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屋面保溫系統,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屋面聚氨酯發(fā)泡體防水保溫一體化施工工藝,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針對屋面坡度較大,45°以上,部分坡屋面坡度達到60°,存在屋面保溫系統的施工難題;此外斜板頂面設有老虎窗,結構較復雜,細部節(jié)點較多,施工難度較大,安全隱患多。油氈瓦屋面,平整度要求高,達不到要求,屋面質量效果無法得到保證。工期緊,任務重。必須按期保質完成施工任務,施工效率低、費工費料,觀感質量差。
傳統的屋面包括找平層-防水層-保溫層(由于坡度較大需增加一層鐵絲網)-保護層-安裝掛瓦條-掛面瓦,所有工序完成約合每平米230元,施工時間長每道工序都需要至少養(yǎng)護一天達到預定強度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傳統的屋面保溫系統中,基層砼結構澆筑質量不易保證,平整度差。結構必須進行二次找平。高溫季節(jié)施工,砂漿流動性大,易于流淌,難于找平;砂漿流動性小,水分流失快,易干裂、空鼓、脫落。找平難度大。細石砼保護層施工難度同現澆砼結構。油氈瓦屋面,平整度要求高,達不到要求,屋面質量效果無法得到保證。
聚氨酯硬泡體主要成分是由多元醇(polyol)和異氫酸酯(mdi)兩組分液體原料以及發(fā)泡劑等添加劑所組成,由于其價格較高,通常很少用于屋面保溫系統。
如何控制標高、混凝土澆筑和成型質量,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降低屋面保溫系統施工成本,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成為研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施工工序優(yōu)化,且人工成本大幅降低的屋面聚氨酯發(fā)泡體防水保溫一體化施工工藝。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屋面聚氨酯發(fā)泡體防水保溫一體化施工工藝,所述工藝包括包括在屋面基層上直接采用高壓機械現場噴涂硬質聚氨酯泡沫層,待第一層聚氨酯泡沫層成型之后,可以在聚氨酯泡沫層上再噴涂一層聚氨酯泡沫層,待第二層聚氨酯泡沫層成型之后,直接抹保溫砂漿得保溫砂漿層,然后批刮第一道抹面膠漿壓入網格布,批刮抹面膠漿形成抹面膠漿層,隨后粘貼瀝青屋面瓦。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每一層硬質聚氨酯泡沫層的厚度為100-150mm,每一層的固化時間為10-20分鐘。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屋面基層坡度大于45度。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屋面基層高度≥30m時,還包括安裝錨固件的步驟。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硬質聚氨酯泡沫層與屋面基層直接貼合。
本發(fā)明的具有如下優(yōu)點:
1、實用性好: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難度而且聚氨酯發(fā)泡保溫性能好、粘結好不易形成接縫、防水性好;
2、可操作性強:施工機具簡單方便,易于操作,一般工人每人每天可發(fā)泡面積200平米,養(yǎng)護周期短(24小時),對基層要求只需將表面浮灰、松散顆粒清除即可施工。
3、荷重輕。施工厚度30~40mm時,每平方米重量約2kg左右,大大降低建筑荷載,特別適用于高層建筑、輕型框架建筑和大跨度結構建筑。
4、具有可靠的防水功能:獨特的配制和高品質的原材料,保證了成品閉孔率可達到95%以上,施工后形成連續(xù)的無接縫整體,有效的保證了防水質量。
5、可靠性高:一體化材料由于功能可以兼顧互補,防水和保溫性能同時得到保證,大大增強系統的可靠性;
