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異形方鋼的多角度連接件。
背景技術:
方鋼是一種空心方形的截面鋼管,方鋼的用途有建筑,機械制造,鋼鐵建設等項目,造船,太陽能發電支架,鋼結構工程,電力工程,電廠,農業和化學機械,玻璃幕墻,汽車底盤,機場,鍋爐建造,高速路欄桿,房屋建筑,壓力容器,石油儲罐,橋梁,電站設備,起重運輸機械及其他較高載荷的焊接結構件等,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的工業和建筑業也隨之有了很大的發展,方鋼被使用的更加廣泛,方鋼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常需要互相組合安裝,現在普遍是將方鋼與方鋼或其他部件焊接或是在方鋼與其他部件對應的部位開孔并用螺栓固定,這樣做費時費力,而且焊接之后方鋼組合的形狀和樣式就是固定的了,不僅使用場合受到限制而且在運輸上也變的很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異形方鋼的多角度連接件,能夠方便快捷的對方鋼進行組合安裝,提升了方鋼組合安裝的靈活性,拆裝方便,操作省時省力,利于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異形方鋼的多角度連接件,包括第一“T”形板、第二“T”形板、安裝槽、安裝孔、齒狀邊、齒板墊塊、方孔、圓孔、第一異形方鋼和第二異形方鋼,所述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水平對應設在第一異形方鋼的兩側部,所述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位于第一異形方鋼側板的位置上均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底部開設有與安裝 槽方位一致的安裝孔,所述安裝槽的兩側部設有傾斜的齒狀邊,所述安裝槽內安裝有與安裝槽的寬度相吻合的齒板墊塊,所述齒板墊塊上開設有方孔,所述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凸出第一異形方鋼的部分的側部對應開設有圓孔,所述第二異形方鋼的上端傾斜插設在第一“T”形板與第二“T”形板凸出第二異形方鋼的部分的中間。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異形方鋼和第二異形方鋼為長方體形中空式設計且兩端互通,所述第一異形方鋼的4個側面和第二異形方鋼的4個側面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矩形凹部,所述矩形凹部的底面呈線型開設有多個方形孔。
作為優選,所述安裝槽和安裝孔均呈長方形設計,所述安裝孔的長度小于安裝槽的長度,所述安裝孔的寬度小于其兩側的齒狀邊之間的距離,所述齒板墊塊呈方形設計,所述齒板墊塊的四個側部均設有與齒狀邊相配的齒部,所述圓孔到與其相對的第一異形方鋼的側部的垂直距離略大于第二異形方鋼上最上端的方形孔到第二異形方鋼的上端的最大距離。
作為優選,所述齒板墊塊的數量為2個,所述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上的圓孔與第二異形方鋼上相對應的方形孔內穿設有螺栓,所述螺栓將第一“T”形板、第二“T”形板和第二異形方鋼固定連接,所述齒板墊塊上的方孔和安裝孔以及第一異形方鋼上相對應的方形孔內穿設有圓頭方頸螺栓,所述圓頭方頸螺栓將第一“T”形板、第二“T”形板和第一異形方鋼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對應設在第一異形方鋼的兩側部,在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上均設有安裝槽,在安裝槽的底部開設有安裝孔,安裝槽的兩側部傾斜設有齒狀邊,在安裝槽內設有齒板墊塊,在齒板墊塊上開設有方孔,在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凸出第一異形方鋼的部位的側部對應開設有圓孔,第二異形方鋼的上端傾斜插設在第一“T”形板與第二“T”形板凸出第二異形方鋼的部分的中間, 在第一“T”形板和第二“T”形板上的圓孔與第二異形方鋼上相對應的方形孔內穿設有螺栓,螺栓將第一“T”形板、第二“T”形板和第二異形方鋼固定連接,在齒板墊塊上的方孔和安裝孔以及第一異形方鋼上相對應的方形孔內穿設有圓頭方頸螺栓,圓頭方頸螺栓將第一“T”形板、第二“T”形板和第一異形方鋼固定連接,經實驗優化,齒板墊塊與安裝槽配合能夠提升安裝的靈活性,圓頭方頸螺栓與方孔、方形孔配合能夠方便安裝,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方便快捷的對方鋼進行組合安裝,提升了方鋼組合安裝的靈活性,拆裝方便,操作省時省力,利于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異形方鋼的多角度連接件的裝配示意圖。
