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廁所技術。
背景技術:
:
現有的能對排泄物進行處理的環保廁所,其中的一種技術采用微生物處理方式,對混合后的大小便排泄物進行處理,此種方式由于富營養物質含量大,需要很大的微生物處理裝置才能有效地完成處理過程,而微生物處理是需要恒定的排泄物供應量,以便有效地維持微生物菌種,這對于公共的廁所,特別是景區內的包括移動式廁所在內的廁所,是不容易維持的;而另一種技術是將大小便分開收集,大便通過烘干的方式進行除味,然后作為固體肥料,小便則收集起來直接作為液體肥料或者經過初步的微生物處理除味后作為液體肥料,此種技術,由于大便中所含的水分是比較多的,烘干費時費力,而且,即使烘干后,也會存留有異味,影響了之后的收集、運送及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需要通過恒定排泄物供應來維持微生物菌種穩定、節能的、通過有效的微生物處理對排泄物進行除臭除味以便有效利用的環保廁所。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分別將大便、小便導向大便導出口和小便導出口的廁兜、與廁兜大便導出口相連的大便處理機構、與廁兜小便導出口相連的小便處理機構,其特別之處在于大便處理機構包括位于廁兜大便導出口下面的傳送帶、位于傳送帶物料進入端的菌種添加機構、位于傳送帶物料出口處的混合器、位于混合器出口處的頂部帶有排氣管的發酵容器。
需要大便時,使傳送帶傳送一段距離,同時,菌種添加機構往傳送帶上添加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如木糠),使廁兜的大便導出口正下面的傳送帶上鋪上一層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大便完成后,傳動帶將大便以及大便下面的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送到混合器內進行混合,大便、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在混合器內混合后送進發酵容器內進行發酵,使大便在微生物處理下去味并風干,以便人們收集去味風干后的大便作為固體肥料進行使用,而小便則通過廁兜的小便導出口送去小便處理機構進行處理。
由于大便時,預先投放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這樣,保證大便都含有足夠的且數量穩定的菌種進行后續的微生物處理,即使大便在不同時間段內的數量不同,也保證有大便產生時,就有足夠的菌種對大便進行微生物處理。
這里,菌種添加機構包括菌種儲倉、位于菌種儲倉下面的導料管,導料管的扁形的出口直達傳送帶的帶面且導料管的出口端面與傳送帶的帶面具有間隙,導料管的扁形的出口的寬度與傳送帶的寬度對應。這樣,隨著傳送帶的移動,傳送帶上就鋪上一層厚度與導料管的出口端面與傳送帶的帶面間的距離相應的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
這里,廁兜的底部斜向下,大便導出口位于廁兜的高位,小便導出口位于廁兜的低位,在大便導出口上設置有可前后移動的擋板。
大便時,打開擋板,大便就能通過敞開的大便導出口落入下面的傳送帶上,小便時,關閉擋板,落入廁兜內的小便就能沿傾斜的底部導入小便導入口內。廁兜內設置有沖水機構,沖水時,關閉擋板,沖洗廁兜后的水就能沿傾斜的底部導入小便導出口內,這樣,既保證大便的含水量少,同時,又能有效地清潔廁兜。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無需要通過恒定排泄物供應來維持微生物菌種穩定、節能的、通過有效的微生物處理對排泄物進行除臭除味以便有效利用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使用本發明大便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本發明包括分別將大便、小便導向大便導出口1和小便導出口2的廁兜3(包括蹲廁廁兜和坐便器廁兜)、與廁兜3大便導出口1相連的大便處理機構a、與廁兜小便導出口2相連的小便處理機構b,其特別之處在于大便處理機構a包括位于廁兜3大便導出口1下面的由動力帶動的傳送帶4、位于傳送帶4物料進入端的菌種添加機構c、位于傳送帶4物料出口處的混合器5、位于混合器5出口處的頂部帶有排氣管6且下部側面帶有提取口7a的發酵容器7。
混合器5采用螺桿式混合傳送機構。這樣,既能充分地混合物料,同時,又能將混合后的物料傳送出去。
這里,排氣管6內設置有排風扇8,以加速廢氣的排放,使大便加速干燥。
發酵容器7底部設置有加熱裝置9,通過加熱,即使大便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發酵,同時,又能加速水汽的蒸發。
菌種添加機構c包括菌種儲倉10、位于菌種儲倉10下面的導料管11,導料管11的扁形的出口11a直達傳送帶4的帶面且導料管11的出口端面與傳送帶4的帶面間具有間隙d,導料管11的扁形的出口11a的寬度與傳送帶4的寬度對應。
在傳送帶4的物料出口處設置有緊靠在傳送帶4上的斜向著混合器5進口的刮板12,以保證傳送帶4上的物料都落入混合器5內。
廁兜3的底部13斜向下,大便導出口1位于廁兜3的高位,小便導出口2位于廁兜3的低位,在大便導出口1上設置有由動力20帶動沿兩側的軌道21前后移動的擋板14。
擋板14斜向下,擋板14往高位移動打開大便導出口1,擋板14往低位移動關閉大便導出口1,擋板14關閉時,其高位端位于廁兜3底部13的高位端13a的下面,其低位端位于廁兜3底部13的低位端13b的上面。這樣,沖洗廁兜時,沖洗水就能充分地對廁兜進行沖洗而不留死角。
小便處理機構b包括小便微生物初級處理裝置15、小便微生物二級處理裝置16,在小便微生物初級處理裝置15、小便微生物二級處理裝置16之間設置有用于排放液體肥料的排放口17,小便微生物二級處理裝置16出口與廁兜3的沖水儲水箱18相連通。
使用者在大便狀態時觸動廁兜3上或者附近的啟動開關19,通過控制裝置控制動力20帶動擋板14開啟,同時,控制傳送帶4傳送一段距離,菌種添加機構c往傳送帶4上添加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如木糠)e,使廁兜3的大便導出口1正下面的傳送帶4上鋪上一層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所排泄的大便f落在傳送帶4上的那層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e上,大便完成,使用者離開后,啟動開關19發出復位信號,控制裝置控制動力20帶動擋板14關閉大便導出口1,混合器5啟動,并控制傳動帶4將大便以及大便下面的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送到混合器5內進行混合,大便、混合有菌種的有機粉料在混合器5內混合后送進發酵容器7內進行發酵,使大便在微生物處理下去味并風干,以便人們收集去味風干后的大便作為固體肥料進行使用,而小便則通過廁兜3的小便導出口2送去小便處理機構b進行處理,小便經過初步處理后,成為無異味的液體肥料,一部分通過排放口17排放收集,一部分送去小便微生物二級處理裝置16進行徹底的微生物處理成為沖水用水并儲存在沖水儲水箱18內,大便、小便后通過設置在廁兜3上的沖水裝置沖洗廁兜3,沖洗廁兜3后的水通過小便導出口2送去小便處理機構b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