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電腦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44754閱讀:23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電腦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硬件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腦設備;對腰椎疾病或頸椎疾病的患者而言,本發明設備還可以作為輔助醫療器械使用。
背景技術
電腦(或稱計算機)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娛樂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也帶來了很多便利;人們通過電腦打字寫文章,上網查詢信息和資料,等等。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電腦,只能放在水平朝上的承載面上才能正常使用;如果想以睡躺姿勢使用、操控電腦,現有的技術或產品均無法滿足。

發明內容
現有技術或現有產品,均無法實現使用者以睡躺姿勢操控電腦;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睡躺姿勢使用或操控電腦的設備,其技術方案如下。1. 一種電腦設備,包括睡床,設置電腦物件的臺板,支架機構,調節機構,第一定位零件,第一軌道機構,含有第二定位零件的第二軌道機構;所述的支架機構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條,上支架條,下支架條;前條的上部與上支架條的前端固定連接,前條的下部與下支架條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包括左軌道架,右軌道架,橫板;每一軌道架均包括安裝體,上軌道,下軌道;上軌道和下軌道均與安裝體固定連接,并且上軌道在上、下軌道在下; 所述的兩個安裝體分別位于睡床的左右兩側,并通過第二軌道機構與睡床滑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零件將安裝體和睡床之間的相互位置確定;橫板的左右兩端各與一個安裝體固定連接;所述的調節機構包括支撐條和鎖緊零件;所述的臺板與左、右支架轉動連接;支撐條的端部與支架連接,支撐條身部通過鎖緊零件與臺板連接;上支架條與上軌道接觸;下支架條與下軌道接觸;第一定位零件設置在第一軌道機構中并與支架條抵連接。2.所述的鎖緊零件包括具有外螺紋的螺桿件和開設螺孔的蝶形螺母,該兩者的螺紋配合;螺桿件與臺板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撐條為直形條片、并且其身部開設了直形長槽孔,或者所述的支撐條為弧形條片、并且其身部開設了弧形長槽孔;支撐條的端部與支架轉動連接;螺桿件的底部與臺板固定連接,螺桿件的身部穿過支撐條的槽孔,蝶形螺母旋入螺桿件并鎖緊支撐條。3.所述的前條斜向設置,即其上端在前、后端在后;前條的上端與臺板的后側邊轉動連接;所述的上支架條和下支架條均為水平設置,上支架條的前端與前條的身部固定連接;下支架條的前端與前條的底端固定連接;
所述的支撐條,其端部與前條轉動連接。4.所述的安裝體為豎直設置的安裝板;安裝板的上部與橫板的端部固定連接,安裝板的下部通過第二軌道機構與睡床滑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零件將第二軌道機構和睡床之間的相互位置確定;所述的上軌道包括第一號軌道和第二號軌道,所述的下軌道包括第三號軌道和第四號軌道;第一號軌道,第二號軌道,第三號軌道和第四號軌道,該四條軌道從上到下順序設置,該四條軌道均位于安裝板的內側、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該四條軌道均為截面是矩形的矩形棒;所述的上支架條,其后部位于第一號軌道和第二號軌道之間并與此兩軌道滑動連接;所述的下支架條,其后部位于第三號軌道和第四號軌道之間并與該兩軌道滑動連接。5.所述的電腦設備包括第一定位零件,其上部為手柄,其下部為螺桿;所述的第一號軌道開設螺孔,螺孔的內螺紋和第一定位零件螺桿的外螺紋,兩者螺紋配合;第一定位零件的螺桿旋入第一號軌道的螺孔內并與上支架條相抵。6.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所述的上軌道和下軌道均位于安裝板的內側、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架機構包括后側板;上支架條的后端和下支架條的后端均與后側板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包括第一螺釘或者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包括第一螺釘和第二螺釘;所述的第一螺釘,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即其頭部位于安裝板的外側,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裝板并向內凸起,后側板前行至最前位置時、與第一螺釘向內凸起的螺柱相抵;所述的第二螺釘,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即其頭部位于安裝板的外側,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裝板并向內凸起,后側板后退至最后位置時、與第二螺釘向內凸起的螺柱相抵。7.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安裝板的上部向前突起,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位于安裝板的上部;安裝板的下部向后突起,所述的第二軌道機構位于安裝板的下部。8.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所述的第二軌道機構包括左側軌道組件,右側軌道組件;每一軌道組件均包括燕尾形軌道,燕尾形槽體,前限位桿,后限位桿;所述的燕尾形軌道為異形柱體;異形柱體的燕尾形軌道,其截面形狀包括直線的頂部,對稱且斜向設置的兩個直線側邊;兩個直線側邊之間的距離為頂大底小;所述的燕尾形槽體,其開設里大外小鏤空的長槽,即鏤空長槽的截面形狀與燕尾形軌道的截面形狀不僅吻合、而且該兩個截面形狀具有滑動性的尺寸配合;所述的燕尾形軌道和燕尾形槽體,其中的一個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其中的另一個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燕尾形槽體實現滑動連接;安裝板運動至最前位置時與前限位桿相抵,安裝板運動至最后位置時與后限位桿相抵。
