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建筑門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
背景技術:
門窗建筑效果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門窗的設計安裝方式。一般窗型的設 計,室內側都是配有窗臺板的,可以擺放一些裝飾物美化環境,或者存放日常使用的物品, 窗臺板所處的位置,很容易積聚灰塵,需要經常清理。當室內達到結露溫度,并且室內濕氣 達到結露條件時,室內側就會出現結露現象。當結露量很大時,露水就會匯聚到窗臺板上, 甚至流到地上,影響了室內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連接 牢固,能解決門窗系統因室內結露而導致底部積水現象發生的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 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包括邊框和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與邊框固定連接。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集水槽與邊框之間設有密封膠條。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在所述集水槽的兩端固定設有集水槽封堵。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集水槽的外側可設有扣板。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連接牢固,成本低廉,解決了以往門窗由于結露現象導致的 門窗室內側底部積水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不僅局限于下列內容的表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裝配圖。圖中1是邊框;2是集水槽封堵;3是集水槽;4是密封膠條;5是扣板;6是密封膠層。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所示,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它包括邊框1和集水槽3 ;所述集水 槽3與邊框1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集水槽3與邊框1之間設有密封膠條4。另外,本 實用新型在所述集水槽3的兩端固定設有集水槽封堵2 ;其次,所述集水槽3的外側設有扣 板5。本實用新型包括邊框1及集水槽3 ;集水槽3通過打釘與邊框1連接。[0015]為保證密封功能,本實用新型在所述邊框1和集水槽3的中間用密封膠條4進行 密封;所述集水槽3的兩端設有集水槽封堵2 ;為了外部的美觀和密封,在所述的集水槽3 的底部安裝扣板5 ;最后,在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與建筑體之間打密封膠層6進行密封。可以理解地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 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包括邊框(1)和集水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與邊框(1)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 與邊框(1)之間設有密封膠條(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槽(3) 的兩端固定設有集水槽封堵(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 的外側設有扣板(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建筑門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門窗系統室內露水疏導結構,它包括邊框(1)和集水槽(3);所述的集水槽(3)通過打釘與邊框(1)連接;在所述邊框(1)和集水槽(3)的中間采用密封膠條(4)密封;在所述集水槽(3)的兩端設有集水槽封堵(2);在所述集水槽(3)的外側設有扣板(5);在所述集水槽(3)與建筑體的縫隙處打密封膠(6)。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連接牢固,成本低廉,解決了以往門窗由于結露現象導致的門窗室內側底部積水問題。
文檔編號E06B7/14GK201695917SQ20102023168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單宇, 李文波, 楊向東, 胡寶升 申請人: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