鉸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鉸鏈裝置。在車輛用車門鉸鏈等鉸鏈裝置中,能夠在不增加車門側鉸鏈構件(1)的板厚的前提下確保剛性,并且不易生銹。通過對鋼板進行沖壓成型來成型車門側鉸鏈構件(1),通過結合部(13)將第1腿部(11)和第2腿部(12)結合在一起。將連接部(11a、12a)組裝于車身側鉸鏈構件(2)的連接部(21、22),并通過銷軸(3)將它們彼此能夠轉動地連接在一起。使端部向連接部(11a)和安裝座面部(11b)所夾著的空間(11A)側彎曲而形成彎曲部(11c、11c)。使端部向連接部(12a)和安裝座面部(12b)所夾著的空間(12A)側彎曲而形成彎曲部(12c、12c)。在第2腿部(12)中,通過彎曲部(12c、12c)所形成的傾斜面而使雨水等向下流動。
【專利說明】鉸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例如用于將車輛的車門安裝于車輛主體(車身)的車輛用車門鉸鏈的鉸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作為這種車輛用車門鉸鏈,有例如日本特許公開公報1996 - 197952號公報(專利文獻I)及日本特許申請公表編號2009 - 542942號公報(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車輛用車門鉸鏈。在這些車輛用車門鉸鏈中,車門側鉸鏈構件受到車門厚度的限制,并且,安裝在車門的小面(日語:小口)上的結構較多。因此,車門側鉸鏈構件形成為利用沖壓成型將板狀的連接部和板狀的安裝座面部一體成型而成的結構,該板狀的連接部用于能夠轉動地連接于車身側鉸鏈構件的連接部,該板狀的安裝座面部與該板狀的連接部呈直角地結合,安裝在車門的安裝面(小面)上。
[0003]圖5是表示以往的車輛用車門鉸鏈的一例的圖,該車門鉸鏈也是車門側鉸鏈構件形成為利用沖壓成型將板狀的連接部和板狀的安裝座面部一體成型而成的結構,說明該圖5的示例。該鉸鏈裝置具有:安裝于車輛的車門面板40且利用沖壓成型而形成的車門側鉸鏈機構10,安裝于車身50側且同樣利用沖壓成型而形成的車身側鉸鏈構件20,以及作為軸的銷軸30。
[0004]車門側鉸鏈構件10是將平行的板狀的連接部10a、IOb和分別與該連接部10a、IOb成直角的安裝座面部10c、10d —體地成型而得到的構件。車身側鉸鏈構件20是將平行的板狀的連接部20a、20b和安裝座面部20c —體地成型而得到的構件。然后,將車門側鉸鏈構件10的連接部10a、10b組裝在車身側鉸鏈構件20的連接部20a、20b之間,通過銷軸30,使連接部IOa能夠轉動地連接于連接部20a而將連接部IOa和連接部20a連接在一起,使連接部IOb能夠轉動地連接于連接部20b而將連接部IOb和連接部20b連接在一起。另夕卜,車門側鉸鏈構件10通過未圖示的螺栓等在安裝座面部10c、IOd安裝于車門面板40,車身側鉸鏈構件20通過未圖示的螺栓等在安裝座面部20c安裝于車身50。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 - 197952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9 - 542942號公報
[0007]以往的鉸鏈裝置會因車門的自重等而承受負荷從而發生變形。此時,若變形較大,會讓使用者感覺到車門下垂,導致使用感變差。因此,以往為了防止車門側鉸鏈構件的變形,需要增加車門側鉸鏈構件的板厚。但是,在增加了板厚的情況下,存在有重量增加、部件成本增大等問題。