9.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所述的第二軌道機構包括左側軌道組件,右側軌道組件;每一軌道組件均包括 一根燕尾形軌道,一對長棒,前限位桿,后限位桿;所述的燕尾形軌道為異形柱體;異形柱體的燕尾形軌道,其截面形狀包括直線的頂部,對稱且斜向設置的兩個直線側邊;兩個直線側邊之間的距離為頂大底小;在所述的一對長棒中,一根長棒和另一根長棒之間存在間隔,且兩根長棒的相對之面均為斜面,即兩根長棒之間形成鏤空的梯形空間,該梯形空間的截面形狀與燕尾形軌道的截面形狀不僅吻合、而且該兩個截面形狀具有滑動性的尺寸配合;所述的燕尾形軌道和一對長棒,其中的一者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 其中的另一者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長棒實現滑動連接;安裝板運動至最前位置時與前限位桿相抵,安裝板運動至最后位置時與后限位桿相抵。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以躺在睡床上使用或操控電腦;在承載面是大角度傾斜的情況下、甚至是垂直的情況下,本發明電腦設備均可正常使用;在本發明設備中,具有兩套相互獨立的軌道機構,因此臺板及其支架機構的前后移動范圍大,給使用者上下睡床帶來了方便。腰椎疾病患者或頸椎疾病患者經常使用本發明設備,可以減緩病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狀出現。


圖1是本發明設備示意圖之一;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中的J向視圖;圖4是圖1的K-K向剖視圖;圖5是圖4中X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3 1 ;圖6是臺板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后側板的立體示意圖;圖8是部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中繪制有臺板、支架機構、支撐條和后側板等;圖9是本發明設備示意圖之二,圖中的后側板后退至最后位置時與第二螺釘相抵;圖10是本發明設備使用狀態時的示意圖,圖中的臺板調節為向上傾斜,傾斜45° 角度;圖11是發明設備中臺板調節為垂直狀態的示意圖;圖12是發明設備中臺板調節為向下傾斜狀態的示意圖;圖13是實施例三中發明鼠標的主視圖;圖14是圖13的仰視圖;圖15是圖13中鼠標的底部下層示意圖;圖16是圖15的俯視7
圖17是圖15的后視圖;圖18是圖15的A-A向剖視圖;圖19是圖13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5:1;圖20是對圖19作了變化改動的示意圖;圖21是圖18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5:1;圖22是實施例三中鼠標使用情況的示意圖;圖23是圖22中II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2 1 ;圖M是實施例四的示意圖;圖25是現有技術中某一鼠標的主視圖;圖沈是圖25的俯視圖;圖27是實施例六中發明技術鼠標的主視圖;圖觀是圖27在2-1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5 1 ;圖四是對圖28作剖切處理后的示意圖;圖30是圖27俯視圖之一,圖中的牽掛結構為一個;圖31是圖27俯視圖之二,圖中的牽掛結構為兩個;圖32是板狀牽掛結構的示意圖,圖中的牽掛結構前高后低斜向設置;圖33是對圖32作剖切處理后的示意圖;圖34是牽掛圈既與牽掛繩連接、又通過與牽掛孔與牽掛結構連接的示意圖,并且本圖中的牽掛結構包括連為一體的三個結構塊;圖35是牽掛圈既與牽掛繩連接、又通過與牽掛孔與牽掛結構連接的示意圖,并且圖中的牽掛結構前高后低斜向設置;圖36是發明技術鼠標中牽掛繩和牽掛結構均為兩個的示意圖;圖37是發明技術鼠標牽掛連接的示意圖;圖38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一,圖中的燕尾形軌道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燕尾形槽體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燕尾形槽體實現滑動連接;圖39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二,圖中的燕尾形軌道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燕尾形槽體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燕尾形槽體實現滑動連接;圖40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三,圖中的燕尾形槽體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燕尾形軌道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燕尾形槽體實現滑動連接;圖41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四,圖中的燕尾形槽體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燕尾形軌道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燕尾形槽體實現滑動連接;圖42是實施例二中的示意