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及設有該裝置的混凝土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對商品混凝土需求量的不斷上升,混凝土攪拌站中的設備在不斷地發展壯大。其中數量眾多但用量較少的外加劑如何既快又準的進行配比是攪拌混凝土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配料時間短且精準無疑可以提高攪拌站的生產效率,對生產企業來說能夠大大的增加其效益。
目前部分高鐵施工中的液體外加劑的使用量非常少,例如一方物料中引氣劑的使用量只有1.7千克,普通2方攪拌機每盤的使用量為3.4千克,按1%的誤差算僅34克,若按0.5%的誤差計算僅17克。目前國內的外加劑配料稱量裝置包括配料斗,配料斗外部有稱重傳感器,液體外加劑泵送入配料斗內,在配料斗的下部安裝有卸料閥,將卸料閥打開進行卸料,同時記錄稱重傳感器減少的數值,達到規定的重量后關閉卸料閥。但是現有的裝置在使用時,卸料閥多為氣動卸料閥或電卸料閥,兩者的開啟和關閉都會配料斗內的外加劑產生擾動,影響稱量的數值,同時泵送外加劑時的沖擊比較大,也會影響稱量的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以提高稱量的精度,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設有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的混凝土生產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包括配料斗和配料斗的稱重結構,所述配料斗內設有虹吸式卸料管單元,所述虹吸式卸料管單元包括虹吸式卸料管。
所述虹吸式卸料管單元包括至少兩根虹吸式卸料管,各虹吸式卸料管的出料口均安裝有卸料閥,各虹吸式卸料管出料口處的卸料閥精度不同。
所述虹吸式卸料管單元與配料斗不接觸。
所述配料斗下部設有減振結構。
所述配料斗的上方設有儲存斗,所述儲存斗設有與配料斗進液口對應的出液口,所述儲存斗設有用于與泵送管路連接的物料進口。
所述儲存斗的出液口設有卸料閥。
所述儲存斗外部設有稱重結構。
本實用新型混凝土生產系統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生產系統,包括攪拌機和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所述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包括配料斗和配料斗外部的稱重結構,所述配料斗內設有虹吸式卸料管單元,所述虹吸式卸料管單元包括虹吸式卸料管。
所述虹吸式卸料管單元包括至少兩根虹吸式卸料管,各虹吸式卸料管的出料口均安裝有卸料閥,各虹吸式式卸料管出料口處的卸料閥精度不同。
所述虹吸式卸料管單元與配料斗不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虹吸原理,采用虹吸式卸料管單元對配料斗內的液體進行卸料,在卸料的過程中,配料斗內的液體受到的擾動較小,對配料斗產生的沖擊較小,對配料斗的稱重結構的影響較小,稱量結果更加準確,不容易出現超稱和欠稱。
兩個虹吸式卸料管出料口處的卸料閥精度不同,在配料的初期使用精度較低的卸料閥所在的虹吸式卸料管進行配料,后期使用精度較高的卸料閥所在的虹吸式卸料管進行配料,進一步提升配料精度,同時能夠減少配料的時間。
虹吸式卸料管單元與配料斗不接觸,單獨進行固定,避免了虹吸式卸料管單元對配料斗的稱重結構的影響,提高了配料的精度。
配料斗下部的減振結構也能夠提高稱重結構的精度,提高配料的精度。
配料斗上方的儲存斗,能夠避免泵送管路直接將物料泵送至配料斗時,對配料斗造成較大的沖擊,避免稱重結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儲存斗上的稱重結構和配料斗上的稱重結構互為驗證關系,可以互相驗證儲存斗或配料斗是否有漏液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1為泵送管路,2為儲存斗,3為第一稱重傳感器,4為卸料閥,5為第二稱重傳感器,6為配料斗,7為配料斗支架,8為減振海綿體,9為精稱卸料閥,10為粗稱卸料閥,11為粗虹吸式卸料管,12為細虹吸式卸料管,13為虹吸式卸料管固定架,14為減振框架,15為儲存斗物料進口。
儲存斗2位于配料斗6的上部,儲存斗2和配料斗6均用來盛裝外加劑,儲存斗2的下部為出液口,出液口上安裝有卸料閥4,外加劑能夠由儲存斗2流至配料斗6內。在儲存斗2的外部設置有第一稱重傳感器3,能夠對儲存斗2及儲存斗2內的液體的總重量進行稱量。配料斗6內插有兩根虹吸式卸料管,分別為粗虹吸式卸料管11和細虹吸式卸料管12,粗虹吸式卸料管11的出料口安裝有粗稱卸料閥10,細虹吸式卸料管12的出料口安裝有精稱卸料閥9,在卸料的初期使用粗虹吸式卸料管11進行卸料,當卸料至要求重量的90%后,采用細虹吸式卸料管12進行卸料。兩個虹吸式卸料管通過虹吸式卸料管固定架13固定在除配料斗和儲存斗外的其他固定結構上,獨立安裝,兩個虹吸式卸料管的進料口插入配料斗6內,但并不與配料斗的內壁接觸。在配料斗6的外部安裝有第二稱重傳感器5,配料斗6通過配料斗支架7放置在減振海綿體8上,減振海綿體8的外部有減振框架14。
使用時,第一稱重傳感器3和第二稱重傳感器5互為驗證關系,可以設置相關的程序。當外加劑由儲存斗2流至配料斗6時,理論上第一稱重傳感器3減小的數值與第二稱重傳感器5增加的數值一致,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稱重傳感器長時間工作可能會導致測量發生誤差或者由于配料斗的卸料閥沒有關緊,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第一稱重傳感器3的減少值和第二稱重傳感器5的增加值不一致,產生一定的誤差。設置相關的程序可以互相驗證兩個稱重傳感器的數值,若誤差超出一定的范圍,則程序給出誤差提示,或強制停止生產,找出原因后才能繼續生產。
工作時,配料斗6內應該有部分的外加劑液體,液面應高于虹吸式卸料管的進料口。在實際工作時,為卸料更加可靠,虹吸式卸料管的出料口低于配料斗的最低點,此時即使配料斗內液面較低,也能夠完成虹吸式卸料。外加劑首先由泵送管路1通過儲存斗物料進口15泵送入儲存斗2內,泵送結束后,打開卸料閥4向配料斗中卸料,讀取第一稱重傳感器3的減少值和第二稱重傳感器5的增加值,判斷兩者的誤差范圍是否符合繼續生產的條件,若符合,則繼續生產。通過兩個虹吸式卸料管進行卸料配料,完成生產。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虹吸式卸料管的數量可以根據精度要求和配料時間要求進行改變。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中,可以取消儲存斗,直接將外加劑泵送至配料斗中,停留一定的時間后再進行配料,但取消儲存斗后,配料時間加長,且無法驗證稱重傳感器是否可靠和驗證卸料閥是否關緊。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稱重結構可以為除稱重傳感器外的其他稱重結構。
本實用新型混凝土生產系統的具體實施例,所述混凝土生產系統包括攪拌機和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所述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的結構與上述的自吸式配料稱量裝置一致,其內容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