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懸挑卸料平臺。
背景技術:
建筑中的卸料平臺是供運輸建筑材料用的建筑設備,當建筑材料經塔吊吊至特定層次外部后,再通過卸料平臺將建筑材料運往該層室內。尤其是多層或高層建筑,卸料平臺是運輸建筑材料的重要設備。
目前,卸料平臺作為模板、腳手架管轉運及其它建筑材料吊裝的臨時堆放平臺,一般的卸料平臺僅采用簡易的搭設方式,雖然有限荷警示牌,但無法準確衡量平臺上的貨物重量,只能由工作人員根據經驗判斷,可能造成人為的較大偏差,在卸料平臺上貨物超重時,無法監控卸料平臺自身狀態,容易導致平臺超載造成坍塌,從而發生人員傷亡事故,也容易導致卸料平臺載荷較小,不能充分利用,導致物料倒運效率較低,工作進度較慢。同時無論卸料平臺上有無物料,卸料平臺都可能因各種原因發生變形的情況,稍有不慎可能造成坍塌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智能懸挑卸料平臺,具有稱重、數字顯示功能,實現提前預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卸料平臺的工作效率,同時通過監控多了一層保護方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智能懸挑卸料平臺,包括主鋼梁和卸料板,主鋼梁懸挑于樓板外,卸料板設置于主鋼梁上,所述的卸料平臺還包括稱重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顯示器和監控單元,稱重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顯示器分別與監控單元連接,稱重傳感器固設于主鋼梁與卸料板之間,壓力傳感器設置于主鋼梁后側。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監控單元包括輸入模塊、處理模塊和輸出模塊,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分別與處理模塊連接,處理模塊通過輸入模塊分別與稱重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連接,處理模塊通過輸出模塊與顯示器連接。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卸料平臺還包括無線發射與接受模塊和監控主機,監控單元通過無線發射與接收模塊與地面上的監控主機連接。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監控單元上均連接有聲光報警器。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主鋼梁的后側固設有u型卡,壓力傳感器設置于u型卡內。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本裝置讓稱重傳感器和顯示器使挑卸料平臺具有稱重、數字顯示功能,通過壓力傳感器在懸挑卸料平臺鋼梁變形時提前預警,大大提高了懸挑架在搭設、使用及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性,通過后臺進行分析,提高卸料平臺的工作效率,同時通過監控多了一層保護方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智能懸挑卸料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監控主機和監控單元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1-卸料平臺,2-稱重傳感器,3-壓力傳感器,4-聲光報警器,5-監控單元,6-監控主機,7-打印機,8-無線發射與接收模塊,9-斜拉鋼繩,10-主鋼梁,11-防護欄桿,12-卸料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個實施例中的智能懸挑卸料平臺,包括主鋼梁10和卸料板12,主鋼梁10懸挑于樓板外,卸料板12設置于主鋼梁10上,所述的卸料平臺還包括稱重傳感器2、壓力傳感器3、聲光報警器4、顯示器和監控單元5,稱重傳感器2、壓力傳感器3、聲光報警器4和顯示器分別與監控單元5連接,稱重傳感器2固設于主鋼梁10與卸料板12之間,壓力傳感器3設置于主鋼梁10后側。
進一步地,監控單元5包括輸入模塊、處理模塊和輸出模塊,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分別與處理模塊連接,處理模塊通過輸入模塊分別與稱重傳感器2和壓力傳感器3連接,處理模塊通過輸出模塊與顯示器和聲光報警器4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卸料平臺還包括無線發射與接收模塊8和監控主機6,監控單元5通過無線發射與接收模塊8與地面上的監控主機6連接;監控主機6通過無線發射與接收模塊8可與多個懸挑卸料平臺上的監控單元5連接。
