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砂石骨料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樓式立體結構的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線即一種立體制砂樓。
背景技術:
砂在商品混凝土骨料中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用量相對較大,砂在干混砂漿中的比例也非常大,對于目前天然砂資源的枯竭和限制開采的環境下,人工機制砂(即砂石骨料)逐漸成為趨勢和主流,目前大型水電站建設主要采用的就是人工機制砂。近年來,在砂石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隨著砂石骨料的快速發展,大規模機制砂石骨料生產基地不斷涌現,高產高效節能環保型砂石骨料生產線成為行業發展主流。
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系統(即精品機制砂生產線)可以根據混凝土配合比和砂漿配合比的需求和要求來按比例生產所需的精品砂石或精品砂,同時由于精品砂石級配更好,粒型更佳,根據混凝土的孔隙理論可大幅降低砂石骨料堆砌的孔隙率,進而降低同標號混凝土中水泥、粉煤灰、礦粉或其他外加劑等粉體的用量,從而降低商品混凝土的綜合生產成本;同時,可為干混砂漿系統省去烘干設備,減少設備投資和烘干費用,降低原材料的含水率;免復配,精品砂顆粒形狀好,針片狀率低,細度模數和級配可調可控,有效提高干混砂漿的質量,粒度數分布均勻,級配穩定,可根據干混砂漿所需集料要求進行粒徑調整;生產的成品砂無含泥量,粉含量可調可控,部分微細粉可代替部分水泥。
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線一般由給料、破碎、輸送、篩分、存儲和環保等系統構成。現有的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系統存在如下缺點:設備多、功率大、投資大、占地面積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備少、功率小、投資小、占地面積小的樓式立體結構的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線即一種立體制砂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立體制砂樓,它是一種樓式立體結構的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線,包括原料地倉、進料輸送帶、一號大提升機、中轉料倉、計量皮帶秤、制砂機、振動篩、級配調整機、砂石粉分離機、拌濕機、二號提升機、三號提升機、收塵系統;上述各設備平面布局如下:原料地倉、進料輸送帶、一號大提升機依次排布在一個地塊上;在相鄰的另一個地塊上,一邊是收塵系統,另一邊是前后兩個樓體;前樓體位于一號大提升機與后樓體之間;二號提升機位于前后兩個樓體之間;三號提升機位于后樓體與收塵系統之間;前樓體至少有四層平臺,后樓體至少有二層平臺;前樓體上各設備立體布局如下:中轉料倉設在頂層平臺上;制砂機設在頂層下方另一層平臺上,位于中轉料倉下方;振動篩設于頂層再下方另一層平臺上,位于制砂機下方;級配調整機設于地面層上方另一層平臺上,位于振動篩下方;后樓體上各設備立體布局如下:砂石粉分離機設在上層平臺上,拌濕機設于地面層,位于砂石粉分離機下方。
上述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如下:原料地倉底部設懸掛式喂料機;喂料機出口通過進料輸送帶與一號大提升機底部入口連接;一號大提升機頂部出口通過溜槽與中轉料倉頂部入口連接;中轉料倉底部通過計量皮帶秤與制砂機入口連接;制砂機出口通過溜槽與振動篩入口連接;振動篩出口分別通過第一、第二溜槽與兩條出料輸送帶連接;振動篩出口還通過第三溜槽與級配調整機入口連接;級配調整機出口通過溜槽與一號大提升機底部入口連接;振動篩出口還通過第四溜槽與二號提升機入口連接;二號提升機頂部出口通過溜槽與砂石粉分離機入口連接;拌濕機出口設一條出料輸送帶;砂石粉分離機出粉口通過溜槽與三號提升機入口連接;三號提升機頂部出口通過溜槽與收塵系統的粉罐入口連接。
