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材料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攪拌裝置及攪拌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經濟的發展,對于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多,對于蓋建建筑時,對于水泥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現有技術中的建筑工地水泥一般都是通過人工將生石灰與水攪拌而成,通過多個人一起將水泥攪拌,從而將攪拌好的水泥實現對于建筑建設的需求。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水泥由于是人工攪拌,使得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而且攪拌效率低下,攪拌出的水泥不均勻,水泥的攪拌效果無法滿足現在建筑的水泥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攪拌裝置及攪拌系統,以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人勞動強度大,攪拌效率低下,攪拌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攪拌裝置,包括:攪拌器、動力裝置、攪拌桶和支架;
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可沿第二支架相對轉動,攪拌器與第一支架連接,且攪拌器和動力裝置傳動連接;
攪拌桶設置于第二支架靠近攪拌器的一側;
第一支架用于帶動攪拌器轉動,以將攪拌器放置于攪拌桶內。
進一步地,攪拌器包括旋轉軸和第一攪拌片;
旋轉軸一端貫穿第一支架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
第一攪拌片設置于旋轉軸遠離第一支架的一端。
進一步地,攪拌器還包括第二攪拌片;
第二攪拌片設置于第一攪拌片和連接部之間,且第二攪拌片與旋轉軸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旋轉軸靠近動力裝置一端設置有皮帶輪,旋轉軸與動力裝置帶傳動。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攪拌裝置,還包括擋板,擋板設置有兩個,分別設置于第二支架沿垂直于第一支架轉動方向的兩端,第一支架貫穿設置有轉動軸,轉動軸兩端分別與擋板轉動連接。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攪拌裝置,還包括限位裝置;
限位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連接處,用于限定第一支架相對第二支架轉動的位置。
進一步地,限位裝置包括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
第一限位塊與第一支架固定連接,第二限位塊與第二支架固定連接,第一支架可沿擋板和第二限位塊轉動,第一限位塊可分別與擋板和第二限位塊抵接,用于限定第一支架轉動位置。
進一步地,第二支架底端設置有輪胎,用于帶動第二支架移動。
進一步地,沿垂直于第一支架轉動方向的一端設置有把手,把手與第一支架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攪拌系統,包括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和所述的攪拌裝置,第二支架靠近攪拌器的一端設置有掛桿,攪拌裝置的攪拌桶可放置于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內,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可與攪拌裝置的掛桿掛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攪拌器、動力裝置、攪拌桶和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可沿第二支架相對轉動,攪拌器與第一支架連接,且攪拌器和動力裝置傳動連接;攪拌桶設置于第二支架靠近攪拌器的一側;第一支架用于帶動攪拌器轉動,以將攪拌器放置于攪拌桶內;通過人為轉動第一支架,從而可以將攪拌器放置于攪拌桶內,攪拌桶內放置配比好的水泥和水,再通過動力裝置帶動攪拌器轉動,從而將攪拌桶內的水泥均勻攪拌,攪拌完成后將攪拌桶直接運輸到建筑地點,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人勞動強度大,攪拌效率低下,攪拌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實現了機械攪拌水泥,攪拌后的水泥效果更加均勻,更具實用性,適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工作狀態示意圖,其中,第一支架處于工作狀態;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工作狀態示意圖,其中,第一支架處于轉動狀態;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攪拌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標:100-攪拌器;101-旋轉軸;102-第一攪拌片;103-第二攪拌片;200-動力裝置;300-攪拌桶;400-支架;401-第一支架;402-第二支架;500-限位裝置;501-擋板;502-第一限位塊;503-第二限位塊;600-連接部;700-皮帶輪;800-轉動軸;900-輪胎;110-把手;120-掛桿;130-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工作狀態示意圖,其中,第一支架401處于工作狀態;此時,擋板501和第一限位塊502抵接。
