式)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5為圖4的C-C示意圖;
圖6為圖4的D-D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樓承板結構及彈性固定方式示意圖;
圖8為圖7的E-E剖面示意圖;
圖9為圖7的F-F剖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含義:1-露天沉降廣場,2-橫梁,3-立柱,4-緩沖橡膠墊,5-樓承板,6-護欄,7-車行坡道,8-人行樓梯,9-地面層導雨板,10-彈簧片,11-車位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見圖1至圖3、以及圖7至圖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停車場包括一鋼結構停車樓,鋼結構停車樓設在露天沉降廣場1內。
具體的鋼結構停車樓包括立柱3、橫梁2、樓承板5、車行坡道7、人行樓梯8和護欄6,立柱3通過緊固螺栓連接在露天沉降廣場1的地基上,橫梁2鉸接在相鄰的立柱3之間,樓承板固定在橫梁上,護欄與樓承板連接,人行樓梯連接在停車樓側面,所有的連接方式均為可拆卸式的緊固螺栓連接。
停車樓與露天沉降廣場的支護墻之間設有至少1.5米的間距且設有防護柵欄防止行人墜落;停車樓頂層周邊與露天沉降廣場的支護墻頂之間設有地面層導雨板9遮蓋。停車樓頂層可以但不限于與地面齊平,這樣不影響周邊業主的通風采光,
橫梁2采用H型鋼(工字梁),立柱采用方鋼,樓承板由壓紋鋼板制作且背面焊接有復數條角鋼加強筋以足夠承載車輛重量,全部組件工廠預制,現場組裝。
樓承板由壓紋鋼板焊接角鋼加強筋即采用純鋼結構制作,每塊樓承板的形狀為長方形,樓承板之間采用互相搭扣并敷設緩沖小橡膠墊4的密封式結構,樓承板與橫梁之間采用彈簧片10并敷設大緩沖橡膠墊的螺栓固定結構,實現消除震動噪音、密封防雨且可拆卸式安裝的目的。
如圖7、圖8、圖9所示,樓承板5的相鄰兩邊沖壓成U型外翻邊,另外兩邊沖壓成相對較小的L型內折邊,長方形樓承板的一端的面板的延伸段,先向下彎折、后向外水平彎折、最后向上彎折;長方形樓承板的另一端的面板的延伸段,先向前延伸、后向下彎折、最后向內彎折。如此使樓承板5之間隔以緩沖橡膠墊4可以互相拼接扣緊,防止震動噪音并且密封。樓承板5通過彈簧片10和螺栓固定在橫梁2上,樓承板5和橫梁2之間隔以緩沖橡膠墊4,防止震動噪音并且密封。樓承板5底面焊接有復數條角鋼起到加強筋作用。
如圖2、圖3和圖5、圖6所示,整個停車樓實際上是安裝在露天沉降廣場底面的地面上,停車樓與露天沉降廣場的支護墻之間有但不限于1.5米的間距但設有防護柵欄防止行人墜落。即各樓層直接與外部大氣大面積相通,屬于開放式可移動鋼構設備(有的地方政府也可能規定為開放式建筑物),從而符合開放型建筑物的消防規定,可以不需要一般地下車庫那樣安裝復雜的自動滅火及自動排煙系統。有效地降低了層高節省了造價和施工時間。
本實用新型中的橫梁2采用H型鋼,立柱3采用方鋼,樓承板5由壓紋鋼板且背面焊接有角鋼加強筋,全部組件可工廠預制,現場組裝。
車行坡道7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停車樓上層及下層橫梁2,人行樓梯8連接在停車樓樓體側面,車行坡道7和人行樓梯8可以采用壓紋鋼板和H型鋼預制,現場以螺栓同梁2鉸接,護欄6連接在樓體邊緣相鄰立柱之間。
地面層導雨板9一般使用透明塑料板制作而成,平時收納于頂層邊緣樓承板5的下方,在惡劣天氣或者氣象臺發出暴雨預警時,由停車樓管理人員及時從收納抽出,完全覆蓋住停車樓體與露天沉降廣場之間的開放空間,使雨水直接排放到露天沉降廣場之外。導雨板9的側面有陰陽裹邊,相鄰兩塊之間可互相搭接使雨水不會從互相之間的縫隙處漏出。
停車樓需要拆除時,按照安裝時相反的順序,松開螺栓,拆卸組件即可。拆卸下來的所有組件均能夠異地安裝再次使用。
參見圖4至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僅在于停車樓為錯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