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能夠多規格出料的陶瓷練泥機。
背景技術:
在陶瓷加工過程中,練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練泥能夠去除材質中的氣體,并且切斷其中的雜質以保證陶瓷坯料內部無砂眼氣孔,保證產品的質量,能夠大大提高陶瓷產品的質量,這樣練泥機就得到了大量運用。但是現有的練泥機多存在著一些缺陷一方面制約著產品質量,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其中在攪拌過程中大多采用的是螺旋葉片進行攪拌,這樣的機構在進行攪拌時只能夠進行一個方向的反轉,對泥料的攪拌效果不想,而且在進入真空箱前需要切斷,現在多采用的是葉片刀,不僅切斷效率低,還容易造成刀片堵塞從而影響加工效率,另一方面就是在坯料成型時只有一個模具選擇,當需要更換產品時就需要停機更換模具,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也比較低,這些因素都限制了陶瓷加工效率的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多規格出料的陶瓷練泥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能夠多規格出料的陶瓷練泥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于減速器的輸入端,所述減速器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攪拌軸,所述第二攪拌軸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主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通過皮帶轉動連接有從動帶輪,所述從動帶輪固定安裝于第一攪拌軸的前端,所述第一攪拌軸轉動連接于攪拌箱的內部,所述攪拌箱的上表面設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加料斗,所述攪拌箱的下表面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上端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彈簧,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內部設有通孔,所述活塞的后端面固定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有凸輪,所述凸輪通過軸固定連接有凸輪電機,所述凸輪電機固定安裝于支撐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于攪拌箱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攪拌軸的中心處設有轉動孔,所述轉動孔轉動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兩端均轉動連接有轉動帽,所述轉動帽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副攪拌軸,所述第二攪拌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螺旋葉片,所述第二攪拌軸轉動連接于真空箱的內部,所述真空箱的上表面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真空箱的后端面設有緩沖室,所述緩沖室通過法蘭固定連接于出料管的前端面,所述出料管的后端面設有球槽,所述出料管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支座,所述支座通過轉動桿轉動連接有模具板,所述模具板的外表面設有模具口,所述模具口的前端設有球頭,所述球頭滑動連接于球槽。
優選的,所述攪拌箱位于真空箱的正上方。
優選的,所述第二攪拌軸的長度不小于真空箱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模具口的數量至少有四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能夠多規格出料的陶瓷練泥機通過設置多方向選擇的攪拌軸來實現泥料的充分攪拌,攪拌效果良好,而且在進入真空室時采用活塞進行分割,高效穩定,而且在過程中還會自動進行密封,保證真空室的氣壓穩定,提高抽氣的效率,在進行出口模具選擇時,采用了帶有多個模具口的固定模具板,更換模具時只需要旋轉模具板就能夠實現了,而不需要拆卸螺栓進行重新固定,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攪拌箱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攪拌軸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出料管的截面圖。
圖中:1底座、11電機、12聯軸器、13減速器、14主動帶輪、15皮帶、16從動帶輪、2攪拌箱、21加料口、22加料斗、23支撐板、24出料口、25滑槽、26彈簧、3第一攪拌軸、31轉動孔、32轉動軸、33轉動帽、34副攪拌軸、4活塞、41通孔、42連桿、43推板、44凸輪、45凸輪電機、5第二攪拌軸、51螺旋葉片、6真空箱、61緩沖室、62進料口、8出料管、81球槽、82支座、83轉動桿、9模具板、91球頭、92模具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能夠多規格出料的陶瓷練泥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電機11,電機11通過聯軸器12固定連接于減速器13的輸入端,減速器1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攪拌軸5,第二攪拌軸5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主動帶輪14,主動帶輪14通過皮帶15轉動連接有從動帶輪16,從動帶輪16固定安裝于第一攪拌軸3的前端,第一攪拌軸3轉動連接于攪拌箱2的內部,攪拌箱2的上表面設有加料口21,攪拌箱2位于真空箱6的正上方,保證落料的順利性,加料口2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加料斗22,攪拌箱2的下表面設有出料口24,出料口24的上端設有滑槽25,滑槽25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彈簧26,滑槽25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活塞4,活塞4的內部設有通孔41,活塞4的后端面固定連接有連桿42,連桿42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推板43,推板43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有凸輪44,凸輪44通過軸固定連接有凸輪電機45,凸輪電機45固定安裝于支撐板23的上表面,支撐板23固定連接于攪拌箱2的外表面,第一攪拌軸3的中心處設有轉動孔31,轉動孔31轉動連接有轉動軸32,轉動軸32的兩端均轉動連接有轉動帽33,轉動帽3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副攪拌軸34,第二攪拌軸5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螺旋葉片51,第二攪拌軸5轉動連接于真空箱6的內部,所述第二攪拌軸5的長度不小于真空箱6的長度,保證能夠完全出料,真空箱6的上表面設有進料口62,進料口62位于出料口24的正下方,真空箱6的后端面設有緩沖室61,緩沖室61通過法蘭固定連接于出料管8的前端面,出料管8的后端面設有球槽81,出料管8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支座82,支座82通過轉動桿83轉動連接有模具板9,模具板9的外表面設有模具口92,所述模具口92的數量至少有四個,規格多樣性,適應性就得到提高,模具口92的前端設有球頭91,球頭91滑動連接于球槽81。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從加料斗22內加料后,第一攪拌軸3進行攪拌,在攪拌過程中副攪拌軸34既能夠進行橫向旋轉又能夠進行縱向旋轉,這樣攪拌更加均勻,當泥料在攪拌過程中往前輸送時,凸輪電機45帶動凸輪44轉動,從而使活塞4在彈簧26的作用下做往復運動,這樣泥料就能夠從通孔41流出而進入真空箱6的內部,由于活塞4的往復運動,通孔41是間歇性的聯通出料口24和進料口62,這樣既能夠保證泥料被切斷,又能夠保證密封性,在出料管8進行出料時,可以通過旋轉模具板9來選擇不同的模具口92,將球頭91嵌入球槽81內部,保證了連接的緊固性又能夠在外力作用下進行轉動,操作簡單,能夠大大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