圖之一,圖中的一對長棒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燕尾形軌道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長棒實現滑動連接;圖43是實施例二中的示意圖之二,圖中的一對長棒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燕尾形軌道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長棒實現滑動連接;圖44是實施例二中的示意圖之三,圖中的燕尾形軌道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一對長棒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長棒實現滑動連接;圖45是實施例二中的示意圖之四,圖中的燕尾形軌道位于睡床的側部并與睡床固定連接,一對長棒位于安裝板的下部并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和睡床通過燕尾形軌道和長棒實現滑動連接;圖中標號說明1.鍵盤;2.鼠標;3.顯示器;4.左支架;4b.右支架;4-1.前條;4-2.上支架條; 4-2a.上支架條;4-3.下支架條;4-3a.下支架條;5.第一定位零件;6.橫板安裝螺釘; 7.橫板;8.第一號軌道;8a.第一號軌道;9.第二號軌道;9a.第二號軌道;10.后側板; 11.第一螺釘;Ila.第二螺釘;lib.第二螺釘;12.第三號軌道;12a.第三號軌道;13.第四號軌道;13a.第四號軌道;14.安裝板;14a.安裝板;16.支撐條;17.蝶形螺母;18.臺板; 20.睡床;20-1.前床片;20-2.后床片;20-3.床體;31.后限位桿;32.燕尾形軌道;33.第二定位零件;35.前限位桿;38.燕尾形槽體;39.長棒;101.轉輪;102.殼體;102-1.底部上層;103.讀取窗口 ; 104.底部下層;104-1. 讀取窗口孔;104-2.特殊通孔;105.小圓球;120.安裝螺釘;120a.安裝螺釘;120b.安裝螺釘;120c.安裝螺釘;120d.安裝螺釘;120e.安裝螺釘;120f.安裝螺釘;121.永磁體板;201.殼體;202.牽掛結構;202-1.牽掛結構;203.牽掛圈;203-1.牽掛圈;204. 牽掛繩;204-1.牽掛繩;205.轉動輪;206.固定零件;206-1.固定零件;207.電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有技術中的電腦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分體式電腦,第二類為一體式電腦。分體式電腦除了主機外,還有作為獨立部件存在的顯示部件和人工操作部件;顯示部件通常是獨立的顯示屏,人工操作部件包括獨立的鍵盤和獨立的鼠標;主機一般安裝在機箱內,機箱通常放置在地面上、或臺面下的擱板上、或者其他合適的地方。一體式電腦有俗稱的筆記本電腦、便攜式等,它們的特點是在同一套機殼內設置了主機、顯示部件和人工操作部件;換言之,主機、顯示部件和人工操作部件均以非獨立的形態存在。當然,獨立的鍵盤、獨立的鼠標也可用外接的方式連接到一體式電腦上去,但是, 作為一體式電腦,其已經配置安裝了具有鼠標功能和作用的部件、配置安裝了具有鍵盤功能和作用的部件,并且這些部件是以非獨立的形態出現的。相對于一體式電腦不同的是分體式電腦中的鍵盤和鼠標是獨立的形態存在的。下面,對本發明作總體的描述、說明和解釋。本發明的一種電腦設備,包括睡床20,設置電腦物件的臺板18,支架機構,調節機構,第一定位零件5,第一軌道機構,含有第二定位零件33的第二軌道機構。支架機構包括左支架4和右支架4b ;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條4-1,上支架條4-2,下支架條4-3 ;前條4-1的上部與上支架條4-2的前端固定連接,前條4-1的下部與下支架條4-3的前端固定連接。第一軌道機構包括左軌道架,右軌道架,橫板7 ;每一軌道架均包括安裝體,上軌道,下軌道;上軌道和下軌道均與安裝體固定連接,并且上軌道在上、下軌道在下;兩個安裝體分別位于睡床20的左右兩側,并通過第二軌道機構與睡床20滑動連接;第二定位零件33將安裝體和睡床20之間的相互位置確定;橫板7的左右兩端各與一個安裝體固定連接。調節機構包括支撐條16和鎖緊零件;臺板18與左、右支架4、4b轉動連接;支撐條16的端部與支架連接,支撐條16身部通過鎖緊零件與臺板18連接。上支架條4-2與上軌道接觸;下支架條4-3與下軌道接觸;第一定位零件5設置在第一軌道機構中并與支架條抵連接。對于以上的總體描述,有如下的說明和解釋。說明1。在本發明設備中,臺板18的角度可以進行調節,以滿足使用者睡躺在床上使用電腦的特殊要求。調節機構包括支撐條16和鎖緊零件,松開鎖緊零件后可以對臺板 18的角度進行調節,調節完成后再通過緊固鎖緊零件而固定臺板18的角度。說明2。設置在臺板18上的“電腦物件”,對分體式電腦來講,通常是顯示器、鍵盤和鼠標三者,主機由于比較沉重,因而一般不安放在臺板18上。對一體式電腦來講,“電腦物件”可以是筆記本電腦或便攜式電腦,此外,還可以再加上外接的人工操作部件;所謂外接的人工操作部件,如外接的鍵盤、或外接的鼠標、或外接的鍵盤和鼠標。說明3。在本發明設備中,臺板18可以前后移動,并且在本發明設備中,具有兩套相互獨立的軌道機構第一軌道機構和第二軌道機構,因此臺板及其支架機構的前后移動范圍大,給使用者上下睡床帶來了方便。具體說明見下。臺板和支架機構中的左、右支架4、4b為轉動連接關系;支架機構和臺板在前后移動時一起進行,即支架機構發生前后移動必然造成臺板也發生前后移動。a.支架機構連同臺板通過第一軌道機構發生直接移動情況。第一定位零件5設置在第一軌道機構中并與支架條抵連接,所以在第一定位零件5與支架條相抵的情況下,支架機構被鎖住、無法在第一軌道機構中發生移動。松開第一定位零件5,可以對支架機構連同臺板一起進行前后移動的調節、直至滿意為止,然后再擰緊第一定位零件5、并與支架條抵連接而鎖緊。b.支架機構連同臺板通過第二軌道機構發生間接移動情況。第二定位零件33在卡緊的情況下,第二定位零件33將安裝體和睡床20之間的相互位置確定、鎖緊。松開第二定位零件33,可以對安裝體的前后位置進行調節,盡管此時支架機構連同臺板沒有在第一軌道機構中發生移動,但由于第一軌道機構與安裝體為固定連接的關系,因此,安裝體發生了前后移動,就帶動了支架機構連同臺板一起發生前后移動。