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道橋施工用混凝土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
在進行道橋施工時需要的混凝土的量非常的大,現(xiàn)有的攪拌機的體積不夠大,攪拌一罐混凝土需要一定的時間,速度比較慢,有很多時候無法滿足道橋施工的需要,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移動方便,體積比較大,使用靈活的道橋施工用混凝土攪拌裝置。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道橋施工用混凝土攪拌裝置,其組成包括:橫向設置的攪拌罐,所述的攪拌罐包括圓筒,所述的圓筒的前端連接前封頭,所述的圓筒的后端連接后封頭,所述的前封頭連接前圓軸,所述的前圓軸連接前軸承,所述的前軸承連接前支架,所述的前圓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電機;所述的后封頭連接后圓軸,所述的后圓軸連接后軸承,所述的后軸承連接后支架,所述的后圓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正反轉電機,所述的圓筒的內(nèi)部繞圓周連接一組螺紋套,所述的螺紋套設置在不同的直徑上,所述的螺紋套連接調(diào)距螺桿,所述的調(diào)距螺桿連接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連接攪拌翅。
所述的道橋施工用混凝土攪拌裝置,所述的前支架連接前輪軸,所述的前輪軸連接前移動輪,所述的后支架連接后輪軸,所述的后輪軸連接后移動輪,所述的前支與所述的后支架均連接移動把手,所述的正反轉電機通過電機支架連接所述的后支架,所述的電機通過電機支架連接所述的前支架。
所述的道橋施工用混凝土攪拌裝置,所述的圓筒的底部開有一組出入料口,所述的出入料口通過合頁連接出入料門,所述的出入料門連接固定桿,所述的固定桿連接轉動板,所述的轉動板繞所述的固定桿轉動,所述的圓筒連接一組L形固定板,所述的轉動板緊配合插入所述的L形固定板與所述的圓筒之間固定。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能夠根據(jù)需要移動到需要的位置進行現(xiàn)場攪拌混凝土,節(jié)省了運輸混凝土的工序,加快了混凝土的生產(chǎn)速度,節(jié)省了人力及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正反轉電機和電機能夠同步帶動攪拌罐旋轉,在離心力和攪拌翅的作用下,能夠將混凝土原料攪拌的均勻,質(zhì)量好,并且速度也快。
本實用新型的攪拌罐的體積能夠根據(jù)攪拌混凝土需要量的大小而制作,攪拌罐的體積大于現(xiàn)有的攪拌機的體積,一次生產(chǎn)的混凝土的量比較大,能夠加快道橋施工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只有一個出入料口,隨著攪拌罐轉動到不同位置,起到不同的作用,能夠作為入料口使用,也能夠作為出料口使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靈活。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產(chǎn)品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外觀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道橋施工用混凝土攪拌裝置,其組成包括:橫向設置的攪拌罐,所述的攪拌罐包括圓筒1,所述的圓筒的前端連接前封頭2,所述的圓筒的后端連接后封頭3,所述的前封頭連接前圓軸4,所述的前圓軸連接前軸承5,所述的前軸承連接前支架6,所述的前圓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電機7;所述的后封頭連接后圓軸8,所述的后圓軸連接后軸承9,所述的后軸承連接后支架10,所述的后圓軸通過聯(lián)軸器11連接正反轉電機12,所述的圓筒的內(nèi)部繞圓周連接一組螺紋套13,所述的螺紋套設置在不同的直徑上,所述的螺紋套連接調(diào)距螺桿14,所述的調(diào)距螺桿連接攪拌軸15,所述的攪拌軸連接攪拌翅16。螺紋套與調(diào)距螺桿能夠調(diào)節(jié)攪拌軸的長短,使用效果好。
所述的前支架連接前輪軸17,所述的前輪軸連接前移動輪18,所述的后支架連接后輪軸19,所述的后輪軸連接后移動輪20,所述的前支與所述的后支架均連接移動把手21,所述的正反轉電機通過電機支架22連接所述的后支架,所述的電機通過電機支架連接所述的前支架。
所述的圓筒的底部開有一組出入料口23,所述的出入料口通過合頁連接出入料門24,所述的出入料門連接固定桿25,所述的固定桿連接轉動板26,所述的轉動板繞所述的固定桿轉動,所述的圓筒連接一組L形固定板27,所述的轉動板緊配合插入所述的L形固定板與所述的圓筒之間固定。
工作原理:
將出入料口轉到合適的位置(一般在側面)打開出入料門,裝入混凝土原料,關閉出入料門,同時啟動正反轉電機和電機,使正反轉電機和電機帶動攪拌罐向同一方向旋轉,待攪拌好混凝土原料之后,將出入料口轉到下方,打開出入料門,倒出攪拌好的混凝土,再向前推動一段距離本產(chǎn)品,進行下一次的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