6、施工快捷簡便:材料固化速度很快,噴涂后20分鐘后可上人。簡化了整體的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進程。特別在異型部位和細部構造,施工作法簡易,有效保證工程質量。
7、整體性好:由于是現常噴涂施工,所以對于不規(guī)則的部位的防水或細部構造防水,容易和大面形成一個整體,施工起來也非常方便并有可靠的質量保證。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屋面聚氨酯發(fā)泡體防水保溫體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包括位于底部的屋面基層1,在屋面基層1上直接采用高壓機械現場噴涂硬質聚氨酯泡沫層2,根據需要,待第一層聚氨酯泡沫層成型之后,可以在聚氨酯泡沫層上再噴涂一層聚氨酯泡沫層。待第二層聚氨酯泡沫層成型之后,直接抹保溫砂漿得保溫砂漿層3(其同時承擔找平層、結合層的作用,在屋面基層高度≥30m時,安裝錨固件(圖中未示出)然后批刮第一道抹面膠漿壓入網格布,批刮抹面膠漿形成抹面膠漿層4,隨后粘貼瀝青屋面瓦(圖中未示出)。
操作要點
1.氣候條件
屋面整體式聚氨酯(purf)發(fā)泡體防水保溫系統施工時現場的大氣溫度不宜低于8℃,空氣相對濕度不宜大于90%,風力宜小于5級。
2.基層條件
(1)聚氨酯現場發(fā)泡體對基層最基本的要求是干燥和平整。基底含水率按國標驗收規(guī)范15%控制。
(2)基層的排水坡度要求:基層坡度不小于2%,天溝縱向找坡不小于1%,水落口周圍500mm范圍內坡度不小于5%;
(3)出屋面的基層管道在噴涂施工前應設置防水套管,并以砂漿以“r”式做法,便于噴涂施工均勻、連接處圓滑;管道上噴涂高度不低于300mm,收頭用卡箍卡緊。
(4)橫向落水口底部與基層面距離為10mm,內側與墻面平;豎向落水口的上部略高于基層面5mm。
(5)屋面和山墻、女兒墻、天溝、檐溝以及突出屋面結構的連接處(陰陽角)應做成圓弧形,其圓弧半徑為r=80~100mm;泛水部位的防水保溫層一般用水泥砂漿覆蓋,當中設鋼絲網,鋼絲網采用保溫釘固定,保溫釘在噴涂前膠粘于泛水基層面上。
3.噴涂操作
噴涂前須提前1天對有落水口及管道出屋面的金屬和塑料構件部位進行石油瀝青聚氨酯涂料涂膜處理,使細部處理更可靠。
聚氨酯硬泡體防水保溫材料必須在噴涂施工前配制好,同時根據施工條件作適當的調整。
噴涂前應用專用氣壓設備對基層進行清灰處理,且滿足基層條件。
現場噴涂使用專用設備,噴涂應連接均勻,每一個工作面至少分兩次噴涂完成,每層為10mm~15mm左右,因為每一次噴涂后就在其表面形成一道表皮,增加其防水性能。整體完工后聚氨酯泡沫體厚度不應低于20mm。
屋面上的異形部位應按“細部構造”進行噴涂施工。
4.操作要點
噴涂操作時槍手應時刻掌握好噴涂方向、與施工面的距離、噴涂角度、噴出壓力、以及發(fā)泡厚度、均質性等要求。
發(fā)泡體噴涂厚度如表1所示:
purf防水保溫層應用厚度表1
注:表中厚度是以100mm厚鋼筋混凝土屋面為基層,經熱工計算的計算值,可分別達到傳熱系數≤1.5w/(m2·k)的要求和≤1.0w/(m2·k)的要求。
現場噴涂之中隨時檢查設備壓力及出料狀況、泡沫體的現場發(fā)泡質量情況,一旦發(fā)現異常狀況馬上停槍調整。
現場噴涂后對整個工作面進行檢查,特別是節(jié)點部位如落水口、煙道、出屋面管道、女兒墻、檐溝、泛水處,一旦發(fā)現漏噴、空洞、以及厚度不足的地方應及時進行補噴。同時對出現起殼、空鼓的地方進行挖除后補噴。
聚氨酯硬泡體的發(fā)泡穩(wěn)定及固化時間約為15分鐘,因此施工后30分鐘內嚴禁上人,防止損壞。
上表面修補采用手動電刨對不平整處進行修補,保證高差控制在10mm范圍內。
屋面聚氨酯發(fā)泡體防水保溫一體化施工工藝能大大延長防水保溫層的使用壽命,增大了防水層更新周期,節(jié)約了維修費用。施工簡單,大大地提高了工效和工程質量。
以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對一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發(fā)明實質精神的前提下對它所做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動,都將構成對本發(fā)明專利權的侵犯,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