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座椅擱腳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座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座椅擱腳圈。
技術背景:在酒吧椅、柜臺椅等座椅上經常都會安裝擱腳圈用于供腳踩放。專利號為96230907.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調節的座椅擱腳圈,由十字架、鍍鉻鋼管、襯套、手柄部件、螺桿、鉚釘組裝構成,手柄部件尾部套接在螺桿上,其是通過手柄部件和螺桿將擱腳圈鎖緊在座椅的直柱上,每次調節高度時手動旋轉手柄部件進行操作,使用調節不方便,并且通過螺桿鎖緊的方式使得受力不均勻,結構不穩固,容易損壞螺桿、襯套等,無法承受較大的重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調節方便、結構穩固的座椅擱腳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座椅擱腳圈,它包括有腳圈架,腳圈架的中部固定有襯套,襯套中設有轉套,轉套與襯套之間通過螺紋方式傳動連接。所述襯套內周向表面設有內螺紋,轉套的外周向表面設有外螺紋,轉套的外螺紋與襯套的內螺紋螺紋連接形成螺紋傳動。所述轉套沿周向方向上均勻開設有多條開口槽,多條開口槽沿縱向延伸并貫穿轉套底部,將轉套的底部分隔成多個彈性部,外螺紋位于彈性部上。所述開口槽的長度與轉套的高度比例為3/1(Γ9/10。所述腳圈架為金屬材質。所述襯套為塑膠材質。所述轉套為塑膠材質。所述腳圈架包括有外腳圈、位于中部的軸套、多根支撐桿,外腳圈與軸套之間通過多根支撐桿固定連接,襯套套接固定在軸套中。所述襯套頂部周緣向外凸伸出有凸肩,凸肩抵壓在軸套的頂部周緣上。所述襯套頂部的外周向表面上凸設有至少一個卡合部,軸套頂部開設有與卡合部配合的定位卡槽,卡合部卡合在定位卡槽中。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腳圈架,腳圈架的中部固定有襯套,襯套中設有轉套,轉套與襯套之間通過螺紋方式傳動連接,轉套在轉動的同時能夠做升降運動,使用時,轉套套接在座椅的直柱上,使座椅與轉套一起轉動和升降,通過轉動座椅或轉套就能夠調節座椅的高度,使用調節方便,并且轉套與襯套之間通過螺紋方式傳動連接使得轉套與襯套之間結合穩固, 受力均勻,不會搖晃,能夠承受較大的重量,使用壽命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轉套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襯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1飛所示,座椅擱腳圈,它包括有腳圈架1,腳圈架I的中部固定有襯套2,襯套2中設有轉套3,轉套3與襯套2之間通過螺紋方式傳動連接,轉套3在轉動的同時能夠做升降運動,使用時,轉套3套接在座椅的直柱上,使座椅與轉套3 —起轉動和升降,通過轉動座椅或轉套3就能夠調節座椅的高度,使用調節方便。襯套2內周向表面設有內螺紋21,轉套3的外周向表面設有外螺紋31,轉套3的外螺紋31與襯套2的內螺紋21螺紋連接形成螺紋傳動,轉套3與襯套2之間通過外螺紋31和內螺紋21實現螺紋傳動,傳動平穩,結合穩固,受力均勻,能夠承受較大的重量,使用壽命長。并且螺紋還具有自鎖的功能,座椅高度調節完成后,人坐在座椅上就可以利用人的自重使螺紋自鎖,鎖緊方便,且鎖緊后的結構穩固,安全性好。轉套3沿周向方向上均勻開設有多條開口槽32,多條開口槽32沿縱向延伸并貫穿轉套3底部,將轉套3的底部分隔成多個彈性部33,外螺紋31位于彈性部33上,通過這些彈性部33,座椅受重力時能夠使彈性部33變形壓緊襯套2,使轉套3與襯套2之間不能相對轉動,能夠有效地實現鎖 緊。開口槽32的長度與轉套3的高度比例為3/1(Γ9/10,使得彈性部33具有足夠的彈性。腳圈架I為金屬材質,襯套2和轉套3為塑膠材質。腳圈架I包括有外腳圈11、位于中部的軸套12、多根支撐桿13,外腳圈11與軸套12之間通過多根支撐桿13固定連接,襯套2套接固定在軸套12中,結構牢固。襯套2頂部周緣向外凸伸出有凸肩22,凸肩22抵壓在軸套12的頂部周緣上。襯套2頂部的外周向表面上凸設有至少一個卡合部23,軸套12頂部開設有與卡合部23配合的定位卡槽121,卡合部23卡合在定位卡槽121中,定位方便,防止襯套2相對軸套12轉動。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1.座椅擱腳圈,它包括有腳圈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圈架(I)的中部固定有襯套(2 ),襯套(2 )中設有轉套(3 ),轉套(3 )與襯套(2 )之間通過螺紋方式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2)內周向表面設有內螺紋(21),轉套(3 )的外周向表面設有外螺紋(31),轉套(3 )的外螺紋(31)與襯套(2 )的內螺紋(21)螺紋連接形成螺紋傳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套(3)沿周向方向上均勻開設有多條開口槽(32),多條開口槽(32)沿縱向延伸并貫穿轉套(3)底部,將轉套(3)的底部分隔成多個彈性部(33),外螺紋(31)位于彈性部(33)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槽(32)的長度與轉套(3)的高度比例為3/10 9/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圈架(I)為金屬材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2)為塑膠材質。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套(3)為塑膠材質。
8.根據權利要求Γ7任意一項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圈架(I)包括有外腳圈(11)、位于中部的軸套(12)、多根支撐桿(13),外腳圈(11)與軸套(12)之間通過多根支撐桿(13)固定連接,襯套(2)套接固定在軸套(12)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2)頂部周緣向外凸伸出有凸肩(22),凸肩(22)抵壓在軸套(12)的頂部周緣上。
10.根據權利要求 8所述的座椅擱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2)頂部的外周向表面上凸設有至少一個卡合部(23),軸套(12)頂部開設有與卡合部(23)配合的定位卡槽(121),卡合部(23)卡合在定位卡槽(121)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座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座椅擱腳圈,其包括有腳圈架,腳圈架的中部固定有襯套,襯套中設有轉套,轉套與襯套之間通過螺紋方式傳動連接,轉套在轉動的同時能夠做升降運動,使用時,轉套套接在座椅的直柱上,使座椅與轉套一起轉動和升降,通過轉動座椅或轉套就能夠調節座椅的高度,使用調節方便,并且轉套與襯套之間通過螺紋方式傳動連接使得轉套與襯套之間結合穩固,受力均勻,不會搖晃,能夠承受較大的重量,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A47C3/24GK202908272SQ20122050555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鄧小廣 申請人:東莞市興實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