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裝飾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混凝土的修補工藝。
背景技術:
清水混凝土極具裝飾效果,因此清水混凝土在建筑運用比較普遍,但是有些時候使用不好會出現產品瑕疵,混凝土的缺陷形式很多,比如蜂窩、露筋、麻面、色差、漲模及錯臺等,這些都是表觀缺陷,目前清水混凝土外觀效果要求比較嚴格,如何去修補這些缺陷變得異常困難。現有技術采用水泥漿體,修復缺陷部位,容易造成表面色差,達不到清水混凝土的外觀要求,表面再做裝飾處理又增加了費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的修補工藝,解決對成品混凝土的缺陷進行處理的技術問題,以達到外觀無色差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的修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對混凝土表面的缺陷進行清理、清洗預處理;
b、預處理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專用膩子進行修補處理,專用膩子采用黑水泥和白水泥進行配比,用建筑膠水攪拌均勻成膩子狀;待所述修補部位的專用膩子干燥至8-9成時,用砂紙或磨光機打磨修補部位,將修補后的接茬處打磨至平整;
c、采用專用砼調整劑(底漆)在已修補完的混凝土基層上進行色差調整處理;用布塊在混凝土基層上拍打,形成混凝土的紋理,保證混凝土的外觀質感;
d、采用專用砼調整劑(面漆)在底漆上色差調整處理,進行砼透明保護。
進一步的,專用砼調整劑(底漆),以每噸所含千克重量,包括以下組分:
分散劑:1.8-2.1;消泡劑:1.3-1.7;太白粉:72-78;滑石粉:50-54;中鈣:42-46;輕鈣:33-40;乳液:132-136;流平:1.5-2.1;乙二醇或丙二醇:3.9-4.3;增稠劑:2.1-2.9;二次消泡劑:1.2-1.8;增白劑:1.3-1.7。
進一步的,專用砼調整劑(底漆),以每噸所含千克重量,包括以下組分:
分散劑:2.0-2.2;消泡劑:1.2-1.6;太白粉:70-80;滑石粉:50-55;中鈣:45-50;輕鈣:25-40;乳液:130-140;流平:1.6-2.2;乙二醇或丙二醇:3.8-4.2;增稠劑:1.1-1.5;二次消泡劑:2.1-2.3;增白劑:1.4-1.7;氟硅防護劑:1.8-2.1;外墻乳膠漆:450-520。
進一步的,所述的分散劑和消泡劑分前后兩次加入。
進一步的,所述專用膩子配比為黑水泥:白水泥=1:2.4。
進一步的,對于所述的缺陷是混凝土表面上白色的返堿區域時,利用細砂紙進行打磨。
進一步的,對于所述的缺陷是混凝土表面的表面污染物時,先用清洗劑進行清洗,然后再用清水清洗。
進一步的,所述的清洗劑采用半水基型清洗劑。
進一步的,對于所述的缺陷是混凝土表面隆起的鋼筋時,采用角磨機將露出的地方打磨到低于混凝土表面0.2-0.3mm,并在打磨處粘貼防腐薄膜。
進一步的,對于所述的缺陷是混凝土表面隆起時,利用砂輪機或鏟刀將隆起打磨,并使打磨處低于凝土表面0.2-0.3mm。
進一步的,對于所述的缺陷是蜂窩、麻面、模板連接縫的地方用砂輪機或細砂紙對凸出部位混凝土表面進行打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術不僅能夠修補混凝土的缺陷,還能夠確保與原混凝土顏色相統一,修飾混凝土紋理,無色差,使混凝土的外觀效果更美觀。
2、本技術使建筑免于20年維護,能抵抗紫外線、抗污染、抗雨水侵蝕、耐候性能強。
3、使用本技術進行混凝土的缺陷修復,能夠長時間使用而不易損壞、脫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詳細的說明
一種混凝土的修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對混凝土表面的缺陷進行清理、清洗預處理;
a、對于缺陷是混凝土表面隆起時,利用砂輪機或鏟刀將所述混凝土表面隆起打磨進行打磨,并使打磨處低于凝土表面0.2-0.3mm;
b、對于缺陷是混凝土表面隆起的鋼筋或其他硬質物體時,采用角磨機將露出硬質物體的地方打磨到低于混凝土表面0.2-0.3mm,如果隆起物為鋼筋并粘貼防腐薄膜;
c、對于缺陷是混凝土表面上白色的返堿區域時,利用細砂紙進行打磨;d、對于缺陷是混凝土表面的表面污染物時,先用清洗劑進行清洗,然后再用清水清洗;所述的清洗劑采用半水基型清洗劑;清洗后可以減少二次污染;
2、對步驟1處理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專用膩子進行修補處理,專用膩子采用黑水泥和白水泥進行配比,用混凝土用建筑膠水攪拌均勻成膩子狀;待所述修補部位的專用膩子干燥至8-9成時,用砂紙或磨光機打磨修補部位,將修補后的接茬處打磨至平整;
a、對于步驟1中的缺陷是蜂窩、麻面的地方用專用膩子進行修補,專用膩子配比為黑水泥:白水泥=1:2.4,用建筑膠水攪拌均勻成膩子狀;
b、對于步驟1中的缺陷是模板連接縫,用砂輪機或細砂紙對凸出部位混凝土表面進行打磨,降低凸出部位的高度;對凹陷部位采用專用膩子批嵌,提高凹陷部位的高度;
混凝土表面直徑大于4mm以上的蜂窩孔洞和寬度大于0.3mm以上的裂縫需進行填充修補;對于一些較小的缺陷,如小于4mm的孔洞,小于0.3mm的裂縫,可以基本不做修補,并且以修補越少越好為原則。通常采取距墻面5m遠處觀察,以肉眼看不到缺陷為衡量標準。
3、在步驟2的基礎上采用專用砼調整劑(底漆)在已修補完的混凝土基層上進行色差調整處理,可以采用輥涂、噴涂、氈涂方式,用布塊在混凝土基層上其表面拍打,形成混凝土的紋理,保證混凝土的外觀質感;
對于一些較小的缺陷,如小于4mm的孔洞,小于0.3mm的裂縫,可以采用專用砼調整劑(底漆)進行氈涂;
專用砼色差調整劑(底漆)配比如下表:
4、在步驟3的基礎上采用專用砼調整劑(面漆)色差調整處理,進行砼透明保護,可以采用輥涂、噴涂、氈涂方式;
專用砼色差調整劑(面漆)配比如下表:
施工溫度大于或等于5度,如果在溫度5℃以下時原則上應避免施工,如必須施工的話,應采取保溫措施,使被涂的表面溫度達到5℃以上;施工濕度小于或等于85%,基面含水率小于或等于10%,基面的ph值小于10。
混凝土修補及滲透型保護施工,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護性能,并能夠盡量體現混凝土本身的自然顏色;
通過使用砼專用修補膩子、專用色差調整劑、專用工具,使混凝土能夠增強抵抗紫外線、抗污染、抗雨水侵蝕、耐候性等性能;
超強的滲透能力、良好的透氣“呼吸”功能、優異的防水性能、極佳的環保性、無色透明、不改變基層的顏色和外觀、阻止以水為載體的一些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長混凝土的使用壽命。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上述雖然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