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工作站的跑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跑步機,尤其涉及一種包括踏面組件的跑步機,其中當使用者在該跑步機上運動時,該踏面組件可使多任務目的得以輕易實現。
背景技術:
一種傳統的跑步機,如專利號為7892,148的美國專利所公開的跑步機,一般包括一個踏面組件、一個自踏面組件延伸的支撐結構、一個安裝在支撐結構的末端頂端的桌面元件、一個被桌面元件支撐并與該桌面元件的前邊緣相鄰的手柄元件和一個控制組件,其包括至少一個輸入按鈕,該輸入按鈕被桌面元件和手柄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所支撐。該桌面元件包括一個底表面且該控制組件被安裝在該桌面元件的底表面鄰近該桌面元件的前邊緣和低于手柄元件位置。 傳統的跑步機具有多種缺陷。首先,該上述公開的跑步機僅能用于跑步和用于工作站。當使用者在該踏面組件上跑動時,使用者可能同時在該桌面元件前處理工作。該控制單元隱藏在該桌面元件下部。這個裝置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使用者的運動體驗。該使用者可能會感覺自己正在將該跑步機作為一個工作站在使用而無法進入運動狀態。第二個不足涉及到安全問題。由于使用者沒能進入到運動狀態,他或她可能對其工作過分投入和忽略該踏面組件仍舊在運動。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使用者可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閱讀或打字或處理郵件上而沒有意識到他或她需要保持自己的速度跑動。當使用者的腳步慢下來時,他或她可能會從踏面組件跌下。第三,該上述的傳統跑步機無法允許使用者在跑步期間處理其它事務。這意味著工作站隨跑步機一起運行且使用者沒有機會實現其其它功能,如作為一個咖啡桌或飲料桌。換句話說,使用者可能因為該傳統的跑步機能夠處理其它工作而購買該跑步機但最后卻發現該工作站不能用于處理其它事務。比如,使用者后來可能希望該工作臺能夠成為放置他或她私人物品的平臺。第四,該工作臺被支撐結構所懸掛支撐,其中該支撐結構一般包括一組自踏面組件向上延伸的支撐桿,其中該工作站安裝在該支撐桿的頂端部位。這種結構的問題是當使用者在該踏面組件上跑動時,整個跑步機將會因跑動而發生搖動。該被支撐桿單獨支撐的工作臺和放置在工作臺上的電子裝備將會不安全,如電腦,可能會受到搖動的影響或甚至被損壞。第五,該支撐位于該跑步機上的工作站一般不可移動。這意味著使用者不能調整該工作站相關該支撐桿的傾斜角度。這些限制給該傳統跑步機的使用者帶來了很大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優勢在于其提供一種跑步機,其中當使用者在該跑步機上運動時,該踏面組件可使多任務目的得以輕易實現。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其提供一個跑步機,其中該跑步機包括一個行走應用組件,該行走應用組件被安全可調整地安裝在一個踏面組件上以允許該行走應用組件可被當做多種裝備和平臺使用和適合具有不同體重和運動參數的多種使用者使用。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其提供一個跑步機,其中該跑步機包括一個行走應用組件,該行走應用組件自一個控制單元向外延伸由此使用者在允許通過該行走應用組件進行其它運動時,使用者可容易地操作該控制單元。更重要的是,這種結構不會破壞使用者的運動體驗,因為使用者參與了跑步機運動參數的控制。換句話說,當使用者使用本發明跑步機時,健身運動被賦予了第一優先。本發明另一優勢在于其提供了一種跑步機,其中該跑步機包括一組自該控制單元延伸的以對本發明使用者提供足夠支撐的手柄。這與上述傳統的跑步機截然不同,因為其工作站為該使用者提供核心支撐。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于其提供了一種跑步機,其中該跑步機包括一種行走應用組件,該行走應用組件被設置以形成一個三角形結構從而對一個功能元件提供一個安全而可 移動的支撐。本發明的其它優勢和特征通過下述的詳細說明得以充分體現并可通過所附權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組合的裝置得以實現。依本發明,前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和優勢通過提供一個跑步機而得以實現,其中該跑步機包括一踏面組件,其包括一個可移動的跑帶踏面以供使用者在其上跑動;一支撐架,其具有一個與該踏面組件的前端部相連的低端部和一個自該低端部的預定高度延伸的高端部;一控制單元,其安裝在該支撐架的高端部以供控制該踏面組件的操作;和一個行走應用組件,其包括一個自該控制單元向外和可移動延伸的功能元件以形成一個功能平臺,該功能平臺具有一個預定的相對該控制單元的傾斜角,其中使用者被允許同時操作該控制單元和在該踏面組件上跑動和以一種方便和安全的方式在該功能平臺上實現該預定任務。通過對隨后的描述和附圖的理解,本發明進一步的目的和優勢將得以充分體現。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勢,通過下述的詳細說明,附圖和權利要求得以充分體現。
