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卡扣地板。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人們對居住、辦公的環境和裝修的品位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地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目前,地板拼接一般采用榫頭與榫槽的配合,但是目前的地板的結構存在如下的不足:現在的地板在拼接以后,兩塊地板的端面會貼得很緊,以保證地板拼接的牢固性,但是在初夏秋冬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地板很容易出現熱脹冷縮變形,從而導致拼接的地板出現變形,嚴重的出現鼓包等質量缺陷,影響使用。另外,傳統的兩塊地板在拼接以后,在二者相接處會形成通風槽,但是傳統的通風槽的形成是靠以下的結構實現:即在一塊地板的端面設置開槽,當其與另一塊地板上的豎直面拼接時,開槽的槽壁與另一塊地板上的豎直面圍成通風槽,由于制造工藝的限制,所以開槽一般都比較小,導致拼接地板的通風能力較差,在潮濕氣候下,由于通風能力差,地板內容易出現霉變。
因此,本實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產生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抵抗變形的卡扣地板。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卡扣地板,包括基板1,所述的基板1的兩側設有榫頭2和榫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頭2包括凸出于基板1側部的第一凸臺21,所述的榫槽3包括形狀與第一凸臺21匹配的缺口槽31,所述的第一凸臺21下側壁上還設有凸出的凸起22,所述的缺口槽31的槽壁31a上設有形狀與凸起22相匹配的匹配槽32,所述的第一凸臺21的端部設有凸出的榫舌23,所述的缺口槽31的槽底31b設有能與榫舌23配合的側槽33,在榫頭2與榫槽3配合而拼接基板1時,兩塊基板1的端面之間形成有用于抵抗變形的緩沖槽4。
如上所述的卡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槽4的寬度B為0.8mm至1.3mm。
如上所述的卡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臺21的端面上設有與榫舌23隔開的第一凸出部24,所述的缺口槽31的槽底31b設有與側槽33隔開的第二凸出部34,在榫頭2與榫槽3配合而拼接基板1時,一塊基板1上的第一凸出部24與另一塊基板1上的第二凸出部34相抵靠,從而使兩塊基板1之間形成通風槽5。
如上所述的卡扣地板,其特征在于:在榫頭2與榫槽3配合而拼接基板1時,所述的榫舌23與側槽33的槽底之間設有用于吸音的吸音材料6。
如上所述的卡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材料6為橡膠墊或橡膠膜。
如上所述的卡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膠墊或橡膠膜的厚度H為0.5mm至0.9mm。
如上所述的卡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地板為實木地板或實木復合地板或強化地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的基板上的第一凸臺與缺口槽匹配、第二凸臺與匹配槽匹配、榫舌與側槽匹配,所以兩塊基板在連接時連接牢固,更重要的是,在兩塊基板連接時,兩塊基板的端面之間形成有緩沖槽,緩沖槽的設計可以使得基板能夠承受熱脹冷縮而導致的變形,提高了地板拼接的質量,延長地板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凸臺的端面上設有與榫舌隔開的第一凸出部,缺口槽的槽底設有與側槽隔開的第二凸出部,在榫頭與榫槽配合而拼接基板時,一塊基板上的第一凸出部與另一塊基板上的第二凸出部相抵靠,從而使兩塊基板之間形成通風槽。因此,通風槽是由第一凸出部的側壁、第二凸出部的側壁、缺口槽的槽底、榫舌的側壁和第一凸臺的端面圍成,能夠使通風槽的通風截面比傳統通風槽的截面大,使通風能力得到增強,提高產品的質量。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兩塊基板拼接時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卡扣地板,包括基板1,所述的基板1的兩側設有榫頭2和榫槽3,所述的榫頭2包括凸出于基板1側部的第一凸臺21,所述的榫槽3包括形狀與第一凸臺21匹配的缺口槽31,所述的第一凸臺21下側壁上還設有凸出的凸起22,所述的缺口槽31的槽壁31a上設有形狀與凸起22相匹配的匹配槽32,所述的第一凸臺21的端部設有凸出的榫舌23,所述的缺口槽31的槽底31b設有能與榫舌23配合的側槽33,在榫頭2與榫槽3配合而拼接基板1時,兩塊基板1的端面之間形成有用于抵抗變形的緩沖槽4。基板1上的第一凸臺21與缺口槽31匹配、第二凸臺22與匹配槽32匹配、榫舌23與側槽33匹配,所以兩塊基板1在連接時連接牢固,更重要的是,在兩塊基板1連接時,兩塊基板1的端面之間形成有緩沖槽4,緩沖槽4的設計可以使得基板1能夠承受熱脹冷縮而導致的變形,提高了地板拼接的質量,延長地板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卡扣地板為實木地板或實木復合地板或強化地板。
所述的緩沖槽4的寬度B為0.8mm至1.3mm。經過試驗表面,當緩沖槽4的寬度B小于0.8mm時,木地板抵抗變形的能力較弱,效果不理想,而當緩沖槽4的寬度B大于1.3mm時,由于縫隙太大,容易滋生蚊蟲及細菌。因此,緩沖槽4的寬度B設置為0.8mm至1.3mm為宜。
所述的第一凸臺21的端面上設有與榫舌23隔開的第一凸出部24,所述的缺口槽31的槽底31b設有與側槽33隔開的第二凸出部34,在榫頭2與榫槽3配合而拼接基板1時,一塊基板1上的第一凸出部24與另一塊基板1上的第二凸出部34相抵靠,從而使兩塊基板1之間形成通風槽5。因此,通風槽5是由第一凸出部24的側壁、第二凸出部34的側壁、缺口槽31的槽底、榫舌23的側壁和第一凸臺21的端面圍成,能夠使通風槽5的通風截面比傳統通風槽的截面大,使通風能力得到增強,提高產品的質量。
在榫頭2與榫槽3配合而拼接基板1時,所述的榫舌23與側槽33的槽底之間設有用于吸音的吸音材料6。吸音材料6能夠減小木地板榫舌23與側槽33的間隙,而且避免了因地板安裝松散導致的噪音問題,提高用戶的居住質量。
所述的吸音材料6為橡膠墊或橡膠膜。橡膠墊或橡膠膜在吸收噪音的同時也使得地板之間具有一定的受力緩沖功能。
所述的橡膠墊或橡膠膜的厚度H為0.5mm至0.9mm。當橡膠墊或橡膠膜的厚度H小于0.5mm時,橡膠墊或橡膠膜所起的緩沖及吸音效果不明顯,當橡膠墊或橡膠膜的厚度H大于0.9mm以后,雖然緩沖效果及吸音效果得到增加,但是成本的增加更高,所以橡膠墊或橡膠膜的厚度H設置為0.5mm至0.9mm時,既可以保證優良的緩沖和吸音效果,又能有效地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