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嬰幼兒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介紹了一種嬰幼兒床,它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下方設置有至少兩個抽屜箱,在底座上方放置有床體,在床體一端還放置有擱物柜,所述擱物柜放置于底座上;在所述床體的四周還并排設置有若干根檔桿,所述的檔桿均固定在底座上。本發明的嬰兒床在側面和底部都設置了用于存儲的抽屜,這樣在原有的空間內,不僅可以放置嬰兒床,還可以收納其他物品,提高了嬰兒床的利用率,使用也很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嬰幼兒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嬰幼兒床,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
[0002]
【背景技術】
[0003]現目前市場上的嬰兒床種類和樣式都比較多,如半封閉式的、可折疊式的等。雖然嬰兒床相對于普通的床來說體積更小了,但是其占用的空間仍然較大,這對于一些臥室較小的家庭而言,擺放了嬰兒床之后就很難再擺放其他家具,而且使得室內的空間顯得很擁擠。
[0004]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嬰兒床占用的空間擴展使用的嬰幼兒床。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嬰幼兒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下方設置有至少兩個抽屜箱,在底座上方放置有床體,在床體一端還放置有擱物柜,所述擱物柜放置于底座上;在所述床體的四周還并排設置有若干根檔桿,所述的檔桿均固定在底座上。
[0007]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增加了存儲空間:本發明的嬰兒床在側面和底部都設置了用于存儲的抽屜,這樣在原有的空間內,不僅可以放置嬰兒床,還可以收納其他物品,提高了嬰兒床的利用率。
[0008]2、使用方便:本發明的嬰兒床可根據環境空間的大小,選擇展開狀態或組合狀態,在展開狀態時能夠形成一大一小兩張床,而組合狀態時又能節省空間,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0009]3、結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
[001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嬰幼兒床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I一底座,2—抽屜箱,3—床體,4一擱物柜,5—檔桿。
[00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5]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嬰幼兒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的下部為空腔,底座I的上表面呈水平形狀,在所述底座I下方設置有至少兩個抽屜箱2,所述的抽屜箱并排的長度與底座I的長度基本一致。在底座I上方放置有床體3,床體3為常用的嬰兒床結構,如四方形的結構,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詳述。在床體3 —端還放置有擱物柜4,所述擱物柜4放置于底座I上,擱物柜可以為多層結構,也可以為抽屜結構。在所述床體3的四周還并排設置有若干根檔桿5,所述的檔桿5均固定在底座I上,通過設置檔桿可以防止嬰兒睡覺時離開床體。
[0016]使用本發明的嬰兒床時,可以讓嬰兒睡在床體上,然后在下部的抽屜箱和側面的擱物柜內均可以放置常用的物品。當空間足夠大時,還可以將嬰兒床和擱物柜取下,這時底座I的上表面就成為了一張大床的床面,這樣就可以供大人休息。
[0017]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盡管 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換,不能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嬰幼兒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 ),在所述底座(I)下方設置有至少兩個抽屜箱(2),在底座(I)上方放置有床體(3),在床體(3)—端還放置有擱物柜(4),所述擱物柜(4)放置于底座(I)上;在所述床體(3)的四周還并排設置有若干根檔桿(5),所述的檔桿(5)均固定在底座I上。
【文檔編號】A47D13/02GK103844715SQ201210507977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李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