圖I為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立體圖。圖2為依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分解圖。圖3A和圖3B為依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側視圖。圖4為依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功能元件的立體圖。圖5為依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示意圖。圖6為依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第一可選模式圖。圖7為依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第二可選模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之圖I、圖2、圖3A、圖3B、圖4和圖5所示,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得以闡明,其中該跑步機包括一踏面組件10、一支撐架20、一控制單元30和一行走應用組件40。該踏面組件10包括一個可移動跑帶踏面11以供使用者在其上跑動。該支撐架20具有一個與該踏面組件10的前端部相連的低端部21和一個自該低端部21的高于該踏面組件10的預定高度延伸的高端部22。該控制單元30被安裝在該支撐架20的高端部22以供控制該踏面組件10的操作。該行走應用組件40包括一個自該控制單元30向外和可移動延伸的功能元件41以形成一個功能平臺42,該功能平臺42具有一個預定的相對該控制單元30的傾斜角,其中使用者被允許同時操作該控制單元30和在該踏面組件10上跑動及以一種方便和安全的方式在該功能平臺42上實現該預定任務。依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該踏面組件10包括一個基底架12且該基底架12具有一 個第一引導元件121和一個第二引導元件122,其中該可移動跑帶踏面11可操作地安裝在第一引導元件121和第二引導元件122之間以供支撐使用者和容許使用者在該可移動跑帶踏面11上跑動。該基底架12也可包括一組設置在第一引導元件121和第二引導元件122的底部的移動輪123以使整個跑步機的運輸變得容易。該支撐架20包括一個分別安裝在第一引導元件121和第二引導元件122的第一基底支撐元件23和第二基底支撐元件24,并且一個第一架元件25和一個第二架元件26分別自第一基底支撐元件23和第二基底支撐元件24延伸以供支撐該控制單元30和該行走應用組件40,其中該支撐架20的低端部22形成在第一基底支撐元件23和第二基底支撐元件24,而該支撐架20的高端部21形成在該第一架元件25和第二架元件26的高端部分。另一方面,該控制單元30包括一個支撐在該支撐架20的高端部21的控制殼31、一個容納在該控制殼31內并與該可移動跑帶踏面11通電連接的控制模塊32和一個設于該控制殼31并與該控制模塊32相連的控制板33,其中使用者可通過操縱該控制板33來控制該可移動跑帶踏面11的操作,如跑動速度。使用者作出的輸入指令被傳送至該控制模塊32,該控制模塊32被設置以將相應的信號傳送至可移動跑帶踏面11以供調整相應的運動參數。值得注意的是該控制殼31被安裝在高于該可移動跑帶踏面11的位置,以此方式定位,使用者可很容易和方便地接近該控制板33。該控制架20進一步包括一組自該控制殼31的兩側向后延伸的手柄27,其中該使用者在該跑帶踏面11上運動時,其可抓住該手柄27以用于平衡和支撐。該行走應用組件40的功能元件41包括一個可樞轉地安裝在該控制單元30的控制殼31的功能板411,以此方式該功能版411被設置以可被樞轉地折疊以與該第一架元件25和第二架元件26成行排列和被樞轉地和可調整地展開以形成一個相對第一架元件25和第二架元件26的預定角度。該行走應用組件40進一步包括一個可樞轉地延伸在支撐架20和功能元件41的底側之間的加強架43以在功能元件41被展開以形成一個與該支撐元件20的傾預定斜角時,為該功能元件41提供一個強化支撐。更具體地,該加強架43包括兩個縱向臂431和一個橫向臂432,其中每個該縱向臂431具有一個可樞轉地與相應第一架元件25和第二架元件26相連的末端,該橫向臂432整體地延伸在兩個縱向臂431的另一末端之間以形成一個實質上為U形的加強架結構。如附圖之圖3A和3B所示,此U形加強架43可樞轉地和傾斜地在支撐架20和功能板411之間延伸以形成一個以供該功能板411的相當于三角形的支撐結構。為了調整該傾斜角度,該行走應用組件40進一步包括一個耦接器44,其中該耦接器44被設于該功能板411的底側以供可拆卸地和可調整地與該加強架43的橫向臂432相耦接。如附圖之圖4所示,該耦接器44包括一個基底耦接元件441、兩個邊側耦接元件442和多對間隔和凹入形成在該邊側耦接元件442的保持槽443,以此方式每對保持槽443被彼此對齊排列以用于調節該加強架43的該橫向臂432。值得注意的是每對保持槽443與相鄰的該對保持槽443相間隔地設置以容許該加強架43的橫向臂432被可調整地容納在相應的保持槽443中以供調整該功能元件41的傾斜角度。換句話說,每對保持槽443具有一個比該橫向臂432的尺寸稍大的寬度從而使得該橫向臂432可合適地容納在該保持槽443中。進一步地,該耦接器44沿該功能平臺42的橫向安裝(也即是該方向與可移動跑帶踏面11的縱向方向相一致的方向)。