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的保溫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阻燃聚氨酯保溫板。
背景技術:
聚氨酯外墻保溫板高效保溫由于聚氨酯所用發泡劑的導熱系數比空氣低得多(保溫性能好),所以聚氨酯硬泡的隔熱性能優于那些只含空氣的材料如:礦棉、玻璃纖維和聚苯乙烯。而且,其特有的閉孔性和高抗氣體擴散性使這具有優越的長期絕緣性能,它的隔熱保溫性能可持續20-50年或更久。由于聚氨酯板材具有優良的隔熱性能,在達到同樣保溫要求下,可使減少建筑物外圍護結構厚度,從而增加室內使用面積。硬質聚氨酯泡沫材綜合性價比高,雖然單價比其它傳統保溫材料的單價高,但增加的費用將會由供暖和制冷費用的大幅度減少而抵消。因此聚氨酯板在現代建筑領域被廣泛的應用。
但現有的聚氨酯保溫板由無機材料及中間聚氨酯芯材復合而成,不能耐高溫,阻燃效果差,易變形,尺寸穩定性差,氧指數不高,特別是在發生火災過程中,普通聚氨酯保溫板產品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致命濃煙。
本發明采用隔熱涂層代替原有的保護層作為隔熱層,能有效地反射和阻隔太陽光的能量,明顯降低建筑物外墻、屋頂和室內溫度,減少空調等制冷設備的能耗。隔熱涂層的使用既能改善工作環境又能明顯節約能源。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阻燃聚氨酯保溫板,采用隔熱涂層代替原有的保護層作為隔熱層,能有效地反射和阻隔太陽光的能量。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阻燃聚氨酯保溫板,包括聚氨酯保溫層,所述聚氨酯保溫層上下表面設有反射隔熱層,所述反射隔熱層由改性貝殼粉構成,所述改性貝殼粉的具體制備步驟為:先將貝殼粉以5℃/min-30℃/min的升溫速度在400℃-800℃之間煅燒1-4h,煅燒的氣氛分為惰性氣氛,再將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研磨分散均勻,然后將研磨分散后的貝殼粉在800℃-1200℃之間二次煅燒1-4h,煅燒的氣氛分為氧氣氣氛,最后將二次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二次研磨分散,直至所述的貝殼粉粒徑小于10μm。
優選地,所述反射隔熱層的厚度為0.01~0.1mm。
優選地,所述的惰性氣氛為氬氣氣氛。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次研磨分散是指用研磨分散攪拌機以500~10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
優選地,所述的第二次研磨分散是指用研磨分散攪拌機以1000~15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阻燃聚氨酯保溫板,采用隔熱涂層代替原有的保護層作為隔熱層,能有效地反射和阻隔太陽光的能量。提高了保溫板的隔熱性、耐老化性和耐洗刷性能。同時,該發明中的涂層材料環保安全、施工方便,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
(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阻燃聚氨酯保溫板,氨酯保溫板使保溫板整體的耐高溫及高阻燃的性能優勢更加明顯;且導熱系數極低、重量輕質、穩定性好、抗收縮性能優越。
(3)本發明中反射隔熱層由改性貝殼粉構成,改性貝殼粉在可見光波段(420nm~720nm)和近紅外波段(720nm~2500nm)的太陽反射比達到了92-95%,而未改性的貝殼粉反射率僅為78%。
(4)本發明使用二次煅燒方式處理貝殼粉,其工藝簡單,安全環保,可以在低成本下得到較高反射率的改性貝殼粉,可以極大的降低反射隔熱涂層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有:聚氨酯保溫層1、反射隔熱層2。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一種阻燃聚氨酯保溫板,包括聚氨酯保溫層,所述聚氨酯保溫層上下表面設有反射隔熱層,所述反射隔熱層由改性貝殼粉構成,所述改性貝殼粉的具體制備步驟為:先將貝殼粉以5℃/min-30℃/min的升溫速度在400℃-800℃之間煅燒1-4h,煅燒的氣氛分為惰性氣氛,再將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研磨分散均勻,然后將研磨分散后的貝殼粉在800℃-1200℃之間二次煅燒1-4h,煅燒的氣氛分為氧氣氣氛,最后將二次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二次研磨分散,直至所述的貝殼粉粒徑小于10μm。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發明阻燃聚氨酯保溫板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A.制備改性貝殼粉:
a.將貝殼粉以5℃/min的升溫速度在400℃煅燒4h,煅燒的氣氛分為氬氣氣氛,
b.將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研磨分散均勻,研磨分散攪拌機以500~10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
c.將研磨分散后的貝殼粉在1200℃二次煅燒1h,煅燒的氣氛分為氧氣氣氛,
d.將二次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二次研磨分散,研磨分散攪拌機以1000~15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直至所述的貝殼粉粒徑小于10μm。
B.將制備的改性貝殼粉涂層均勻涂刷在聚氨酯保溫層表面,系列過程可以重復多次,即可以多次涂布改性貝殼粉以獲取增厚的反射隔熱層。即得阻燃聚氨酯保溫板。
實施例2:
A.改性貝殼粉的制備:
a.將貝殼粉以15℃/min的升溫速度在600℃煅燒3h,煅燒的氣氛分為氬氣氣氛,
b.將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研磨分散均勻,研磨分散攪拌機以500~10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
c.將研磨分散后的貝殼粉在1000℃二次煅燒2h,煅燒的氣氛分為氧氣氣氛,
d.將二次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二次研磨分散,研磨分散攪拌機以1000~15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直至所述的貝殼粉粒徑小于10μm。
B.將制備的改性貝殼粉涂層均勻涂刷在聚氨酯保溫層表面,系列過程可以重復多次,即可以多次涂布改性貝殼粉以獲取增厚的反射隔熱層。即得阻燃聚氨酯保溫板。
實施例3:
A.改性貝殼粉的制備:
a.將貝殼粉以30℃/min的升溫速度在800℃煅燒1h,煅燒的氣氛分為氬氣氣氛,b.將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研磨分散均勻,研磨分散攪拌機以500~10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
c.將研磨分散后的貝殼粉在800℃-1200℃之間二次煅燒4h,煅燒的氣氛分為氧氣氣氛,
d.將二次煅燒后的貝殼粉在室溫下進行二次研磨分散,研磨分散攪拌機以1000~1500r/min的速度進行研磨攪拌直至所述的貝殼粉粒徑小于10μm。
B.將制備的改性貝殼粉涂層均勻涂刷在聚氨酯保溫層表面,系列過程可以重復多次,即可以多次涂布改性貝殼粉以獲取增厚的反射隔熱層,即得阻燃聚氨酯保溫板。
貝殼粉反射率檢測
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未改性和改性后貝殼粉的太陽反射比進行測量。本實施例的改性貝殼粉在可見光波段(420nm~720nm)和近紅外波段(720nm~2500nm)的太陽反射比達到了92-95%,而未改性的貝殼粉反射率僅為78%。
隔熱性能測試
用聚苯乙烯板搭建一個絕熱箱體,外部用錫紙包裹密封,其中一個測試面為基材,將涂層均勻涂刷在基材鐵板上,測試光源為500w的碘鎢燈,距離基板50cm,分別在基材表面中心和箱體內部中心設立一個測溫點,然后比較內部測溫點的升溫情況,測試時間為1h。
經過測試,不刷涂層內部測溫點溫度升高了14.5℃,涂刷市售隔熱涂層內部測溫點升高了12.8℃,而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改性貝殼粉的隔熱涂層,內部測溫點只升高了11.1℃,這說明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改性貝殼粉具有優異的隔熱降溫效果。
采用本發明制得的阻燃聚氨酯保溫板其它試驗結果如下表:
表1:
由以上數據可知,采用本發明制得的阻燃聚氨酯保溫板符合國家標準,耐高溫及高阻燃的性能更加明顯。且導熱系數極低、重量輕質、穩定性好、抗收縮性能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