圖中:1-第一“T”形板、2-第二“T”形板、3-安裝槽、4-安裝孔、5-齒狀邊、6-齒板墊塊、7-方孔、8-圓孔、9-第一異形方鋼、10-第二異形方鋼、11-螺栓、12-圓頭方頸螺栓、91-矩形凹部、92-方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異形方鋼的多角度連接件,包括第一“T”形板1、第二“T”形板2、安裝槽3、安裝孔4、齒狀邊5、齒板墊塊6、方孔7、圓孔8、第一異形方鋼9和第二異形方鋼10,所述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水平對應設在第一異形方鋼9的兩側部,所述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位于第一異形方鋼9側板的位置上均開設有安裝槽3,所述安裝槽3的底部開設有與安裝槽3方位一致的安裝孔4,所述安裝槽3的兩側部設有傾斜的齒狀邊5,所述安裝槽3內安裝有與安裝槽3的寬度相吻合的齒板墊塊6,所述齒板墊塊6上開設有方孔7,所述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凸出第一異形方鋼9的部分的側部對應開設有圓孔8,所述第二異形方鋼10的上端傾斜插 設在第一“T”形板與第二“T”形板2凸出第二異形方鋼9的部分的中間,所述第一異形方鋼9和第二異形方鋼10為長方體形中空式設計且兩端互通,所述第一異形方鋼9的4個側面和第二異形方鋼10的4個側面均沿其長度方向設有矩形凹部91,所述矩形凹部91的底面呈線型開設有多個方形孔92,所述安裝槽3和安裝孔4均呈長方形設計,所述安裝孔4的長度小于安裝槽3的長度,所述安裝孔4的寬度小于其兩側的齒狀邊5之間的距離,所述齒板墊塊6呈方形設計,所述齒板墊塊6的四個側部均設有與齒狀邊5相配的齒部,所述圓孔8到與其相對的第一異形方鋼9的側部的垂直距離略大于第二異形方鋼10上最上端的方形孔92到第二異形方鋼10的上端的最大距離,所述齒板墊塊6的數量為2個,所述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上的圓孔8與第二異形方鋼上相對應的方形孔92內穿設有螺栓11,所述螺栓11將第一“T”形板1、第二“T”形板2和第二異形方鋼10固定連接,所述齒板墊塊6上的方孔7和安裝孔4以及第一異形方鋼9上相對應的方形孔92內穿設有圓頭方頸螺栓12,所述圓頭方頸螺栓12將第一“T”形板1、第二“T”形板2和第一異形方鋼9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一種異形方鋼的多角度連接件在工作過程中,通過將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對應設在第一異形方鋼9的兩側部,在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上均設有安裝槽3,在安裝槽3的底部開設有安裝孔4,安裝槽3的兩側部傾斜設有齒狀邊5,在安裝槽3內設有齒板墊塊6,在齒板墊塊6上開設有方孔7,在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凸出第一異形方鋼9的部位的側部對應開設有圓孔8,第二異形方鋼10的上端傾斜插設在第一“T”形板1與第二“T”形板2凸出第二異形方鋼9的部分的中間,在第一“T”形板1和第二“T”形板2上的圓孔8與第二異形方鋼10上相對應的方形孔92內 穿設有螺栓11,螺栓11將第一“T”形板1、第二“T”形板2和第二異形方鋼固10定連接,在齒板墊塊6上的方孔7和安裝孔4以及第一異形方鋼9上相對應的方形孔92內穿設有圓頭方頸螺栓12,圓頭方頸螺12栓將第一“T”形板1、第二“T”形板2和第一異形方鋼9固定連接,經實驗優化,齒板墊塊6與安裝槽3配合能夠提升安裝的靈活性,圓頭方頸螺栓12與方孔7、方形孔92配合能夠方便安裝,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方便快捷的對方鋼進行組合安裝,提升了方鋼組合安裝的靈活性,拆裝方便,操作省時省力,利于推廣應用。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