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l型短肢剪力墻整體澆筑施工的模板加固體系,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多層住宅短肢剪力墻的墻柱及頂板整體澆注施工。
背景技術:
l型短肢剪力墻是利用間隔墻位置來布置豎向構件,剪力墻肢結構形式復雜有長有短,轉角多,異形柱較多。現有的l型短肢剪力墻混凝土施工方法是利用鋼管腳手架、十字扣件、鋼管背楞組成支撐系統對大小鋼模板進行加固,加固方式為“先施工墻體,再施工頂板”分開施做。使用該方法進行l型短肢剪力墻施工中存在速度慢,模板整體穩定性差,易窩工,模板零碎,對垂直運輸依賴性大,周轉效率不高,模板加固困難且無法滿足多尺寸構件的模板拼裝工藝等缺點,造成混凝土結構成型質量不好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使用傳統鋼模板進行l型短肢剪力墻混凝土澆筑施工,其模板工程的造價約占短肢剪力墻結構鋼筋混凝土工程總造價的30%左右,總用工量的40%左右,大大增加了工程造價。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以一次性整體澆筑、結構成型質量較好的l型短肢剪力墻整體澆筑施工的模板加固體系,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l型短肢剪力墻整體澆筑施工的模板加固體系,包括l形短肢墻墻體1和l形短肢墻頂板2,其特征在于,在l形短肢墻墻體1與l形短肢墻頂板2的外側設置有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在l形短肢墻墻體1與l形短肢墻頂板2的內側設置有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在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上端轉角處設置有墻體陽角5,在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的上端轉角處設置有墻體陰角6,在l形短肢墻墻體1的端部和l形短肢墻頂板2的端部均設置有端部模板7,端部模板7與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墻體陽角5、墻體陰角6之間的拼縫是通過粘性海綿條8彼此銜接在一起,在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與雙鋼管外骨架11之間設置有外側背楞方木9,在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與雙鋼管內骨架12之間設置有內側背楞方木10,在端部模板7外側設置有端部方木背楞24,端部方木背楞24置于端部雙方鋼骨架21和端部模板7之間,內側背楞方木10、外側背楞方木9是利用鐵絲20綁扎在雙鋼管內骨架12和雙鋼管外骨架11之上,在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與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內預設pvc套管13,穿墻螺桿14穿過pvc套管13在雙鋼管外骨架11和雙鋼管內骨架12上進行對拉自鎖式臨時加固,雙鋼管外骨架11、雙鋼管內骨架12、端部雙方鋼骨架21節點處采用鋼管十字扣件23將其連接在一起,在雙鋼管外骨架11與雙鋼管內骨架12的不同位置焊接有多個附加扣件16,在附加扣件16與位于l形短肢墻墻體1端部的端部雙方鋼骨架21之間設置有墻體螺桿拉結19,在墻體陽角5處的雙鋼管外骨架11與附加扣件16之間設置有陽角螺桿拉結15,,在雙鋼管外骨架11與雙鋼管內骨架12之間設置有端部對拉螺栓25。
對于頂板較短的剪力墻,優選實施方式為:在l形短肢墻頂板2內預設有金屬套管17,在雙鋼管外骨架11、端部雙方鋼骨架21設置有頂板對拉螺桿18,頂板對拉螺桿18穿過金屬套管17通過對拉自鎖方式將端部模板7臨時固定。
對于頂板較長的剪力墻,優選實施方式為:位于l形短肢墻頂板2端部的端部雙方鋼骨架21與附加扣件16之間設置有頂板螺桿拉結22。
本發明提供的l型短肢剪力墻模板加固體系,可同時對墻柱及頂板整體澆筑施工,使得l型短肢剪力墻模板加固方式簡化,施工速度快,易于操作控制,且模板的使用壽命增長,有效的克服了模板拼縫、陰陽角等處混凝土漏漿、錯臺等質量通病,混凝土的成型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l形短肢墻長度≤1米模板加固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l形短肢墻長度>1米模板加固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的a-a墻體陽角模板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b-b墻體陰角模板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1中的c-c墻體端部模板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l型短肢剪力墻整體澆筑施工的模板加固體系,包括l形短肢墻墻體1和l形短肢墻頂板2,在l形短肢墻墻體1與l形短肢墻頂板2的外側設置有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