圖2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工作狀態示意圖,其中,第一支架401處于轉動狀態;此時,擋板501和第二限位塊503抵接。
圖3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此時,攪拌器100放置于攪拌桶300內。
圖4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此時,攪拌桶300設置與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130內。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攪拌裝置,包括:攪拌器100、動力裝置200、攪拌桶300和支架400;支架400包括第一支架401和第二支架402,第一支架401可沿第二支架402相對轉動,攪拌器100與第一支架401連接且攪拌器100和動力裝置200傳動連接;攪拌桶300設置于第二支架402靠近攪拌器100的一側;第一支架401用于帶動攪拌器100轉動,以將攪拌器100放置于攪拌桶300內。
其中,第一支架401的材料可以有多種,例如:碳鋼、合金鋼、不銹鋼等,由于碳鋼具有較高的強度,且碳鋼的成本較低,較佳地,第一支架401的材料為碳鋼。
優選地,第二支架402的材料為碳鋼。
沿第一支架401轉動方向,攪拌器100和動力裝置200設置于第一支架401的兩端;第一支架401可以設置為兩個垂直設置鋼板,一個鋼板與攪拌器100連接,另一個鋼板與動力裝置200連接,當第一支架401處于豎直位置時,恰好攪拌器100可以處于豎直位置,且攪拌器100可以與動力裝置200傳動連接。
進一步地,第二支架402底端設置有輪胎900,用于帶動第二支架402移動。且第二支架402可以設置有多個支腿,可以配合輪胎900支撐第一支架401穩定。
攪拌桶300的截面形狀可以為多種,例如:圓形,矩形,橢圓形等,由于圓形可以保證攪拌器100更加均勻的攪拌,較佳地,攪拌桶300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
優選地,動力裝置200選用電機。
動力裝置200與攪拌器100傳動連接可以為多種,例如:齒輪傳動、帶傳動,鏈條傳動等,由于帶傳動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能緩沖吸振、可以在大的軸間距和多軸間傳遞動力,且其造價低廉、不需潤滑、維護容易等特點,較佳地,動力裝置200與攪拌器100傳動連接為帶傳動。
進一步地,旋轉軸101靠近動力裝置200一端設置有皮帶輪700,旋轉軸101與動力裝置200帶傳動。
本實施例提供的,包括:攪拌器100、動力裝置200、攪拌桶300和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401和第二支架402,第一支架401可沿第二支架402相對轉動,沿第一支架401轉動方向,攪拌器100和動力裝置200設置于第一支架401的兩端,且攪拌器100和動力裝置200傳動連接;攪拌桶300設置于第二支架402靠近攪拌器100的一側;第一支架401用于帶動攪拌器100轉動,以將攪拌器100放置于攪拌桶300內;通過人為轉動第一支架401,從而可以將攪拌器100放置于攪拌桶300內,攪拌桶300內放置配比好的水泥和水,再通過動力裝置200帶動攪拌器100轉動,從而將攪拌桶300內的水泥均勻攪拌,攪拌完成后將攪拌桶300直接運輸到建筑地點,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人勞動強度大,攪拌效率低下,攪拌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實現了機械攪拌水泥,攪拌后的水泥效果更加均勻,更具實用性,適于推廣使用。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的攪拌器100包括旋轉軸101和第一攪拌片102;第一支架401設置有連接部600,旋轉軸101一端貫穿連接部600與動力裝置200傳動連接;第一攪拌片102設置于旋轉軸101遠離第一支架401的一端。
其中,第一支架401設置有連接部600,且連接部600內設置有軸承,用于旋轉軸101相對于第一支架401轉動。
第一攪拌片102與旋轉軸101的連接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焊接、鉚接、螺紋連接等,由于焊接具有連接穩定,受力作用更強,較佳地,第一攪拌片102與旋轉軸101焊接。
第一攪拌片102的數量可以設置為一個、兩個、三個等,由于攪拌片用于攪拌攪拌桶300內的水泥,較佳地,第一攪拌片102的數量設置為兩個,兩個第一攪拌片102相互交叉設置,可以多方向的攪拌水泥。
優選地,兩個第一攪拌片102垂直設置,從而可以伸出四個支片,每個支片之間間隔90度,且每個支片的長度均略小于攪拌桶300的半徑,可以更加均勻攪拌水泥。
進一步地,攪拌器100還包括第二攪拌片103;第二攪拌片103設置于第一攪拌片102和連接部600之間,且第二攪拌片103與旋轉軸101固定連接。
優選地,第二攪拌片103旋轉軸101的連接方式為焊接。