當移動的位置滿意后,再卡緊第二定位零件33,從而使安裝體和睡床20之間的相互位置確定。c.使用兩套軌道機構,可以使臺板18擁有更大的前后調節范圍;允許臺板18向前調節的范圍大,可以讓使用者獲得最理想的使用狀態;允許臺板18向后調節的范圍大, 可以讓使用者在上下睡床時感覺方便,否則使用者在上下睡床時需要大幅度彎曲雙腿或注意其它的情況,以免碰到臺板或支架機構等。說明4。本發明中的臺板18,其承載面不僅可以水平朝上的,更可以是傾斜的、垂直的,等等;如果承載面不是水平朝上的,則帶來了鼠標等出現下滑、下墜的問題;發明人也提出了相關的解決辦法,詳見后面有關的實施例。實施例一結合圖1至圖8進行說明。圖1是本發明設備示意圖之一;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的J向視圖;圖4是圖1的K-K向剖視圖;圖5是圖4中XI處的局部放大圖, 放大比例為3 1 ;圖6是臺板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后側板的立體示意圖;圖8是部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中繪制有臺板、支架機構、支撐條和后側板等。對于本實施例中的發明設備,現分別介紹如下。1.睡床 20。本實施例中的睡床20主要由三者組成,分別是前床片20-1、后床片20-2和床體 20-3。床體20-3的四周為框形結構。使用者睡躺在床體20-3上、以睡躺姿勢使用和操控電腦。2.支架機構。支架機構包括左支架4,右支架4b,后側板10 ;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條4-1,上支架條4-2,下支架條4-3。其中,前條4-1斜向設置,即其上端在前、后端在后;上支架條4-2 和下支架條4-3均為水平設置,上支架條4-2的前端與前條4-1的身部固定連接;下支架條 4-3的前端與前條4-1的底端固定連接。上支架條4-2的后端和下支架條4-3的后端均與后側板10固定連接,連接是通過螺釘實現的。還有,前條4-1的上端與臺板18的后側邊轉動連接。3.臺板18、支撐條16和鎖緊零件。臺板18用于設置電腦物件。臺板18與左、右支架4、4b轉動連接。支撐條16為弧形條片,其身部開設了弧形長槽孔;支撐條16的端部與支架轉動連接。鎖緊零件包括具有外螺紋的螺桿件和開設螺孔的蝶形螺母17,該兩者的螺紋配合;螺桿件與臺板18固定連接。說明螺桿件是車有外螺紋的桿件,如螺釘、螺絲、螺栓、螺桿等等都是一種螺桿件。螺桿件由內向外穿過支撐條16的槽孔,蝶形螺母17旋入螺桿件,當蝶形螺母17旋轉到底時就鎖緊了支撐條16。4.第一軌道機構。第一軌道機構包括左軌道架,右軌道架,橫板7 ;每一軌道架均包括安裝體,上軌道,下軌道。本實施例的安裝體為豎直設置的安裝板14 ;兩個安裝體分別位于睡床20的左右兩側。每一個安裝板的上部均向前突起,第一軌道機構位于安裝板的上部;每一個安裝板的下部向后突起,第二軌道機構位于安裝板的下部。每個安裝板14的上部各與橫板7的一個端部固定連接。安裝板的上部均向前突起、安裝板的下部向后突起,此設計的好處有臺板的前后調節范圍更大、使用者上下睡床更加方便。上軌道和下軌道均位于安裝板14的內側、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在本實施例中,上軌道包括第一號軌道8和第二號軌道9 ;下軌道包括第三號軌道12和第四號軌道13。 第一號軌道8,第二號軌道9,第三號軌道12和第四號軌道13,該四條軌道從上到下順序設置,該四條軌道均位于安裝板14的內側、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該四條軌道均為截面是矩形的矩形棒。支架機構中的上支架條4-2,其后部位于第一號軌道8和第二號軌道9之間并與此兩軌道滑動連接;支架機構中的下支架條4-3,其后部位于第三號軌道12和第四號軌道13之間并與該兩軌道滑動連接。5.第一定位零件5。第一定位零件5的上部為手柄、下部為螺桿。在第一軌道機構的第一號軌道8上開設螺孔,螺孔的內螺紋和第一定位零件5螺桿的外螺紋,兩者螺紋配合;第一定位零件5 的螺桿旋入第一號軌道8的螺孔內并與上支架條4-2相抵而鎖緊,使得支架機構及其臺板不能與安裝板14之間發生向前或向后的移動。 6.第一螺釘11和第二螺釘1 la。第一螺釘11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即第一螺釘11的頭部位于安裝板14的外側,它的螺柱部分旋入安裝板14并向內凸起。后側板10前行至最前位置時,與第一螺釘11 向內凸起的螺柱相抵而不能繼續前行。設置第一螺釘11的好處是在調整臺板的前后前后位置時,不會發生因不小心用力過度、造成臺板及其支架機構向前脫落出來,從而避免其下墜壓傷使用者。所述的第二螺釘11a,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即其頭部位于安裝板14的外側, 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裝板14并向內凸起,后側板10后退至最后位置時、與第二螺釘Ila向內凸起的螺柱相抵。7.第二軌道機構。第二軌道機構包括左側軌道組件,右側軌道組件;每一軌道組件均包括燕尾形軌道32,燕尾形槽體38,前限位桿35,后限位桿31。燕尾形軌道32為異形柱體;異形柱體的燕尾形軌道32,其截面形狀包括直線的頂部,對稱且斜向設置的兩個直線側邊;兩個直線側邊之間的距離為頂大底小。燕尾形槽體38,其開設里大外小鏤空的長槽,即鏤空長槽的截面形狀與燕尾形軌道32的截面形狀不僅吻合、而且該兩個截面形狀具有滑動性的尺寸配合。對滑動性的尺寸配合之說明如果兩者的尺寸配合太松,將導致移動時發生晃動,并且對移動調節完成后的鎖緊也不利;反之,如果兩者的尺寸配合太緊,將導致卡死、無法移動。所以兩者的尺寸配合應達到既能夠順暢的滑動性移動,又不會在移動時發生嚴重的晃動。燕尾形軌道32和燕尾形槽體38,其中的一個位于睡床20的側部并與睡床20固定連接,其中的另一個位于安裝板14的下部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以下,結合圖38、圖 39、圖40和圖41進行說明。在圖38和圖39中,燕尾形軌道32位于睡床20的側部并與睡床20固定連接,燕尾形槽體38位于安裝板14的下部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安裝板14和睡床20通過燕尾形軌道32和燕尾形槽體38實現滑動連接。在圖40和圖41中,燕尾形槽體38位于睡床20的側部并與睡床20固定連接,燕尾形軌道32位于安裝板14的下部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安裝板14和睡床20通過燕尾形軌道32和燕尾形槽體38實現滑動連接。安裝板14運動至最前位置時與前限位桿35相抵而受阻,不能繼續前行。安裝板 14運動至最后位置時與后限位桿31相抵而受阻,不能繼續后退。以上對本實施例中的發明設備,從硬件角度進行了描述。下面對某些具體的使用情況進行描述、說明和解釋。
