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稱量式茶葉投加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制茶技術在不斷的發展,隨著各項技術的進步,很多先進設備與技術應用于茶葉制造過程中,為茶葉的自動化、連續化、機械化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目前,在茶葉加工時,需要先投放茶葉原料,但是目前的投加裝置即采用一個料斗,無法對茶葉在投料的同時進行稱量。為此,有必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且效率高的稱量式茶葉投加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效率高的稱量式茶葉投加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稱量式茶葉投加裝置,包括機架,安裝于機架上的支撐側板,以及安裝于支撐側板上的料斗、滾筒機構、翻板機構、杠桿機構和托盤機構,所述料斗位于滾筒機構的正上方,所述托盤機構位于滾筒機構的正下方,所述翻板機構設于托盤機構的下端一側,所述杠桿機構連接在翻板機構和機架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滾筒機構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滾筒,兩個滾筒之間設有投料間隙。
進一步地,所述托盤機構為稱重式托盤,所述翻板機構為一端固定的翻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在使用時,茶葉原料通過料斗進入,在托盤機構上進行稱重,稱重完成后再由杠桿機構帶動翻板機構使托盤機構托起,進而茶葉可直接投加,該裝置結構簡單且效率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所述稱量式茶葉投加裝置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支撐側板,2、料斗,3、滾筒機構,4、翻盤機構,5、杠桿機構,6、機架,7、托盤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稱量式茶葉投加裝置,包括機架6,安裝于機架6上的支撐側板1,以及安裝于支撐側板1上的料斗2、滾筒機構3、翻板機構4、杠桿機構5和托盤機構7,所述料斗2位于滾筒機構3的正上方,所述托盤機構7位于滾筒機構3的正下方,所述翻板機構4設于托盤機構7的下端一側,所述杠桿機構5連接在翻板機構4和機架6之間。
所述滾筒機構3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滾筒,兩個滾筒之間設有投料間隙。
所述托盤機構7為稱重式托盤,所述翻板機構4為一端固定的翻板。
本發明在使用時,該裝置工作時,動力輸入,齒輪滾筒向內旋轉,料斗2內茶葉經兩滾筒間隙落入托盤中,當托盤中茶葉重量達到設定值時,杠桿尾部抬起,紅外線接通時,動力輸入被切斷,加料停止,電機啟動,電機軸帶動撥桿撥動托盤,托盤翻轉時,托盤中茶葉落下。增設鮮茶葉的稱量投加機構后,鮮葉投加時的投加量可以定量控制,使鮮葉投加均勻。
通過本發明的實施,其優點在于,茶葉原料通過料斗進入,在托盤機構上進行稱重,稱重完成后再由杠桿機構帶動翻板機構使托盤機構托起,進而茶葉可直接投加,該裝置結構簡單且效率高。
雖然結合附圖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是專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只要不超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描述的保護范圍,都應當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