如附圖之圖3A和圖3B所示,通過選擇性調整該保持槽443對的安裝,使用者可調 整在該功能元件41上的傾斜角度。在圖I中,該橫向臂432被容納在距離該支撐架20最遠的保持槽443中以容許該功能元件41被懸掛支撐在一個相當于水平的位置。另一方面,如附圖之圖3A和3B所示,該橫向臂432被容納在形成于功能元件41的中部的保持槽443內以容許該功能元件41以一個相對水平線約為30度角的方式被懸掛支撐。另一方面,如附圖之圖3B所示,該橫向臂432被容納距離該支撐架20最近的保持槽443內以容許該功能元件41以一個相對水平線約為70度角的方式被懸掛支撐。如附圖之圖I所示,使用者可將他或她的便攜式電腦放在該功能元件41上從而使得當該使用者在該可移動跑帶踏面11上運動時,他或她可同時使用他或她的便攜式電腦用于娛樂或處理工作。換句話說,該行走應用組件40可被用作一個跑步機工作站。注意該便攜式電腦不會干擾到該跑步機組件10的正常操作,因為該控制單元33被放置在距離該使用者更近的位置,因此該使用者可方便和容易地接近該控制單元30。當使用者想要將注意力集中在運動上時,該使用者可簡單地忽略掉該便攜式電腦和專注于運動。如附圖之圖5所示,當該功能元件41不再使用時,該功能元件41也可被折疊起來。該行走應用組件40進一步包括一組設于功能元件41的功能板411的功能附件45以用于支撐在該功能元件41上的活動。每個功能附件45可具體表現為多種裝置或儀器。例如,一種功能附件45可包括一個物體支持裝置,如形成在該功能元件41上的茶杯托或一個穩定托451以容許使用者臨時放置一個茶杯或將他或她的靜物放置到該功能附件。可選地,該功能附件45可包括一個形成在該功能元件41的通道槽452以容許用于計算機的線路從此處通過。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者可將不止是便攜式電腦,也可將很多其他的裝置放于該功能元件41上以實現該使用者的特定目的。例如,使用者可將一個平板電腦或一個DVD播放機放置在該功能元件41上從而使得該使用者可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享受到多媒體娛樂。在此該功能元件41的關鍵點是該功能元件41可被具體用作多種裝置或儀器以適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如附圖之圖6所示,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一個第一可選模式得以闡明。該可選模式除功能元件41’之外與該較佳實施例相似。在該可選模式中,該功能元件41’包括一個功能籃411’,該功能藍411’向外和可移動地自該控制單元30延伸以在使用者在該跑帶踏面10上運動時用于臨時存放物品。如附圖之圖7所示,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一個第二可選模式得以闡明。該可選模式除功能元件45’之外與該較佳實施例相似。在這個第二可選模式中,該功能附件45’進一步包括一組形成在該功能元件41后側的茶杯托451’以方便為本發明使用者供水。該功能附件45’進一步包括一個設置在一個手柄27的至少一個前端部的附屬平臺453’并且其與該控制單元30的控制殼31相鄰,其中該茶杯托451’位于附屬平臺453’。本領域技術人員會明白附圖中所示的和以上所描述的本發明實施例僅是對本發 明的示例而不是限制。由此可以看到本發明目的可被充分有效完成。用于解釋本發明功能和結構原理的所述實施例已被充分說明和描述,且本發明不受基于這些實施例基礎上的改變的限制。因此,本發明包括涵蓋在所附權利要求范圍和精神之內的所有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跑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踏面組件,其包括一個可移動的跑帶踏面以供使用者在其上跑動; 一支撐架,其具有一個與所述踏面組件的前端部相連的低端部和一個自所述低端部的預定高度位置延伸的高端部; 一控制單元,其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的所述高端部以供控制所述踏面組件的操作; 和 一行走應用組件,其包括一個自所述控制單元向外和可移動延伸的功能元件以形成一個功能平臺,所述功能平臺具有一個預定的相對所述控制單元的傾斜角,其中使用者被容許同時操作所述控制單元和在所述踏面組件上跑動和以一種方便和安全的方式在所述功能平臺上實現所述預定任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組件包括一個基底架且所述基底架具有一個第一引導元件和一個第二引導元件,其中所述可移動跑帶踏面被可操作地安裝在所述第一引導元件和所述第二引導元件之間以支撐所述使用者和容許所述使用者在所述可移動跑帶踏面上跑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包括一個第一基底支撐元件和一個第二基底支撐元件且其被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引導元件和所述第二引導元件,所述支撐架同時包括一個第一架元件和一個第二架元件且其分別自所述第一基底支撐元件和所述第二基底支撐元件向上延伸以支撐所述控制單元和所述行走應用組件,其中所述支撐架的所述低