[0008]在此,若考慮車門側鉸鏈構件10,在承受有由車門的自重等造成的負荷的情況下,如圖6的(A)所示,連接部IOa和安裝座面部IOc的拐角部Xl以及連接部IOb和安裝座面部IOd的拐角部Xl發生了變形。為了提高這種車門側鉸鏈構件10的剛性,需要加強拐角部XI。但是,車門側鉸鏈構件10是利用沖壓成型由平板成型的構件,因此,無法僅增加拐角部Xl的板厚。因此,在該以往的結構中,不得不增加車門側鉸鏈構件10整體的板厚,從而產生重量增加、材料成本增大等問題。另外,雖然通過利用鑄造等來成型車門側鉸鏈構件10,能夠使板厚局部地變化,從而能夠降低重量,但另一方面,一般而言,相對于沖壓成型,采用鑄造等制造方法的話,加工費用較高,因此,無法解決成本增大這樣的問題。
[0009]另外,作為其它問題,通常,汽車是在車身和車門面板組裝在一起的狀態下進行涂裝的,因此,無法對鉸鏈裝置和車門的安裝面進行涂裝,因此,當因制造方面的問題或修理等而將車門面板拆卸下來時,有時會使如圖6的(C)中用格子線表示的未進行涂裝的面暴露出來,而導致生銹。另外,如圖6的(B)、圖6的(C)所示,在以往的結構中,在車門側鉸鏈10的安裝座面部IOd和車門面板40的安裝面形成了大致水平的谷部X2,雨水等會積存在該谷部X2處,而導致生銹。
[0010]此外,為了提高剛性,還考慮有如圖7所示那樣追加加強肋部IOe的情況,但是,由于需要避開緊固螺栓、車身側鉸鏈構件20的連接部20a、20b的旋轉軌跡,因此,只能設定不會碰到螺栓的凸緣、連接部20a、20b且較低的、較小的加強肋部10e,而無法期望足夠的剛性。另外,在追加有加強肋部IOe的情況下,如圖7的(B)所示,大量的水會積存在加強肋部IOe的里部X3側,而導致生銹。
【發明內容】
[0011]本發明的課題在于,在利用沖壓成型來成型鉸鏈構件而成的鉸鏈裝置中,在不增加鉸鏈構件的板厚前提下,確保鉸鏈裝置的剛性。另外,本發明的課題還在于,即使與車門面板等的安裝面相接觸的接觸面是未進行涂裝的面,也會通過減小該面自身,并且防止水滴等積存在安裝面附近,而使接觸面不易生銹。
[0012]技術方案I的鉸鏈裝置是通過銷軸將兩個鉸鏈構件的各自連接部彼此能夠轉動地連接在一起而成的鉸鏈裝置,該鉸鏈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兩個鉸鏈構件的至少一者是通過對鋼板進行沖壓成型將包括板狀的上述連接部、板狀的安裝座面部和板狀的彎曲部形成為一體,并且,將上述安裝座面部與上述連接部結合為呈大致直角,上述鉸鏈構件的上述彎曲部形成為在上述連接部和上述安裝座面部的結合部分使該鉸鏈構件的兩側部分向該連接部和該安裝座面部所夾著的空間側彎曲。另外,“大致直角”的概念是包括準確地形成為直角和形成為稍微不同于直角的角度這樣的實質上的直角的情況在內。
[0013]技術方案2的鉸鏈裝置在技術方案I所述的鉸鏈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裝座面部形成有能夠使螺栓貫穿的安裝孔,該螺栓用于將上述鉸鏈構件安裝于安裝面,上述鉸鏈構件的兩端部中的上述安裝座面部和上述彎曲部的交界的位置,位于與貫穿于上述安裝孔的上述螺栓的頭部座面部的上述連接部側的終端位置相比更靠近相對于該終端位置的上述安裝座面部的在上述安裝孔的方向上的端部側。
[0014]技術方案3的鉸鏈裝置在技術方案I或2所述的鉸鏈裝置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第I腿部和第2腿部,該第I腿部由作為上述連接部的第I連接部、作為上述安裝座面部的第I安裝座面部和作為上述彎曲部的第I彎曲部構成,該第2腿部由作為上述連接部的第2連接部、作為上述安裝座面部的第2安裝座面部和作為上述彎曲部的第2彎曲部構成,使上述第I腿部和上述第2腿部各自的連接部和安裝座面部所夾著的上述空間位于外側并將該第I腿部和第2腿部的兩連接部配置為相對的位置,然后結合該兩連接部的端部使該第I腿部和第2腿部形成為一體。[0015]采用技術方案I的鉸鏈裝置,具有使鉸鏈構件的兩側部向該鉸鏈構件的板狀的連接部和板狀的安裝座面部所夾著的空間側彎曲而形成的彎曲部,因此,在該彎曲部所處的部分處的幾何慣性矩較大,由該連接部、安裝座面部及彎曲部構成的腿部變得牢固,從而能夠在不增加鉸鏈構件自身的板厚的前提下確保剛性。另外,彎曲部是使鉸鏈構件的兩側部彎曲的構造,能夠使安裝座面部的接觸面的面積變小,從而使其不易生銹。
