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110kV架空輸電線路的鋼管桿塔,特別是一種雙回路導線水平排列的門型鋼管桿塔,屬于特殊型號鋼管桿塔設計研發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城鄉建設快速發展,用電需求日益增大, 因此需要建設的高壓輸電線路越來越多,而城鄉建設用地日趨緊張,留給輸電線路通道越來越少,這樣必然導致新建的輸電線路與已建的輸電線路之間存在交叉跨越,當110kV輸電線路與220kV輸電線路交叉跨越時,110kV輸電線路必須從220kV輸電線路下方鉆越。
當220kV輸電線路的輸電導線離地高度較低時,110kV輸電線路使用常規型式的鋼管桿塔架線將無法從其下方鉆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慮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110kV架空輸電線路雙回門型鋼管桿塔。當220kV輸電線路的輸電導線離地高度較低時,本實用新型可方便110kV輸電線路從220kV輸電線路的下方鉆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110kV架空輸電線路雙回門型鋼管桿塔, 包括有兩根主桿、兩根地線橫擔、一根導線跳線橫擔、兩根第一導線橫擔、一根第二導線橫擔,其中導線跳線橫擔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主桿連接,兩根地線橫擔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桿上,兩根地線橫擔的另一端懸臂,第二導線橫擔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主桿連接,且位于導線跳線橫擔的下方,兩根第一導線橫擔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桿上,兩根第一導線橫擔的另一端懸臂,且位于地線橫擔的下方。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包括有兩根主桿、兩根地線橫擔、一根導線跳線橫擔、兩根第一導線橫擔、一根第二導線橫擔的結構,當220kV輸電線路的輸電導線離地高度較低時,本實用新型可方便110kV輸電線路從220kV輸電線路的下方鉆越。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設計巧妙,性能優良,方便實用的110kV架空輸電線路雙回門型鋼管桿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110kV架空輸電線路雙回門型鋼管桿塔,包括有兩根主桿1、兩根地線橫擔2、一根導線跳線橫擔3、兩根第一導線橫擔4、一根第二導線橫擔5,其中導線跳線橫擔3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主桿1連接,兩根地線橫擔2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桿1上,兩根地線橫擔2的另一端懸臂,第二導線橫擔5的兩端分別與兩根主桿1連接,且位于導線跳線橫擔3的下方,兩根第一導線橫擔4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桿1上,兩根第一導線橫擔4的另一端懸臂,且位于地線橫擔2的下方。
本實施例中,上述主桿1分上、中、下三段,主桿1的下段與預埋的基座通過螺栓連接,主桿1的各段之間采用法蘭螺栓連接。
本實施例中,上述地線橫擔2與主桿1的上段采用法蘭螺栓連接,導線跳線橫擔3與主桿1的上段采用法蘭螺栓連接。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導線橫擔4與主桿1中段采用法蘭螺栓連接,第二導線橫擔5與主桿1的中段采用法蘭螺栓連接。
本實施例中,于上述地線橫擔2與導線跳線橫擔3的幾何中心在同一直線上。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導線橫擔4與第二導線橫擔5的幾何中心在同一直線上。
本實施例中,主桿1作為主柱,是主要承力構件;上述地線橫擔2左右各架設一條避雷線或OPGW光纜。
本實施例中,上述導線跳線橫擔3用于掛中相導線的跳線。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導線橫擔4及第二導線橫擔5上掛雙回導線,雙回導線水平排列。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導線橫擔4及第二導線橫擔5上掛6根雙回導線。
本實用新型的110kV架空輸電線路雙回門型鋼管桿塔。鋼管桿塔呼稱高度為10米(最下層導線橫擔距離地面高度10米),全高13.5米,110kV輸電線路使用此新型鋼管桿塔可以實現從離地面17米高的220kV輸電線路下方鉆越,可以解決常規設計的鋼管桿塔無法實現鉆越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鋼管桿塔不僅解決了常規設計的鋼管桿塔無法鉆越高度較低的高壓輸電線路的問題,而且還可用于重冰區,可以有效防止導線因不均勻脫冰上下跳動時發生的短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