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底支撐架和所述第二基底支撐架,而所述支撐架的所述高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的所述高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包括一個支撐在所述支撐架的所述頂端部的控制殼,一個容納在所述控制殼內的控制模塊且其可通電地與所述可移動跑帶踏面相連,并且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一個設于所述控制殼上的控制板且其可通電地與所述控制模塊相連,其中使用者可通過對所述控制板的操控來控制所述可移動跑帶踏面的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進一步包括一組自所述控制殼的兩側向后延伸的手柄,其中正在所述可移動跑帶踏面上運動的使用者可抓住所述手柄以保持平衡、支撐和通過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可移動跑帶踏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的所述功能元件包括一個可樞轉地安裝在所述控制單元的所述控制殼的功能板,以此方式所述功能版被設置以被可樞轉地折疊以與所述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成行排列并被可樞轉地和可調整地展開以形成一個相對所述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的預定角度。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可樞轉地延伸在所述支撐架和所述功能元件的底側之間的加強架以在所述功能元件被展開以形成一個與所述支撐元件的預定傾斜角時為所述功能元件提供一個加強支撐。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可樞轉地延伸在所述支撐架和所述功能元件的底側之間的加強架以在所述功能元件被展開以形成一個與所述支撐元件的預定傾斜角時為所述功能元件提供一個加強支撐。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可樞轉地延伸在所述支撐架和所述功能元件的底側之間的加強架以在所述功能元件被展開以形成一個與所述支撐元件的預定傾斜角時為所述功能元件提 供一個加強支撐。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架包括兩個縱向臂和一個橫向臂,其中每個所述縱向臂具有一個可樞轉地與所述相應的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相連的末端,每個所述橫向臂整體地延伸在所述兩個縱向臂的另外兩個末端之間以形成相當于U形的所述加強架結構,其中所述U形加強架可樞轉地和傾斜地在所述支撐架和所述功能板的所述底側之間延伸以形成一個以供所述功能板的相當于三角形的支撐結構。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架包括兩個縱向臂和一個橫向臂,其中每個所述縱向臂具有一個可樞轉地與所述相應的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相連的術端,每個所述橫向臂整體地延伸在所述兩個縱向臂的另外兩個末端之間以形成相當于U形的所述加強架結構,其中所述U形加強架可樞轉地和傾斜地在所述支撐架和所述功能板的所述底側之間延伸以形成一個以供所述功能板的相當于三角形的支撐結構。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設于所述功能板的底側以供可拆卸地和可調整地與所述加強架的所述橫向臂相耦接的耦接器,其中所述耦接器包括一個基底耦接元件、兩個邊側耦接元件和多對間隔地和凹入形成在所述邊側耦接元件的保持槽,以此方式每對保持槽被彼此對齊排列以用于調節所述加強架的所述橫向臂,其中每對保持槽與相鄰的所述保持槽對相間隔地設置以容許所述強化架的所述橫向臂被可調整地容納在相應的所述保持槽中以供調整所述功能元件的傾斜角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設于所述功能板的底側以供可拆卸地和可調整地與所述加強架的所述橫向臂相耦接的耦接器,其中所述耦接器包括一個基底耦接元件、兩個邊側耦接元件和多對間隔地和凹入形成在所述邊側耦接元件的保持槽,以此方式每對保持槽被彼此對齊排列以用于調節所述加強架的所述橫向臂,其中每對保持槽與相鄰的所述保持槽對相間隔地設置以容許所述強化架的所述橫向臂被可調整地容納在相應的所述保持槽中以供調整所述功能元件的傾斜角度。
14.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組設于所述功能元件的所述功能板的功能附件以供支持在所述功能元件進行的活動。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組設于所述功能元件的所述功能板的功能附件以供支持在所述功能元件進行的活動。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組設于所述功能元件的所述功能板的功能附件以供支持在所述功能元件進行的活動。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組沒于所述功能元件的功能板的功能附件以用于支持進行在所述功能元件上的活動,其中每個所述功能附件包括至少一個形成在所述功能元件的后部一側的茶杯托和一個設于至少一個所述手柄的前端部且與所述控制單元的所述控制殼相鄰的附屬平臺,其中所述茶杯托形成于所述附屬平臺。