1.如圖1所示,可以在臺板18被鎖緊為水平向上的情況下,將分體式電腦的鍵盤 1、鼠標2、顯示器3設置到臺板18上,分體式電腦主機設置在機箱內、放在床邊的凳子上。 臺板18的鎖緊可以通過將蝶形螺母17旋轉到底、擰緊支撐條16來實現。2.開機;檢查、復核電腦主機、鍵盤1、鼠標2、顯示器3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檢查、調整至完全正常為止。3.對于機械部件的調節,下面分別進行介紹。a.臺板的角度,可以調節為傾斜、垂直、斜向朝下,等等。調節方法將蝶形螺母17 反向旋轉松開,然后轉動臺板18至需要的角度,此時蝶形螺母17從原先的位置移動到了新的位置,再順向轉動蝶形螺母17至底并擰緊。至此,臺板的角度調節完成。圖1中的臺板水平朝上;圖10中的臺板向上傾斜,傾斜45°角度;圖11中的臺板為垂直;圖12中的臺板向下傾斜。b.松開第一定位零件5,可以將臺板18連同支架機構拉出、或推回;當臺板18處于合適的前后位置時,再擰緊定位零件5,這樣就可以固定了臺板18及其支架機構的前后位置(就安裝板14鎖定不變而言)。上述松開第一定位零件5時,臺板18連同支架機構拉出,其最前的位置受第一螺釘11的限制,即朝前拉的時候,到了規定的最前位置時,后側板10會碰到第一螺釘11而無法繼續前移,此設計的好處是臺板18連同支架機構不會被拉出而掉下來,避免了事故。參見圖1進行理解。另外,臺板18連同支架機構推回時,其最里的位置受第二螺釘Ila的限制,即到了規定的最里位置時,后側板10會碰到第二螺釘Ila而停止移動。參見圖9進行理解。c.第二定位零件33由頭部和身部組成。頭部是手柄,身部是設有外螺紋的螺桿; 安裝板14上開設螺孔,并將第二定位零件33的螺桿旋入擰緊,從而使安裝板14和睡床20 之間不再發生相對移動。比如在燕尾形軌道32位于睡床20的側部并與睡床20固定連接的情況下,擰緊后的第二定位零件33,其螺桿底部與燕尾形軌道32相抵,從而使安裝板14 和睡床20之間不再發生相對移動。當需要對安裝板14的前后位置進行調節時,可以先松開第二定位零件33,然后再調節安裝板14的前后位置直至滿意為止,最后擰緊第二定位零件33、從而鎖定安裝板14的前后位置。還有,為了防止安裝板14移動過頭出現故障,還設置了限位桿,即安裝板14運動至最前位置時與前限位桿35相抵而停止向前,安裝板14運動至最后位置時與后限位桿31 相抵而停止后退。d.本發明設備的使用狀態,可參見圖10,該圖是本發明設備使用狀態時的示意圖,圖中的臺板調節為向上傾斜,傾斜45°角度。腰椎疾病患者或頸椎疾病患者,其發病與坐的姿勢、坐的時間長短存在緊密的因果關系;如果患者經常使用本發明設備,可以減緩病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狀出現。e.臺板18,其承載面可以不是水平朝上的,由此帶來了鼠標等出現下滑、下墜的問題;發明人也提出了相關的解決辦法,詳見后面有關的實施例。實施例二本實施例二介紹一種與實施例一不完全相同的第二軌道機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軌道機構包括左側軌道組件,右側軌道組件;每一軌道組件均包括一根燕尾形軌道32,一對長棒,前限位桿35,后限位桿31。燕尾形軌道32為異形柱體;異形柱體的燕尾形軌道32,其截面形狀包括直線的頂部,對稱且斜向設置的兩個直線側邊;兩個直線側邊之間的距離為頂大底小。在一對長棒39中,一根長棒和另一根長棒之間存在間隔,且兩根長棒的相對之面均為斜面,即兩根長棒之間形成鏤空的梯形空間,該梯形空間的截面形狀與燕尾形軌道32 的截面形狀不僅吻合、而且該兩個截面形狀具有滑動性的尺寸配合。以下,結合圖42、圖43、圖44和圖45進行描述和說明。在圖42和圖43中,一對長棒39位于睡床20的側部并與睡床20固定連接,燕尾形軌道32位于安裝板14的下部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安裝板14和睡床20通過燕尾形軌道32和長棒39實現滑動連接。在圖44和圖45中,燕尾形軌道32位于睡床20的側部并與睡床20固定連接,一對長棒39位于安裝板14的下部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安裝板14和睡床20通過燕尾形軌道32和長棒39實現滑動連接。另外,安裝板14運動至最前位置時與前限位桿35相抵,安裝板14運動至最后位置時與后限位桿31相抵。實施例三現有技術中的鼠標,只能在承載體的承載面水平向上時才能正常使用;如果在承載面不是水平向上的,比如是大角度斜向的、或者是垂直的、再或者是向下的,在這些情況下,如果操作者一旦松手,現有技術的鼠標就會掉下來、無法繼續正常使用。本實施例所介紹的鼠標,其不論臺板18是水平向上的、或者是大角度斜向的、或者是垂直的、或者是向下的,均能可靠地將鼠標吸合,不會掉下來,確保了正常使用;此外, 鼠標底部下層和相對體之間存在著間隙層,再加上多個小圓球在鼠標移動時也在轉動,所以能使鼠標移動達到靈活、自如、隨心所欲。以下結合圖13至圖23進行說明。圖13是本實施例三中鼠標的主視圖;圖14是圖13的仰視圖;圖15是圖13中鼠標的底部下層示意圖;圖16是圖15的俯視圖;圖17是圖15的后視圖;圖18是圖15的A-A向剖視圖;圖19是圖13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5 1;圖20是對圖19作了變化改動的示意圖;圖21是圖18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 放大比例為5 1 ;圖22是實施例三中鼠標使用情況的示意圖;圖23是圖22中II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2 1。本實施例中的鼠標是獨立的鼠標,一般用于分體式電腦中;當然在一體式電腦中, 如在筆記本電腦中,本實施例中的鼠標也可以作為外接鼠標使用。說明一體式電腦所自帶的起鼠標作用的部件姑且稱之為非獨立的鼠標,非獨立的鼠標在使用很不舒服,往往需要外接一個鼠標才感覺使用起來舒服、自如,達到隨心所欲的靈活程度。本實施例中的鼠標包括讀取機構和殼體102 ;所述的殼體102,其底部包括底部上層102-1,底部下層104,小圓球105 ;底部下層104開設讀取窗口孔和特殊通孔104-2 ;特殊通孔104-2為33個,小圓球105的數量也是33個。特殊通孔104-2的上部為圓柱形的鏤空,并且圓柱的直徑大于小圓球105的直徑; 特殊通孔104-2的下部為圓弧形鏤空,圓弧形鏤空的底部孔口直徑小于小圓球105的直徑; 所述的小圓球105,其位于特殊通孔104-2內,其底部向下突起在底部下層104的朝下表面。