在l形短肢墻墻體1與l形短肢墻頂板2的內側設置有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在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上端轉角處設置有墻體陽角5,在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的上端轉角處設置有墻體陰角6,在l形短肢墻墻體端部上設置有端部模板7,端部模板7與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墻體陽角5、墻體陰角6之間的拼縫是通過粘性海綿條8彼此銜接在一起,在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與雙鋼管外骨架11之間設置有外側背楞方木9,在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與雙鋼管內骨架12之間設置有內側背楞方木10,在端部模板7外側設置有端部方木背楞24,端部方木背楞24平放在端部雙方鋼骨架21之上,內側背楞方木10、外側背楞方木9是利用鐵絲20綁扎在雙鋼管內骨架12和雙鋼管外骨架11之上,在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與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內預設pvc套管13,穿墻螺桿14穿過pvc套管13在雙鋼管外骨架11和雙鋼管內骨架12上進行對拉自鎖式臨時加固,雙鋼管外骨架11、雙鋼管內骨架12、雙方鋼骨架21節點處采用鋼管十字扣件23將其連接在一起,在鋼管外骨架11與雙鋼管內骨架12上焊接有附加扣件16,在附加扣件16與雙方鋼骨架21上設置有墻體螺桿拉結19,在墻體陽角5處的鋼管外骨架11與附加扣件16之間設置有陽角螺桿拉結15,在墻體端部的雙方鋼骨架21與附加扣件16之間設置有頂板螺桿拉結22,在墻體端部23的鋼管外骨架11與雙鋼管內骨架12之間設置有端部對拉螺栓25,在l形短肢頂板2預設有金屬套管17,在鋼管外骨架11、雙方鋼骨架21設置有頂板對拉螺桿18,頂板對拉螺桿18穿過金屬套管17通過對拉自鎖方式將端部模板7臨時固定。
本發明采用的l型短肢剪力墻整體澆筑施工的模板加固體系,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地面上測量放樣出l型短肢剪力墻體位置,按照l型短肢剪力墻體位置基線定出雙鋼管外骨架11與雙鋼管內骨架12位置,在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與雙鋼管外骨架11之間設置有外側背楞方木9,
在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與雙鋼管內骨架12之間設置有內側背楞方木10,預先將內側背楞方木10、外側背楞方木9是利用鐵絲20綁扎在雙鋼管內骨架12和雙鋼管外骨架11之上,同時采用人工配合卷揚機的方法逐節進行l形短肢墻墻體1鋼管外骨架11與雙鋼管內骨架12的拼裝。待l形短肢墻墻體1處雙鋼管外骨架11和雙鋼管內骨架12拼裝完成之后,安裝l形短肢墻頂板2處的鋼管外骨架11、雙鋼管內骨架12及端部雙方鋼骨架21,其中節點處采用鋼管十字扣件23將其連接在一起,同時在l形短肢墻頂板2的雙鋼管外骨架11和雙鋼管內骨架12的墻體端部內安裝端部對拉螺桿25進行骨架的臨時加固,確保了l形短肢墻體鋼管內外骨架定位淮確,達到了模板支撐結構安全穩定的效果。
第二步、沿著雙鋼管外骨架11的外側背楞方木9與雙鋼管內骨架12的內側背楞方木10的外表面安裝l形短肢墻墻體1的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與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在拼裝過程中,進行上層木膠合板模板安裝時需在下層模板上端往下20厘米處設置有pvc套管13,在pvc套管13中安裝穿墻螺桿14,在雙鋼管外骨架11和雙鋼管內骨架12上對每層模板對拉臨時加固和模板校正,以保證每層模板結構精確穩定。l形短肢墻墻體1的模板安裝完成之后進行l形短肢墻頂板2的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以及穿墻螺桿14的安裝;在端部雙方鋼骨架21之上安裝端部方木背楞24,在端部方木背楞24上方安裝端部模板7,端部模板7、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之間的拼縫是通過粘性海綿條8銜接在一起,有效避免漏漿。
第三步、待端部模板7、內側木膠合板模板4、外側木膠合板模板3安裝完后利用穿墻螺桿14和端部對拉螺桿25進行模板的整體校正,要保證模板垂直度及模板拼縫處嚴密性,模板校核后擰緊穿墻螺桿14和端部對拉螺桿25,在l形短肢墻頂板的鋼管外骨架11與雙方鋼骨架21間穿過金屬套管17安裝頂板對拉螺桿18,利用對拉自鎖方式將端部模板7進行精確固定。
第四步、在鋼管外骨架11與雙鋼管內骨架12上焊接附加扣件16,在附加扣件16與雙方鋼骨架21上安裝墻體螺桿拉結19,在墻體陽角5處的鋼管外骨架11與附加扣件16之間安裝陽角螺桿拉結15,在墻體端部的雙方鋼骨架21與附加扣件16之間安裝頂板螺桿拉結22,有效保證墻體雙鋼管外骨架11、雙鋼管內骨架12與端部雙方鋼骨架形成一個整體,有效提高了模板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