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混凝土試塊加工,特別是涉及一種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
背景技術:
1、在建筑施工領域,對混凝土的強度有較高要求,因此在正式澆筑前,需要制作混凝土試塊以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確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現有的混凝土試塊制作主要依靠人工進行,效率較低,難以滿足當前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需求。
2、因此,亟需一種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以提供試塊生產效率。
2、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包括加料系統、攪拌裝置、主集料裝置和模型桶;
4、所述攪拌裝置設置于所述加料系統下方,所述攪拌裝置頂部設置有進料口,所述加料系統用于經所述進料口向所述攪拌裝置內添加物料,所述攪拌裝置用于攪拌進入所述攪拌裝置內的物料;
5、所述主集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攪拌裝置下方,所述攪拌裝置能夠將攪拌后的物料送入所述主集料裝置內,所述模型桶設置于所述主集料裝置下方,所述主集料裝置用于將物料送入所述模型桶內。
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加料系統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粗骨料供應裝置、細骨料供應裝置、填料供應裝置和水供應裝置,所述攪拌裝置能夠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所述粗骨料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粗骨料,所述細骨料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細骨料,所述填料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填料,所述水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水。
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還包括第一支撐平臺、第二支撐平臺和第三支撐平臺,所述第一支撐平臺、所述第二支撐平臺和所述第三支撐平臺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撐平臺、所述第二支撐平臺和所述第三支撐平臺沿第二方向均依次間隔設置,所述第二方向為豎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8、所述攪拌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上,且能夠沿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移動,所述集料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平臺上,且能夠沿所述第二支撐平臺移動,所述模型桶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撐平臺上,且能夠沿所述第三支撐平臺移動。
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支撐平臺和所述第二支撐平臺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間隔設置。
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粗骨料供應裝置包括粗骨料篩分洗滌烘干一體裝置、第一滑軌、第一稱量裝置和第一集料裝置,所述第一滑軌連接所述粗骨料篩分洗滌烘干一體裝置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稱量裝置的進料口,所述第一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第一稱量裝置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第一集料裝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撐平臺。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細骨料供應裝置包括細骨料篩分烘干一體裝置、第二滑軌、第二稱量裝置和第二集料裝置,所述第二滑軌連接所述細骨料篩分烘干一體裝置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稱量裝置的進料口,所述第二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第二稱量裝置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第二集料裝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撐平臺。
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填料供應裝置包括第三稱量裝置和第三集料裝置,所述第三稱量裝置用于稱量填料,所述第三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第三稱量裝置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第三集料裝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撐平臺。
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第一移動系統、攪拌腔體、攪拌機構和翻轉機構,所述攪拌腔體設置于所述翻轉機構上,所述翻轉機構用于驅使所述攪拌腔體繞第一軸線翻轉,所述第一軸線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攪拌機構設置于所述攪拌腔體內,用于攪拌所述攪拌腔體內的物料,所述第一移動系統用于驅使所述攪拌裝置沿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移動。
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主集料裝置包括第二移動系統、料斗和推料機構,所述第二移動系統設置于所述用于驅使所述主集料裝置沿所述第二支撐平臺移動,所述推料機構設置于所述料斗內,用于將所述料斗內的物料推出所述料斗。
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還包括油性物質噴淋裝置,所述油性物質噴淋裝置設置于所述模型桶上方,用于向所述模型桶內噴灑油性物質。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
17、本發明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將物料加入加料系統內,通過加料系統向攪拌裝置內加料,物料經攪拌裝置攪拌后形成混凝土拌合物,攪拌裝置將混凝土拌合物送入主集料裝置,并通過主集料裝置送入模型桶,在模型桶內形成混凝土試塊,從而通過混凝土試塊流水完成混凝土試塊的制作,降低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試塊生產效率。
1.一種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系統、攪拌裝置、主集料裝置和模型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系統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粗骨料供應裝置、細骨料供應裝置、填料供應裝置和水供應裝置,所述攪拌裝置能夠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所述粗骨料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粗骨料,所述細骨料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細骨料,所述填料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填料,所述水供應裝置用于向所述攪拌裝置內供應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支撐平臺、第二支撐平臺和第三支撐平臺,所述第一支撐平臺、所述第二支撐平臺和所述第三支撐平臺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撐平臺、所述第二支撐平臺和所述第三支撐平臺沿第二方向均依次間隔設置,所述第二方向為豎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和所述第二支撐平臺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與所述第三方向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供應裝置包括粗骨料篩分洗滌烘干一體裝置、第一滑軌、第一稱量裝置和第一集料裝置,所述第一滑軌連接所述粗骨料篩分洗滌烘干一體裝置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一稱量裝置的進料口,所述第一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第一稱量裝置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第一集料裝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撐平臺。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細骨料供應裝置包括細骨料篩分烘干一體裝置、第二滑軌、第二稱量裝置和第二集料裝置,所述第二滑軌連接所述細骨料篩分烘干一體裝置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稱量裝置的進料口,所述第二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第二稱量裝置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第二集料裝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撐平臺。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供應裝置包括第三稱量裝置和第三集料裝置,所述第三稱量裝置用于稱量填料,所述第三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第三稱量裝置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第三集料裝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撐平臺。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第一移動系統、攪拌腔體、攪拌機構和翻轉機構,所述攪拌腔體設置于所述翻轉機構上,所述翻轉機構用于驅使所述攪拌腔體繞第一軸線翻轉,所述第一軸線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攪拌機構設置于所述攪拌腔體內,用于攪拌所述攪拌腔體內的物料,所述第一移動系統用于驅使所述攪拌裝置沿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移動。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集料裝置包括第二移動系統、料斗和推料機構,所述第二移動系統設置于所述用于驅使所述主集料裝置沿所述第二支撐平臺移動,所述推料機構設置于所述料斗內,用于將所述料斗內的物料推出所述料斗。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試塊制作流水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性物質噴淋裝置,所述油性物質噴淋裝置設置于所述模型桶上方,用于向所述模型桶內噴灑油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