底部上層102-1和底部下層104固定連接;底部下層104由鐵材料制造,臺板18 上有一小塊的永磁體板121,該板固定連接在臺板18的表面。對于以上描述,有如下的進一步說明。說明1 永磁體是在外加磁場去掉后,仍能保留一定剩余磁化強度的物體,俗稱的 “吸鐵石”也是永磁體。永磁體是一種成熟的產品,具有很長生產和應用的歷史,國內目前有幾百家在生產、供貨,其典型的種類有釹鐵硼永磁體產品等;可以向有關單位定制,相關的購買、定制信息,網上非常多。說明2 本專利文件中所謂的“鋼鐵體”,可以是鋼材料制成的物體,也可以是鐵材料制成的物體。眾所周知,永磁體和鋼鐵體相鄰,前者會對后者產生磁性質的吸力、從而使兩者吸合。說明3 特殊通孔104-2的下部為圓弧形鏤空,圓弧形鏤空的底部孔口直徑小于小圓球105的直徑;如此設計,一是考慮小圓球105在特殊通孔104-2內可以靈活轉動,二是考慮到小圓球105被限制在特殊通孔104-2、不會掉出來。說明4 底部下層104開設讀取窗口孔104-1,如此就可以繼續使用現有技術鼠標原有的讀取窗口 103及其電路,或者講,可以盡量利用現有技術的鼠標而改造成發明技術的鼠標。說明5 操作者一旦將鼠標的底部下層104放到永磁體板121的表面,就被吸合, 也就是講,當鼠標的底部下層104和永磁體板121建立了磁性連接后,即使操作者把手松開,底部下層104連同整個鼠標都被永磁體板121吸合住,而且此種情況不論是永磁體板 121的吸合面是水平朝上、還是大角度斜向的、或者是垂直的、或者是向下的,均呈現為鼠標都被永磁體板121吸合住、不會掉下來。以上所謂的吸合,其實鼠標底部下層104和永磁體板121之間還是存在一層薄薄的間隙層;造成間隙層的原因和好處說明如下。a.造成間隙層的原因。結合圖22、圖23進行說明。小圓球105位于特殊通孔104_2內,它的左端與底部上層102-1相抵,它的右端向右突起在底部下層104的朝右表面;所以多個小圓球105的右端頂住永磁體板121、從而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間隙層;由于該間隙層較薄,所以永磁體板 121發出的磁力線依然可以穿過該間隙層空間,到達鐵材料制作的鼠標底部下層104,從而將底部下層104連同整個鼠標被一起吸住。b.間隙層存在的好處。如果不存在間隙層,鼠標底部下層104和永磁體板121之間,不是被牢牢吸住、造成鼠標的移動困難,就是兩者之間的吸合力不足、造成鼠標容易脫落。而本技術中存在了間隙層,鼠標底部下層104和永磁體板121之間既能牢牢吸住, 又不會造成鼠標的移動困難;進一步的,即便兩者之間的吸合力非常強,由于存在多個小圓球105,也能使鼠標靈活、自如、隨心所欲地移動,原因是操作者掌控鼠標移動時,多個小圓球105也同時在轉動。實施例四結合圖M進行說明。圖M中有7個安裝螺釘;通過該7個安裝螺釘,使得鼠標的底部下層104和底部上層2-1固定連接。
實施例五在本實施例中,鼠標的部分相關設計參數如下。小圓球105的直徑6mm,鼠標的底部下層104用厚度為5. 4mm的鐵板制造;在鐵板上加工特殊通孔104-2,該孔由兩部分組成上面為圓柱形的鏤空部分,圓柱的直徑 6. 08mm,高度3mm ;下面為圓弧形鏤空,呈現為下端是不完整的圓鍋形鏤空(因為下端穿透、形成圓形口,下同),或者講是下端不完整的半圓球形鏤空,該半圓球鏤空的半徑為 3. 04mm,高度為 2. 4_。對于上述加工完成的特殊通孔104-2,其在鼠標的底部下層104形成一個直徑約為3. 73mm的圓形口,由于該圓形口的直徑3. 73mm小于小圓球105的直徑6mm,所以小圓球 105不會從該口掉出來。用鐵板制造的鼠標底部下層104,在加工完成了特殊通孔104-2后、裝入小圓球 105,然后再將鼠標底部下層104和鼠標底部上層102-1固定連接。鼠標底部上層102-1采用耐磨的硬塑料制作。安裝完畢后,小圓球105的上端與鼠標底部上層102-1相抵,小圓球 105的下端從鼠標的底部下層104朝下突起0. 6mm。分析在本實施例中,特殊通孔104-2下部鏤空處的壁體呈圓弧形、并且與小圓球 105下部的外表面吻合對應,如此可以使小圓球105的轉動靈活、自如,不卡死。以上描述可以結合圖19和圖21進行理解。另外,再提供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設計、制造中,如果鼠標底部上層102-1 在各小圓球105的頂部處采用弧形的上凹結構,則底部上層102-1的耐磨性能將更好;參見圖20進行理解。實施例六在上面的實施例三中,介紹了一種不會掉下來的鼠標;本實施例中,再介紹另一種不會掉下來的鼠標。結合圖25至圖37進行說明。圖中標號說明18.臺板;201.殼體;202.牽掛結構;202-1.牽掛結構;203.牽掛圈;203-1.牽掛圈;204.牽掛繩;204-1.牽掛繩;205.轉動輪;206.固定零件;206-1.固定零件;207.電線。圖25是現有技術中某一鼠標的主視圖;圖沈是圖25的俯視圖;該圖25和圖沈可作為與本發明技術鼠標作對比使用。本實施例中的發明技術鼠標,參見圖27 ;圖27是鼠標的主視圖;圖觀是圖27在 2-1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5 1 ;圖四是對圖28作剖切處理后的示意圖。發明技術鼠標包括牽掛繩204,殼體201和讀取機構;殼體201上設置有含牽掛孔的牽掛結構202 ;讀取機構設置在殼體201。牽掛結構202與殼體201底層的前端連為一體;牽掛繩204的上端與臺板18連接,牽掛繩204的下端通過牽掛孔與牽掛結構202連接。下面,就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改進的技術方案、變化的技術方案,分別進行說明。說明一。圖30是圖27俯視圖之一,圖中的牽掛結構為一個;圖31是圖27俯視圖之二,圖中的牽掛結構為兩個。說明二。不同于圖28的牽掛結構,圖32是另一種的牽掛結構、即圖32是板狀牽掛結構的示意圖,圖中的牽掛結構前高后低斜向設置;圖33是對圖32作剖切處理后的示意圖。說明三。