第二攪拌片103的數量可以設置多個,較佳地,第二攪拌片103的數量設置為兩個,兩個第二攪拌片103分別設置于旋轉軸101兩側,且每個第二攪拌片103的長度略小于攪拌桶300的半徑,可以從不同經度對攪拌桶300內的水泥進行攪拌。
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通過動力裝置200帶動旋轉軸101轉動,而且旋轉軸101分別設置有第一攪拌片102和第二攪拌片103,分別從不同的高度對于攪拌桶300內的水泥進行攪拌,通過多個第一攪拌片102和多個第二攪拌片103,使得攪拌更加均勻,實現了水泥攪拌效果更好,滿足了現代建筑水泥的要求。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還包括擋板501,擋板501設置有兩個,分別設置于第二支架402沿垂直于第一支架401轉動方向的兩端,第一支架401貫穿設置有轉動軸800,轉動軸800兩端分別與擋板501轉動連接。
第一支架401貫穿設置轉動軸800,保證了第一支架401轉動時的強度,增加了整體設備的使用壽命。
轉動軸800兩端分別設置有限位螺母,可以將轉動軸800限定至擋板501上,防止轉動軸800移動,影響攪拌器100轉動。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還包括限位裝置500;限位裝置500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01和所述第二支架402連接處,用于限定第一支架401相對第二支架402轉動的位置。
限位裝置500可以設置多種,例如:可以在第一支架401和第二支架402轉動軸800的兩端設置有轉動擋片,當轉動到特定位置時,擋片限制第一支架401轉動,從而實現限位作用。再如:第一支架401與第二支架402之間通過限位合頁連接,由于限位合頁具有一定角度的限位作用,優選地,限位合頁選用90度限位合頁。
進一步地,限位裝置500包括第一限位塊502和第二限位塊503;第一限位塊502與第一支架401固定連接,第二限位塊503與第二支架402固定連接,第一支架401可沿擋板501和第二限位塊503轉動,第一限位塊502可分別與擋板501和第二限位塊503抵接,用于限定第一支架401轉動位置。
換句話說,第一限位塊502可與擋板501抵接,用于限定第一支架401豎直位置,以將攪拌器100放置于攪拌桶300內;第二限位塊503可與第一支架401抵接,用于限定第一支架401轉動位置。
其中,擋板501與第二支架402的連接方式可以為多種,例如:焊接、鉚接、粘接等,較佳地,擋板501與第二支架402焊接。
優選地,第一支架401與第一限位塊502焊接;第二支架402與第二限位塊503焊接。
擋板501的材料可以設置為多種,例如:角鋼、槽鋼、圓鋼等,較佳地,擋板501的材料為角鋼。
第一限位塊502的截面形狀可以多種,例如:圓形、矩形、橢圓形等,較佳地,第一限位塊502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優選地,第二限位塊503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當第一支架401處于豎直位置時,擋板501的一端與第一限位塊502抵接,從而限制第一支架401的位置,此時攪拌器100放置于攪拌桶300內;當攪拌完成后,關閉動力裝置200,轉動第一支架401,此時第一支架401處于轉動位置,第一限位塊502與第二限位塊503抵接,此時將攪拌桶300移走,再將新的攪拌桶300放置在第二支架402一端,重復上述操作。
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通過限位裝置500,限定了第一支架401相對于第二支架402轉動的位置,從而可以在方便拿取攪拌桶300的同時,保證了第一支架401的運動范圍,從而防止了由于人工操作不當,損害攪拌器100,造成不必要的損耗,而且通過多種具體限位裝置500,實現了限定第一支架401相對第二支架402轉動的位置,設計更加合理,更具實用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的第二支架402底端設置有輪胎900,用于帶動第二支架402移動。
輪胎900的數量可以設置為一個,兩個,三個等,較佳地,輪胎900的數量設置為兩個。
進一步地,沿垂直于第一支架401轉動方向的一端設置有把手110,把手110與第一支架401固定連接;把手110一端與第一支架401固定連接,另一端設置有人工握取的手柄,方便人工轉動第一支架401。
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通過設置輪胎900,方便推動攪拌裝置至距離操作場地更近的地方,提高了攪拌裝置的靈活性;通過設置把手110,方便人工轉動第一支架401,而且轉動時更加省力安全,設計更加合理。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攪拌系統,包括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130和所述的攪拌裝置,第二支架402靠近攪拌器100的一端設置有掛桿120,攪拌裝置的攪拌桶300可放置于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130內,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130可與攪拌裝置的掛桿120掛接。
本實施例提供的攪拌系統將用于攪拌裝置的推車130推車與攪拌裝置配合使用,使得攪拌裝置在攪拌時,攪拌桶300更加穩定,而且在運輸攪拌桶300時更加方便。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