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纖維分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攪拌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纖維的工藝已經廣泛使用于建筑工程領域,養護成型后的混凝土抗疲勞性、韌性、抗凍融破壞能力等性能都得到顯著的提高,而在傳統的纖維添加流程中都是人工直接將未經過分散的纖維倒入正在攪拌的混凝土中,通過攪拌過程中混凝土骨料與纖維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纖維散開。這種傳統的添加工藝在在攪拌過程中有部分纖維團結成塊,導致混凝土成型后纖維分布的不均性較大,會影響混凝土的局部性能,也不能使得添加進去的纖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此工藝浪費資源且不經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纖維分散裝置,使得團結成塊的纖維得到充分分散形成單根纖維,提高纖維在混凝中的均勻性,提高資源的利用,改善混凝土的相關性能。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纖維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鼓風機、圓形板、扇葉、閥門、氣動分散室、氣壓室、底座、筒蓋、孔蓋、彎折筒體和垂直筒體;
所述的垂直筒體為上下貫通的筒體,頂部開口處設置有筒蓋,底部開口處設置有底座,其中,所述的筒蓋中心區域處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透氣孔,所述的中心區域頂部蓋合有孔蓋,所述的垂直筒體內下端水平設置有帶若干透氣細孔圓形板,所述的圓形板將垂直筒體分割成位于圓形板下方的氣壓室和位于圓形板上方的氣動分散室;
所述的鼓風機通過進氣管與氣壓室相連通,所述的鼓風機設置有可控的電熱元器件,所述的彎折筒體與氣動分散室的上端相連通且連通處設置有閥門,所述的彎折筒體內設置有扇葉。
本發明中的鼓風機應當能夠分檔調節,一般設有兩檔,打開第一檔開關能調節鼓風機吹慢速干燥熱風,熱風溫度為60攝氏度,風量為0.06立方米每秒鐘,打開第二檔開關能調節鼓風機吹大風量自然風,風量為0.15立方米每秒鐘。
其中,優選方案如下:
所述的垂直筒體的頂部開口處通過鉸鏈鉸接有筒蓋。
所述的垂直筒體的底部開口處通過螺紋連接有底座。
所述的筒蓋的透氣孔孔徑為1.5mm。
所述的圓形板的透氣細孔孔徑為1.0mm。
所述的圓形板設置于垂直筒體的1/4高度位置處。
所述的鼓風機的進氣管與氣壓室之間夾角為45度。
所述的彎折筒體設置于垂直筒體的4/5高度位置處,彎折筒體的筒徑為垂直筒體高度的1/4。
所述的彎折筒體包括水平段、彎折段和豎直段,其中,彎折段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度。
所述的彎折筒體的水平段和彎曲段交接處設有扇葉,彎曲段中間位置處也設有扇葉。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將閥門滑下使得垂直筒體和彎折筒體形成兩個獨立的空間,打開筒蓋往垂直筒體中撒入一定量的纖維鋪在圓形板上,閉合筒蓋,啟動鼓風機并調節為一檔,干燥熱氣流會充滿氣壓室,熱氣流通過圓形板均勻上升并將圓形板上的纖維烘干。熱氣流在從筒蓋中心區域向上散發的過程中會將纖維帶動上升使得部分纖維在垂直筒體中形成漂浮的狀態,在烘干的過程中潮濕纖維質量進一步減輕,上升的熱氣流進而將纖維吹起。漂浮的纖維會受到閉合閥門和筒蓋的約束不斷的被熱氣流吹動并互相撞擊,使得團簇纖維達到初步分散的目的。鼓風機啟動一定時間后,纖維達到一定的干燥度后,啟動彎折筒體中的扇葉并將閥門慢慢提升使得垂直筒體和彎折筒體之間貫通,用孔蓋蓋住筒蓋中心區域使得垂直筒體中的氣流從彎折筒體中散出來。將鼓風機調節為第二檔,原來的熱風變為風速較大的自然風,這時較大的自然風會帶著附著在圓形板上的纖維從彎折筒體中通過,纖維在通過彎折筒體的過程中經過扇葉的攪拌會進一步將部分團結的纖維打散。最終圓形板上的纖維全部被鼓風機吹完后關閉開關,將垂直筒體底座擰開清理可能從圓形板的透氣細孔中掉入的殘余纖維。