18.一種用于跑步機的行走應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步機包括一踏面組件、一支撐架,其中所述支撐架具有一個第一架元件和一個第二架元件,所述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分別具有一個與所述踏面組件的前端部相連的低端部和一個自所述低端部的預定高度延伸的高端部和一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單元被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的所述高端部以供控制所述踏面組件的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包括 一自所述控制單元向上和可移動地延伸以形成一個功能平臺的功能元件,其中所述功能平臺具有一個相對所述支撐架的預定角度傾斜角,其中使用者被容許同時操作所述控制單元和在所述踏面組件上跑動及方便和安全地在所述功能平臺上執行預定任務,其中所述行走應用組件的所述功能元件包括一可樞轉地安裝在所述控制單元的功能板,以此方式所述功能板被設置以被可樞轉地折疊以與所述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成行排列并被可樞轉地和可調整地展開以形成一個相對所述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的預定角度。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行走應用組件,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一個可樞轉地延伸在所述支撐架和所述功能元件的底側之間的加強架以在所述功能元件被展開以形成一個與所述支撐元件的預定傾斜角時為所述功能元件提供一個加強支撐。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行走應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架包括兩個縱向臂和一個橫向臂,其中每個所述縱向臂具有一個可樞轉地與所述相應的第一架元件和所述第二架元件相連的末端,每個所述橫向臂整體地延伸在所述兩個縱向臂的另外兩個末端之間以形成相當于U形的所述加強架結構,其中所述U形加強架可樞轉地和傾斜地在所述支撐架和所述功能板的所述底側之間延伸以形成一個用于所述功能板的相當于三角形的支撐結構。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行走應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個設于所述功能板的底側以供可拆卸地和可調整地與所述加強架的所述橫向臂相耦接的耦接器,其中所述耦接器包括一個基底耦接元件、兩個邊側耦接元件和多對間隔地和凹入形成在所述邊側耦接元件的保持槽,以此方式每對保持槽被彼此對齊排列以用于調節所述加強架的所述橫向臂,其中每對保持槽與相鄰的所述保持槽對相間隔地設置以容許所述強化架的所述橫向臂被可調整地容納在相應的所述保持槽中以供調整所述功能元件的傾斜角度。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行走應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一步包括一組設于所述功能元件的所述功能板的功能附件以供支持在所述功能元件進行的活動。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行走應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應用組件進一步包括一組設于所述功能元件的功能板的功能附件以用于支持進行在所述功能元件上的活動,其中每個所述功能附件包括至少一個形成在所述功能元件的后部一側的茶杯托和一個設于至少一個所述手柄的前端部且與所述控制單元的所述控制殼相鄰的附屬平臺,其中所述茶杯托形成于所述附屬平臺。
全文摘要
一種跑步機,其包括一個踏面組件、一個支撐架、一個控制單元和一個行走應用組件。該支撐架具有一個與該踏面組件的前端部相連的低端部和一個自該低端部的預定高度延伸的高端部。該控制單元安裝在該支撐架的高端部以供控制該踏面組件的操作。該行走應用組件包括一個自該控制單元向前地和可移動延伸的功能元件以形成一個功能平臺,該功能平臺具有一個預定的相對該控制單元的傾斜角,其中使用者被允許同時操作該控制單元和在該踏面組件上跑動和以一種方便和安全的方式在該功能平臺上實現該預定任務。
文檔編號A47B21/00GK102631763SQ2012100856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謝保羅 申請人:謝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