圖34和圖35是牽掛繩通過牽掛圈進行連接的示意圖;其中,圖34是牽掛圈既與牽掛繩連接、又通過與牽掛孔與牽掛結構連接的示意圖,并且本圖中的牽掛結構包括連為一體的三個結構塊;圖35是牽掛圈既與牽掛繩連接、又通過與牽掛孔與牽掛結構連接的示意圖,并且圖中的牽掛結構前高后低斜向設置。說明四。圖36是發明技術鼠標中牽掛繩和牽掛結構均為兩個的示意圖;圖36中的鼠標沒有電線、是無線鼠標,其電能由電池提供,電池安裝在殼體內部,其信號通過無線發射和無線接收的方式進行傳輸。說明五。圖37是發明技術鼠標牽掛連接的示意圖。圖中,兩個固定零件206與臺板18固定連接(臺板18未畫出),牽掛繩204的上端與固定零件206連接,牽掛繩204的下端通過牽掛圈203與牽掛結構202連接,如此,鼠標就掛在了臺板18上。如果牽掛繩204使用收縮性能良好的牽掛繩204,則效果更好。實施例七本實施例介紹鍵盤和臺板的固定連接。所謂固定連接,可以是以下兩種方法中的任意一種1.使用不干膠粘貼材料將鍵盤反面和臺板表面進行粘接連接。采用不干膠粘貼材料的好處是剝離或重新粘接方便,利于維修、更換或位置變化。2.使用連接零件,連接零件與鍵盤抵連接,連接零件再通過螺釘與臺板固定連接, 由此實現鍵盤和臺板的固定連接。實施例八本實施例介紹鍵盤和臺板實現磁性連接。在鍵盤底部加裝鐵板,在臺板的表面加裝永磁體板,鐵板的位置和永磁體板的位置對應、從而建立起磁性連接;依靠磁性連接,永磁體板吸合住鐵板,從而達到鍵盤和臺板建立起磁性連接,最終使得鍵盤吸合在臺板上。實施例九本實施例介紹技術方案所述的臺板包括臺板主體和兩個以上的定位塊,臺板主體和定位塊磁性連接,定位塊和鍵盤抵連接。實現方法在臺板主體上覆蓋鐵板;用永磁體材料制作定位塊,定位塊的數量為兩塊以上;各定位塊位于鍵盤的周邊、并與鍵盤主體抵連接,即在定位塊不進行挪動的情況下,鍵盤主體也被卡住無法挪動;定位塊和鐵板磁性吸合,從而實現臺板主體和定位塊磁性連接,鍵盤和臺板主體吸合后,無論臺板是大角度傾斜或垂直或向下的,鍵盤均不會掉下來。實施例十本實施例介紹一種在臺板18上設置一體式電腦的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使用不干膠粘貼材料將一體式電腦反面和臺板表面進行粘接連接。 采用不干膠粘貼材料的好處是剝離或重新粘接方便,利于維修、更換或位置變化。
第二種方法。使用連接零件,連接零件與一體式電腦抵連接,連接零件再通過螺釘與臺板固定連接,由此實現一體式電腦和臺板的固定連接。實施例i^一上述實施例十雖然解決了一體式電腦設置在臺板18上的問題,但是其自帶的非獨立的鼠標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將實施例三中的發明技術鼠標借用過來,使得其成為外接的鼠標,從而使人工操作變得靈活、自如、隨心所欲。實施例十二腰椎疾病患者或頸椎疾病患者,他們的發病頻率和病狀輕重程度往往與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態緊密相關。如果經常使用本發明設備,可以減緩病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狀出現。圖10是某一具體的使用情況。在實際使用中,應該針對病人的具體癥狀, 在醫師的指導下,將臺板18的朝向等等處置為最適當的角度,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包括睡床(20),設置電腦物件的臺板(18),支架機構,調節機構,第一定位零件(5),第一軌道機構,含有第二定位零件(3 的第二軌道機構;所述的支架機構包括左支架(4)和右支架Gb);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條G-1),上支架條G-2),下支架條G-3);前條的上部與上支架條G-2)的前端固定連接,前條 (4-1)的下部與下支架條G-3)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包括左軌道架,右軌道架,橫板(7);每一軌道架均包括安裝體,上軌道,下軌道;上軌道和下軌道均與安裝體固定連接,并且上軌道在上、下軌道在下; 所述的兩個安裝體分別位于睡床00)的左右兩側,并通過第二軌道機構與睡床00)滑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零件(3 將安裝體和睡床OO)之間的相互位置確定;橫板(7)的左右兩端各與一個安裝體固定連接;所述的調節機構包括支撐條(16)和鎖緊零件;所述的臺板(18)與左、右支架G、4b)轉動連接;支撐條(16)的端部與支架連接,支撐條(16)身部通過鎖緊零件與臺板(18)連接;上支架條(4- 與上軌道接觸;下支架條(4- 與下軌道接觸; 第一定位零件( 設置在第一軌道機構中并與支架條抵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鎖緊零件包括具有外螺紋的螺桿件和開設螺孔的蝶形螺母(17),該兩者的螺紋配合;螺桿件與臺板(18)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撐條(16)為直形條片、并且其身部開設了直形長槽孔,或者所述的支撐條 (16)為弧形條片、并且其身部開設了弧形長槽孔;支撐條(16)的端部與支架轉動連接;螺桿件的底部與臺板(18)固定連接,螺桿件的身部穿過支撐條(16)的槽孔,蝶形螺母(17) 旋入螺桿件并鎖緊支撐條(1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 所述的前條(4-1)斜向設置,即其上端在前、后端在后; 前條的上端與臺板(18)的后側邊轉動連接;所述的上支架條(4- 和下支架條(4- 均為水平設置,上支架條G-2)的前端與前條的身部固定連接;下支架條G-3)的前端與前條的底端固定連接; 所述的支撐條(16),其端部與前條(4-1)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裝體為豎直設置的安裝板(14);安裝板(14)的上部與橫板(7)的端部固定連接,安裝板(14)的下部通過第二軌道機構與睡床OO)滑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零件 (33)將第二軌道機構和睡床OO)之間的相互位置確定;所述的上軌道包括第一號軌道(8)和第二號軌道(9),所述的下軌道包括第三號軌道 (12)和第四號軌道(13);第一號軌道(8),第二號軌道(9),第三號軌道(1 和第四號軌道(13),該四條軌道從上到下順序設置,該四條軌道均位于安裝板(14)的內側、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該四條軌道均為截面是矩形的矩形棒;所述的上支架條G-2),其后部位于第一號軌道(8)和第二號軌道(9)之間并與此兩軌道滑動連接;所述的下支架條G-3),其后部位于第三號軌道(1 和第四號軌道(1 之間并與該兩軌道滑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電腦設備包括第一定位零件(5),其上部為手柄,其下部為螺桿;所述的第一號軌道(8)開設螺孔,螺孔的內螺紋和第一定位零件( 螺桿的外螺紋,兩者螺紋配合;第一定位零件(5)的螺桿旋入第一號軌道 (8)的螺孔內并與上支架條(4-2)相抵。