進一步地,監控單元5均連接有聲光報警器4;使懸挑卸料平臺具有聲光報警功能,增加主動安全性。
進一步地,監控主機6連接有打印機7。
進一步地,主鋼梁10的后側固設有u型卡,壓力傳感器3設置于u型卡內。
進一步地,主鋼梁10形成平臺框架,主鋼梁10上四周設有防護欄桿11,主鋼梁10通過斜拉鋼繩9與樓板上柱梁連接,防護欄桿11上設有安全網。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懸挑卸料平臺,具備主動安全功能,對轉運材料的重量進行實時監控,同步顯示材料重量,提前預警及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確保物料轉運過程的安全,通過壓力傳感器3在懸挑卸料平臺鋼梁變形時提前預警,大大提高了懸挑架在搭設、使用及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性。
工作流程
(1)、如附圖所示,一種智能懸挑卸料平臺,包括主梁、平臺框架、防護欄桿11、安全網、斜拉鋼繩9、稱重傳感器2、壓力傳感器3、監控單元5(監控單元5集成信號輸入、處理、輸出、顯示及無線發射與接收功能)、聲光報警器4。
(2)、稱重傳感器2位于卸料平臺主鋼梁上,固定于卸料板12下面,稱重傳感器2與監控單元5連接。壓力傳感器3位于卸料平臺主鋼梁10后側,安裝于u型卡內,u型卡的兩支腳穿過預留孔并通過底部固定板固定,壓力傳感器3與監控單元5連接,監控單元5與聲光報警器4連接。
(3)、本發明提供的懸挑式卸料平臺,將稱重傳感器2檢測到的稱重信號傳遞給監控單元5,監控單元5內的單片微處理器將接收到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將采樣處理后的數字信號實時的通過屏幕顯示出來,現場工作人員能夠直觀的看出物料的重量。同時采樣到的信號也會與監控單元5內的終端設置上限比較,當物料超重時,工作人員能通過監控單元5上的顯示屏看出來,監控單元5也會發出一個開關量信號通過聲光報警器4發出報警信號,避免出現載荷超重的現象,降低了安全隱患,而且工作人員可根據顯示的重量避免出現載荷較輕的情況,能夠充分利用卸料平臺,在倒運相同量物料的情況下,減少了倒運次數,提高了倒運效率,從而提高了工作進度。
(4)、本發明提供的懸挑式卸料平臺,壓力傳感器3位于卸料平臺主鋼梁10后側,無論卸料平臺上是否有無物料,只要卸料平臺主鋼梁受力有變形的情況時,壓力傳感器3會將采集到的模擬信號傳遞給監控單元5,監控單元5內的單片微處理器轉換成數字信號,通過監控單元5上的顯示屏顯示出來,一旦壓力變化超出設置上限,監控單元5會發出一個開關量信號通過聲光報警器4發出報警信號,大大提高了卸料平臺懸挑架在搭設、使用及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性。
(5)、本發明提供的懸挑式卸料平臺,無線發射與接收模塊安裝在監控單元5的側邊,地面的無線發射與接收器安裝在監控室內,在2km的范圍內實現安全及時有效的無線通訊。對于多棟同時在建的樓棟,通過設置id的方式,能準確無誤的了解是哪棟樓的卸料平臺傳輸過來的數據,信號傳輸時,監控單元5將處理后的數字信號進行編碼后,通過發射模塊經天線發射到監控室的無線接收部分,該無線傳輸的的方式為pcm編碼,利用數字信號傳輸,其精度高,并且不容易受到各種干擾。地面監控站將接收到的信號通過信號解碼器解碼后,可以在監控主機6上實時的顯示出來,當有某一棟樓的卸料平臺的數據出現問題時,監控主機6可以自動的通過無線發射模塊把報警信號直接發射到對應的監控單元5,同時后臺打印程序也把異常的數據通過打印機7打印出來,便于記錄后對異常進行分析,提高卸料平臺的工作效率。特別是對于即將超重或鋼梁變形比較嚴重,現場人員沒注意到的情況下,監控室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電話或對講機的方式提醒,可以很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本發明涉及建筑行業卸料平臺,具備主動安全功能,對轉運材料的重量進行實時監控,同步顯示材料重量,提前預警及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確保物料轉運過程的安全,通過壓力傳感器3在懸挑卸料平臺鋼梁變形時提前預警,大大提高了懸挑架在搭設、使用及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性,同時通過后臺監控可以協助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以上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變化,仍屬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