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連續式雙筒混砂機,屬于建材產品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空心磚是建筑行業常用的墻體主材,空心磚是以粘土、頁巖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原料處理、成型、燒結制成。空心磚的孔洞總面積占其所在磚面積的百分率,稱為空心磚的孔洞率,一般應在15%以上。空心磚和實心磚相比,可節省大量的土地用土運輸重量;減輕制磚和砌筑時的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度;減輕建筑物自重,加高建筑層數,降低造價。現有的空心磚成型前,需要進行混料操作,其生產主要通過混砂機完成。常規混砂機在設計時,大多采用單筒設計,在完成一次攪拌后,需要卸料后才能進行再次攪拌操作,在實際的生產環節,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大都采用連續生產工藝,而現有的混砂機在生產環節在需要卸料時則無法進行攪拌,嚴重影響了生產的連續性,生產效率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連續式雙筒混砂機,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連續式雙筒混砂機,包括架體,所述架體兩側向上延伸形成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間固定連接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下方設置有兩個斜向設置的排料口,所述兩個排料口下方分別指向固定到架體上的第一攪拌桶和第二攪拌桶,所述進料口側邊靠近排料口上方的位置設置有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包括設置于進料口外側的手柄,所述手柄一端與貫穿架體內腔的翻轉軸固定連接,所述翻轉軸上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擋板在轉動手柄后對任一個排料口進行蓋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架體上設置有約束固定第一攪拌桶的扶持架,所述扶持架上方設置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上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扶持架上設置有固定連接有進料口的橫桿,所述橫桿一端伸入到進料口后形成向下方收斂的尖端,所述擋板翻轉軌跡約束在進料口兩側的尖端之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架體下方支撐有支撐腿。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一攪拌桶和第二攪拌桶的雙筒式設計,提高了攪拌效率,并且通過翻轉機構能夠進行不同排料口的切換,在其中一個攪拌桶完成混砂操作后,將進料口上的落料通道切換到另一個攪拌桶,從而實現物料的連續攪拌,提高了生產效率,有益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新型連續式雙筒混砂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新型連續式雙筒混砂機的內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連續式雙筒混砂機,包括架體10,所述架體10兩側向上延伸形成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之間固定連接有進料口20,所述進料口20下方設置有兩個斜向設置的排料口21,所述兩個排料口21下方分別指向固定到架體10上的第一攪拌桶30和第二攪拌桶31,所述進料口20側邊靠近排料口21上方的位置設置有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包括設置于進料口20外側的手柄50,所述手柄50一端與貫穿架體10內腔的翻轉軸51固定連接,所述翻轉軸51上固定連接有擋板52,所述擋板52在轉動手柄50后對任一個排料口21進行蓋合。
上述方案中,通過第一攪拌桶30和第二攪拌桶31的雙筒式設計,提高了攪拌效率,并且通過翻轉機構能夠進行不同排料口21的切換,在其中一個攪拌桶完成混砂操作后,將進料口20上的落料通道切換到另一個攪拌桶,從而實現物料的連續攪拌,提高了生產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架體10上設置有約束固定第一攪拌桶30的扶持架12,所述扶持架12上方設置有支撐臺14,所述支撐臺14上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40。
更進一步的,所述扶持架12上設置有固定連接有進料口20的橫桿15,所述橫桿15一端伸入到進料口20后形成向下方收斂的尖端16,所述擋板52翻轉軌跡約束在進料口20兩側的尖端16之間。該優選方案中,尖端16朝下方設置,能夠避免下落的砂粒堵塞,擋板52在翻轉到一側尖端16上時,能夠對該側的排料口21進行蓋合封堵,引導砂粒通過另一側的排料口21,進而實現不同攪拌桶的選擇。
上述技術方案中,為了提高架體10的穩定性,可以在架體10下方支撐設置支撐腿13,在第一攪拌桶30和第二攪拌桶31完成攪拌操作后,可以通過架體10下方支撐腿13之間的空間進行卸料操作。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明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