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14);所述的上軌道和下軌道均位于安裝板(14)的內側、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架機構包括后側板(10);上支架條G-2)的后端和下支架條G-3)的后端均與后側板(10)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包括第一螺釘(11)或者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包括第一螺釘(11) 和第二螺釘(Ila);所述的第一螺釘(11),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即其頭部位于安裝板(14)的外側,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裝板(14)并向內凸起,后側板(10)前行至最前位置時、與第一螺釘 (11)向內凸起的螺柱相抵;所述的第二螺釘(11a),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S卩其頭部位于安裝板(14)的外側,其螺柱部分旋入安裝板(14)并向內凸起,后側板(10)后退至最后位置時、與第二螺釘 (Ila)向內凸起的螺柱相抵。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14);安裝板的上部向前突起,所述的第一軌道機構位于安裝板的上部;安裝板的下部向后突起,所述的第二軌道機構位于安裝板的下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 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14);所述的第二軌道機構包括左側軌道組件,右側軌道組件;每一軌道組件均包括燕尾形軌道(32),燕尾形槽體(38),前限位桿(35),后限位桿(31);所述的燕尾形軌道(3 為異形柱體;異形柱體的燕尾形軌道(32),其截面形狀包括 直線的頂部,對稱且斜向設置的兩個直線側邊;兩個直線側邊之間的距離為頂大底小;所述的燕尾形槽體(38),其開設里大外小鏤空的長槽,即鏤空長槽的截面形狀與燕尾形軌道(3 的截面形狀不僅吻合、而且該兩個截面形狀具有滑動性的尺寸配合;所述的燕尾形軌道(3 和燕尾形槽體(38),其中的一個位于睡床00)的側部并與睡床00)固定連接,其中的另一個位于安裝板(14)的下部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 安裝板(14)和睡床00)通過燕尾形軌道32和燕尾形槽體38實現滑動連接; 安裝板(14)運動至最前位置時與前限位桿(3 相抵,安裝板(14)運動至最后位置時與后限位桿(31)相抵。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設備,其特征是 所述的安裝體為安裝板(14);所述的第二軌道機構包括左側軌道組件,右側軌道組件;每一軌道組件均包括一根燕尾形軌道(32),一對長棒,前限位桿(35),后限位桿(31);所述的燕尾形軌道(3 為異形柱體;異形柱體的燕尾形軌道(32),其截面形狀包括 直線的頂部,對稱且斜向設置的兩個直線側邊;兩個直線側邊之間的距離為頂大底小;在所述的一對長棒(39)中,一根長棒和另一根長棒之間存在間隔,且兩根長棒的相對之面均為斜面,即兩根長棒之間形成鏤空的梯形空間,該梯形空間的截面形狀與燕尾形軌道(3 的截面形狀不僅吻合、而且該兩個截面形狀具有滑動性的尺寸配合;所述的燕尾形軌道(3 和一對長棒(39),其中的一者位于睡床00)的側部并與睡床 (20)固定連接,其中的另一者位于安裝板(14)的下部并與安裝板(14)固定連接;安裝板 (14)和睡床00)通過燕尾形軌道(3 和長棒(39)實現滑動連接;安裝板(14)運動至最前位置時與前限位桿(3 相抵,安裝板(14)運動至最后位置時與后限位桿(31)相抵。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硬件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電腦設備。為了提供一種以睡躺姿勢使用電腦的設備,其技術方案如下。其特征是包括睡床(20),臺板(18),支架機構,調節機構,第一、第二定位零件(5、33),第一、第二軌道機構;支架機構包括左、右支架(4、4b);每一支架均包括前條(4-1),上、下支架條(4-2、4-3);第一軌道機構包括左、右軌道架,橫板(7);每一軌道架均包括安裝體,上、下軌道;調節機構包括支撐條(16)和鎖緊零件;臺板(18)與左、右支架(4、4b)轉動連接;支撐條(16)的端部與支架連接,支撐條(16)身部通過鎖緊零件與臺板(18)連接。有益效果是可以躺在睡床上使用電腦。
文檔編號A47C19/22GK102318975SQ20111025705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日
發明者梁懷清 申請人:上海美迪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淮安市| 万源市| 廊坊市| 富裕县| 沙湾县| 锦屏县| 睢宁县| 新密市| 阿坝| 昌都县| 建德市| 陆良县| 四平市| 北碚区| 广河县| 庐江县| 叶城县| 建昌县| 高州市| 澜沧| 镇江市| 岳阳县| 玛多县| 南京市| 延庆县| 大庆市| 东至县| 云和县| 沁阳市| 潼关县| 高雄县| 鄂尔多斯市| 南部县| 镇安县| 仪征市| 新闻| 清流县| 东宁县| 建宁县|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