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布局合理,對團結成塊的聚丙烯纖維先通過慢速熱氣流進行干燥和初步吹散,然后通入快速自然風并結合扇葉的作用得到充分分散形成單根纖維,分散后的纖維能夠提高在混凝中的均勻性,提高資源的利用,改善混凝土的相關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鼓風機2、圓形板3、扇葉4、閥門5、氣動分散室6、氣壓室7、底座8、筒蓋9、孔蓋10、鉸鏈11、彎折筒體12、垂直筒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纖維分散裝置,包括鼓風機1、圓形板2、扇葉3、閥門4、氣動分散室5、氣壓室6、底座7、筒蓋8、孔蓋9、鉸鏈10、彎折筒體11和垂直筒體12;
所述的垂直筒體12為上下貫通的筒體,上下底面直徑30厘米,高度80厘米。垂直筒體12上端側壁切開一個邊長15厘米的四邊形,開口位置為四邊形上邊距離垂直筒體頂面10厘米處。頂部開口處通過鉸鏈10鉸接有筒蓋8,底部開口處通過螺紋連接有底座7,其中,所述的筒蓋8中心區域處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透氣孔,所述的透氣孔孔徑為1.5mm,所述的中心區域頂部蓋合有孔蓋9。所述的垂直筒體12內下端水平設置有帶若干透氣細孔圓形板2,設置高度距離筒底20厘米,所述的透氣細孔孔徑為1.0mm,所述的圓形板2將垂直筒體12分割成位于圓形板2下方的氣壓室6和位于圓形板2上方的氣動分散室5;
所述的鼓風機1通過進氣管與氣壓室6相連通,進氣管孔徑15厘米,所述的鼓風機1的進氣管與氣壓室6之間夾角為45度。所述的鼓風機1設置有可控的電熱元器件,鼓風機1設有兩檔調節,打開第一檔開關能調節鼓風機1吹慢速干燥熱風,熱風溫度為60攝氏度,風量為0.06立方米每秒鐘,打開第二檔開關能調節鼓風機1吹大風量自然風,風量為0.15立方米每秒鐘。
所述的彎折筒體11與垂直筒體12的上端側壁開口局部焊接并且相連通,連通處設置有閥門4,所述閥門4尺寸豎直長度為17厘米,水平寬度為15厘米,形狀和垂直筒體12側壁弧度吻合,便于閥門4沿筒體外壁上下滑動。所述的彎折筒體11包括水平段、彎折段和豎直段,其中,水平段長度為20厘米,彎折段長度40厘米,豎直段20厘米,彎折段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度。水平段距端口5厘米處是一個長方形截面與圓截面的變截面點,圓形截面的直徑20厘米。所述的彎折筒體11的水平段和彎曲段交接處設有扇葉3,彎曲段中間位置處也設有扇葉3。
工作過程如下:將閥門4滑下使得垂直筒體12和彎折筒體11形成兩個獨立的空間,打開筒蓋8往垂直筒體12中撒入一定量的纖維鋪在圓形板2上,閉合筒蓋8,啟動鼓風機1并調節為一檔,干燥熱氣流會充滿氣壓室6,熱氣流通過圓形板2均勻上升并將圓形板2上的纖維烘干。熱氣流在從筒蓋8中心區域向上散發的過程中會將纖維帶動上升使得部分纖維在垂直筒體12中形成漂浮的狀態,在烘干的過程中潮濕纖維質量進一步減輕,上升的熱氣流進而將纖維吹起。漂浮的纖維會受到閉合閥門4和筒蓋8的約束不斷的被熱氣流吹動并互相撞擊,使得團簇纖維達到初步分散的目的。鼓風機1啟動一定時間后,纖維達到一定的干燥度后,啟動彎折筒體11中的扇葉3并將閥門4慢慢提升使得垂直筒體12和彎折筒體11之間貫通,用孔蓋9蓋住筒蓋8中心區域使得垂直筒體12中的氣流從彎折筒體11中散出來。將鼓風機1調節為第二檔,原來的熱風變為風速較大的自然風,這時較大的自然風會帶著附著在圓形板2上的纖維從彎折筒體11中通過,纖維在通過彎折筒體11的過程中經過扇葉3的攪拌會進一步將部分團結的纖維打散。最終圓形板2上的纖維全部被鼓風機1吹完后關閉開關,將垂直筒體12的底座7擰開清理可能從圓形板2的透氣細孔中掉入的殘余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