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力輸送,尤其涉及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1、鋼管桿塔主要部件用鋼管,其它部件用鋼管或型鋼等組成的格構式塔架;是架空輸電線路來支持導線和避雷線的支持結構;使導線對地面、地物滿足限距要求,并能承受導線、避雷線及本身的荷載及外荷載;鋼管桿塔的鋼管連接部位需要進行緊固,以保障安全可靠性。
2、目前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方式,普遍采用大量螺栓和螺母進行連接固定,螺栓和螺母數量少則十幾組,多則三十幾組,需要工作人員手持電動工具依次進行擰緊固定,整個連接過程耗費時間較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公開涉及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解決了目前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方式,普遍采用大量螺栓和螺母進行連接固定,螺栓和螺母數量少則十幾組,多則三十幾組,需要工作人員手持電動工具依次進行擰緊固定,整個連接過程耗費時間較長的問題。
2、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具體包括:鋼管桿、下連圈、上連架、活動圈和螺母;所述鋼管桿的連接端呈環繞狀設置有連孔,上下兩個鋼管桿相互插接在一起,上下兩個鋼管桿所設有的連孔相互連通;處于底部的所述鋼管桿外套裝有下連圈,處于頂部的所述鋼管桿外套裝有上連架和活動圈,下連圈與上連架相連,活動圈與下連圈和上連架相連;所述上連架頂部連接有兩個螺母。
3、進一步的,所述下連圈頂部呈環繞狀設置有插柱,插柱插接于兩個鋼管桿所設有的連孔內,上連架底部呈環繞狀設置有弧形孔,弧形孔與連孔相連通,弧形孔一端孔徑大于另一端孔徑,插柱插接于弧形孔孔徑大的一端。
4、進一步的,所述插柱外部設置有連槽,插柱滑動連接于弧形孔內,上連架滑動連接于連槽內。
5、進一步的,所述下連圈兩端設置有下插孔,上連架兩端設置有上導孔,上導孔位于下插孔正上方。
6、進一步的,所述活動圈底部兩端設置有定位銷,定位銷滑動貫穿于兩個上導孔內,定位銷底端插接于下插孔內。
7、進一步的,所述活動圈所設有的定位銷外部套裝有彈簧,彈簧頂端與上連架接觸,彈簧底端與定位銷接觸。
8、進一步的,所述上連架頂部設置有兩個螺柱,活動圈內部設置有兩個通孔,螺柱貫穿于通孔內,螺母螺紋連接于螺柱外部,螺母底部與活動圈頂側接觸。
9、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當上下兩個鋼管桿相互插接在一起時,連孔與連孔相互連通,弧形孔孔徑大的一端與連孔相連通,下連圈向上移動,使插柱插接于連孔和弧形孔內,轉動上連架,插柱逐步移動至弧形孔孔徑小的一端,上連架連接于連槽內,通過上連架對下連圈進行固定,下連圈與上連架相互配合,起到對上下兩個鋼管桿插接部位固定效果,使鋼管桿連接部位更加簡便省時。
11、此外,當插柱移動至弧形孔孔徑小的一端后,上導孔移動至下插孔正上方,活動圈受彈簧推力影響下向下移動,使定位銷底端插入下插孔內,通過活動圈對上連架進行固定,阻止上連架反向轉動,保障上連架與下連圈連接的牢固性,從而保障上下兩個鋼管桿插接部位固定效果。
12、此外,當活動圈向下移動至最底端時,螺柱貫穿于通孔內,將螺母連接于螺柱外部,使螺母底部與活動圈緊密接觸,通過螺母對活動圈進行固定,起到雙重固定防護效果,保障連接結構的安全可靠性。
13、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1.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包括:鋼管桿(1)、下連圈(2)、上連架(3)、活動圈(4)和螺母(6);所述鋼管桿(1)的連接端呈環繞狀設置有連孔(101),上下兩個鋼管桿(1)相互插接在一起,上下兩個鋼管桿(1)所設有的連孔(101)相互連通;其特征在于,處于底部的所述鋼管桿(1)外套裝有下連圈(2),處于頂部的所述鋼管桿(1)外套裝有上連架(3)和活動圈(4),下連圈(2)與上連架(3)相連,活動圈(4)與下連圈(2)和上連架(3)相連;所述上連架(3)頂部連接有兩個螺母(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鋼管桿塔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