可根據產量要求不同為三臺提升機配置不同的型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制砂樓,采用新型的立體布局設計工藝,平面、立體布局合理,在節省占地面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節省了部分設備,從而降低了投資成本,降低了系統功率,更加節能環保。
本實用新型的生產系統具有如下優點:更加集成化,該系統占地面積約200㎡,占地面積減少了約150㎡;更節能環保;節省投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外觀更具觀賞性;安裝和操作更加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立體制砂樓的工藝流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立體制砂樓的平面布局圖即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制砂樓的立體布局圖,即圖2的左視圖(不含收塵系統12)。
圖中:1、原料地倉 2、喂料機 3、進料輸送帶 4、一號提升機 5、中轉料倉 6、計量皮帶秤 7、制砂機 8、振動篩 9、級配調整機 10、砂石粉分離機 11、拌濕機 12、二號提升機 13、三號提升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立體制砂樓,即一種樓式立體結構的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線,它包括原料地倉1、進料輸送帶3、一號大提升機4、中轉料倉5、計量皮帶秤6、制砂機7、振動篩8、級配調整機9、砂石粉分離機10、拌濕機11、二號提升機12、三號提升機13、收塵系統;如圖2所示,上述各設備的平面布局如下:前方地塊上,原料地倉、進料輸送帶、一號大提升機依次排布;在相鄰的后方地塊上,左邊是收塵系統,右邊是前后兩個樓體,前樓體有四層平臺,后樓體有二層平臺;前樓體位于一號大提升機與后樓體之間;二號提升機位于前后兩個樓體之間;三號提升機位于后樓體與收塵系統之間;如圖3所示,前樓體上各設備立體布局如下:中轉料倉5設在四層平臺上;制砂機7設在三層平臺上,位于中轉料倉5正下方;振動篩8設在二層平臺上,位于制砂機7正下方;級配調整機9設在一層平臺上,位于振動篩8正下方;后樓體上各設備立體布局如下:砂石粉分離機10設在二層平臺上,拌濕機11設于地面層,位于砂石粉分離機10正下方;上述各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如下:原料地倉底部設懸掛式喂料機2;喂料機出口通過進料輸送帶3與一號大提升機4底部入口連接;一號大提升機4頂部出口通過溜槽與中轉料倉5頂部入口連接;中轉料倉5底部通過計量皮帶秤6與制砂機7入口連接;制砂機7出口通過溜槽與振動篩8入口連接;振動篩8出口分別通過第一、第二溜槽與兩條出料輸送帶連接;振動篩8出口還通過第三溜槽與級配調整機9入口連接;級配調整機9出口通過溜槽與一號大提升機4底部入口連接;振動篩8出口還通過第四溜槽與二號提升機12入口連接;二號提升機12頂部出口通過溜槽與砂石粉分離機10入口連接;拌濕機11出口設一條出料輸送帶。
收塵系統由最上部的布袋脈沖除塵器主體、中下部的粉料儲存罐(粉罐),以及側邊的風機和風管、煙囪等組成;砂石粉分離機10出粉口通過溜槽與三號提升機13入口連接;三號提升機13頂部出口通過溜槽與收塵系統的粉罐入口連接。
該系統占地面積約為17.6m*11.5m≈200㎡,功率約450Kw。進料粒徑為≤40mm。機制砂級配可調,細度模數2.6~3.0可調,成品砂不離析,飽和面干狀;含粉量3%~12%可調可控。
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40mm的原材料通過原料地倉(地下式,占地面積小,節省裝載機推舉費用,節能環保),溜到原料地倉底部的懸掛式喂料機(均勻給料,給料量可調可控),再由喂料機溜到進料輸送帶上,經由進料輸送帶送至第一臺一號大提升機4(NE200)內,由一號大提升機提升至樓體最高處,然后經過溜槽將物料送至中轉料倉,物料通過中轉料倉,溜到其下部的計量皮帶秤上(計量進料量,并以此推算成品料量),由計量皮帶秤將物料送至制砂機(稀油潤滑,石打石原理,破碎后的物料粒形呈立方多棱體)內進行破碎。
