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線桿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發光電線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電線桿顧名思義就是架電線的桿。出現于各個農村-田野-馬路-街道,是早期中國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早期的各種電線桿,都是從木桿起步的,甚至包括電壓等級不是太高的高壓線電桿。后來由于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的發展,和技術上的要求,這兩種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桿,而且適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難見木桿了。但是在一些不太發達的地方架設電話線還使用木桿,是因為木桿重量輕、架設方便,而且電話線的承重和拉力小,木桿可以勝任,電話線路若有改動,移桿也方便。所以,現在還有部分木質電話線桿。
其中現在農村大多還在使用鋼筋混凝土電線桿,但是由于電線桿外部的水泥結構為灰黑色,夜晚很難被看見,從而導致部分設置在街道和路邊上的電線桿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發光電線桿及其加工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了現有鋼筋混凝土電線桿夜晚不醒目,存在安全隱患的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發光電線桿,包括由鋼筋構成的主體結構和包裹在鋼筋外的混凝土結構,所述的混凝土結構外部設有若干個與鋼筋平行的槽口,所述的槽口內部依次設有熒光粉層和透明樹脂層,所述的槽口橫截面為梯形結構、且梯形結構底部位于內側。
進一步,所述的發光電線桿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主體焊接:按照要求焊接鋼筋主體;
步驟2,混凝土層成型:在離心模具內環形粘貼若干個泡沫梯形條,然后將焊接好的鋼筋主體放入到離心模具中,倒入混凝土砂漿,開啟離心設備,制得半成品電線桿;
步驟3,干燥:將半成品電線桿進行干燥;
步驟4,涂抹熒光粉層:將干燥后的電線桿利用工件將泡沫梯形條從電線桿中取出,然后將熒光粉和膠水混合后涂抹至槽口內,自然干燥;
步驟5,樹脂層加工:將樹脂加熱,然后填充到涂抹有熒光粉的槽口,自然冷卻,帶冷卻完畢后,利用刀具將溢出至槽口外部樹脂刮去即可。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4中膠水為透明膠水。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5中樹脂為透明樹脂。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實施效果如下:
本發明所述一種發光電線桿及其加工方法,解決了現有鋼筋混凝土電線桿夜晚不醒目,存在安全隱患的的問題,在電線桿外部環形設置若干個與其平行的槽口,槽口內依次設施熒光粉層和透明樹脂層,熒光粉層具有發光的效果,透明樹脂層對熒光粉層起到一個保護作用,提高熒光粉層的使用壽命,同時槽口為梯形結構,可以將透明樹脂層牢牢的固定在其內部,結構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例,在為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為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發光電線桿,包括由鋼筋構成的主體結構1和包裹在鋼筋外的混凝土結構2,所述的混凝土結構外部設有若干個與鋼筋平行的槽口3,所述的槽口3內部依次設有熒光粉層4和透明樹脂層5,所述的槽口橫截面為梯形結構、且梯形結構底部位于內側。
進一步,所述的發光電線桿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主體焊接:按照要求焊接鋼筋主體;
步驟2,混凝土層成型:在離心模具內環形粘貼若干個泡沫梯形條,然后將焊接好的鋼筋主體放入到離心模具中,倒入混凝土砂漿,開啟離心設備,制得半成品電線桿;
步驟3,干燥:將半成品電線桿進行干燥;
步驟4,涂抹熒光粉層:將干燥后的電線桿利用工件將泡沫梯形條從電線桿中取出,然后將熒光粉和膠水混合后涂抹至槽口內,自然干燥;
步驟5,樹脂層加工:將樹脂加熱,然后填充到涂抹有熒光粉的槽口,自然冷卻,帶冷卻完畢后,利用刀具將溢出至槽口外部樹脂刮去即可。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4中膠水為透明膠水。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5中樹脂為透明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