經過制砂機破碎后的物料通過下部溜槽溜到振動篩進行篩分,篩分后的物料按粒徑分為四種,分別是0-5mm、5-16mm、16-31.5mm、>31.5mm,其中16-31.5mm的物料為成品直接輸出至精品大石子堆場;5-16mm的物料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成品直接輸出至精品小石子堆場,另一部分多余的物料經過溜槽進入級配調整機(調節機制砂的級配和系度模數),經過級配調整機破碎后的物料和>31.5mm的物料一起經過溜槽返回到一號大提升機NE200內,送入中轉料倉,經計量皮帶秤計量后,進入制砂機進行循環破碎;0-5mm的物料經過第二臺提升機NE100(即二號提升機12)提升后經過溜槽進入砂石粉分離機(控制和調節機制砂中的含粉量),含粉量達標的機制砂,從砂石粉分離機出砂口流出,直接進入拌濕機(使成品砂呈飽和面干狀態、不離析)進行拌濕,拌濕后即為成品精品機制砂,經由出料輸送帶送至成品砂堆場。0-5mm的精品機制砂、5-16mm的精品小石子、16-31.5mm的精品大石子均可作為一般攪拌站所需骨料使用。(此處,含粉量達標的機制砂從砂石粉分離機出砂口流出后,可設計成使用拌濕機,應用于商品混凝土站配套制砂系統;也可設計成停用拌濕機,應用于干混砂漿站配套制砂系統。由此可以實現一條制砂線供兩站使用,大大減少投資,并保證砂子和石子的質量。)
整套系統的環保(所有揚塵點的密封和收塵)由一臺FP600收塵系統控制,該系統由布袋脈沖除塵器和粉罐集成為一體,收塵器所收集的所有揚塵和砂石粉分離機所選出來的多余的礦粉(從砂石粉分離機出粉口經過溜槽溜到第三臺提升機NE30即三號提升機13提升一定高度后直接溜到收塵系統的粉罐中)統一進入收塵系統底部的粉罐內。
本實用新型的生產系統具有如下優勢:
1、將物料由原料倉提升至樓體最高處,然后經溜槽送至中轉料倉,再通過中轉料倉,溜到其下部的計量皮帶秤上,由計量皮帶秤將物料送至制砂機內進行破碎,這樣設計的優勢如下:降低大顆粒物料從高處落下因自重所帶來的對制砂機的沖擊,起到緩沖作用;使給料更加均勻連續,對制砂機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使制砂機運轉更加平穩。
2、經過制砂機破碎后的物料通過下部溜槽溜到振動篩進行篩分,此處較現有的集成型生產線減少了一臺振動篩供料的提升機,因為增加了主體高度,所以利用高度差,改由經過斜溜槽直接溜到振動篩,因此可節省一臺提升機,降低了功率和投資。
3、用拌濕機拌濕的優勢如下:對于商混來說可以使成品砂呈飽和面干狀態、不離析、含水率可調可控、降低干砂下落時帶來的揚塵污染、更加環保;不用拌濕機的優勢:對于干混砂漿來說要求成品砂必須干燥,因此不需要拌濕機,可以直接從砂石粉分離機的出砂口直接出成品,通常干混用砂都是直接將砂送入成品砂倉,因此沒有揚塵污染。
4、FP600收塵系統由最上部的布袋脈沖除塵器主體、中下部的粉料儲存罐以及側邊的風機和風管、煙囪等組成,將原有除塵器下部集灰斗直接用粉料罐替代,這樣把除塵器和粉罐集成為一體,節約了占地面積,使整套系統更加集成化,而且節省了除塵器所收集的揚塵到粉罐之間的一條螺旋輸送機。
5、該系統合理的加工工藝配以優選的合適的主機設備使其生產的砂石骨料理性好,砂子級配合理,細度模數達標(二區中砂),現已能完全滿足商混攪拌站和干混砂漿全機制砂的應用。
6、該系統生產的石子粒型為立方多棱體,針片狀含量<5%,孔隙率為38,較之普通石料強度高,泵送壓力損失小,混凝土塌落度可更小,每方C30混凝土可節約用水約7KG,水泥約14KG。精品機制砂粒性好,咬合性好,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粒度分布均勻,二區中砂,級配穩定,細度模數可調可控,質量可靠、穩定,較之天然砂每方C30混凝土可節省水泥約40KG,一方砂漿可節省水泥約30公斤。
7、該系統為半樓梯結構,共分為三個部分:收塵系統、選粉拌濕系統、破碎系統(樓梯),總占地面積約200㎡,總功率約450Kw,產能約為150t/h,占地面積更小、節能環保,可以做到零污染,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