[0016]采用技術方案2的鉸鏈裝置,在安裝座面部形成有能夠使螺栓貫穿的安裝孔,鉸鏈構件的兩端部中的安裝座面部和彎曲部的交界的位置,位于與貫穿于安裝孔的螺栓的頭部座面部的連接部側的終端位置相比更靠近安裝座面部的安裝孔方向的端部側,因此,形成為將彎曲部配置在螺栓的兩側附近的構造,從而能夠在彎曲部之間利用螺栓緊固安裝座面部,因此,在技術方案I的效果的基礎上,能夠更加牢固地進行安裝。
[0017]采用技術方案3的鉸鏈裝置,在將第I腿部和第2腿部配置在上下方向時,在位于下側的一腿部中,彎曲部構成從連接部的兩側向下方傾斜的傾斜面,因此,水滴等不會積存在連接部和安裝座面部之間,在技術方案I或2的效果的基礎上,還能夠使其不易生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的立體圖。
[0019]圖2是該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中的車門側鉸鏈構件、銷軸及套筒的立體圖。
[0020]圖3是該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中的車門側鉸鏈構件的三視圖。
[0021]圖4是用于說明該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的一種作用的示意圖。
[0022]圖5是表示以往的鉸鏈裝置的一例的立體圖。
[0023]圖6是用于說明以往的鉸鏈裝置的問題點的圖。
[0024]圖7是用于說明在以往的鉸鏈裝置設置有肋部的情況下的問題點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接著,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的鉸鏈裝置的實施方式。圖1是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中的車門側鉸鏈構件、銷軸及套筒的立體圖,圖3是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中的車門側鉸鏈構件的三視圖,圖4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的一種作用的示意圖。
[0026]該實施方式的鉸鏈裝置是車輛用車門鉸鏈的示例,具有車門側鉸鏈構件1、車身側鉸鏈構件2、銷軸3和套筒4,該車門側鉸鏈構件I作為安裝于車輛的車門面板5的“一側的鉸鏈”,該車身側鉸鏈構件2安裝于車輛的車身主體6。車門側鉸鏈構件I和車身側鉸鏈構件2是各自通過對鋼板進行沖壓成型而形成的構件。
[0027]車門側鉸鏈構件I具有第I腿部11和第2腿部12,第I腿部11由板狀的第I連接部11a、板狀的第I安裝座面部Ilb和板狀的第I彎曲部Ilc形成,這些構件是通過沖壓成型而一體地形成的。而且,通過該沖壓成型,第I安裝座面部Ilb與第I連接部Ila呈直角地結合在一起。而且,第I彎曲部Ilc是在第I連接部Ila和第I安裝座面部Ilb的結合部分使該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兩側部向第I連接部Ila和第I安裝座面部Ilb所夾著的空間IlA側彎曲而形成的。
[0028]另外,同樣地,第2腿部12由板狀的第2連接部12a、板狀的第2安裝座面部12b和板狀的第2彎曲部12c構成,這些構件是通過沖壓成型而一體地形成的。而且,通過該沖壓成型,第2安裝座面部12b與第2連接部12a呈直角地結合在一起。而且,第2彎曲部12c是在第2連接部12a和第2安裝座面部12b的結合部分使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兩側部向第2連接部12a和第2安裝座面部12b所夾著的空間12A側彎曲而形成的。
[0029]對于第I腿部11而言,使連接部IIa和安裝座面部Ilb所夾著的空間IIA位于外側地進行配置,對于第2腿部12而言,使連接部12a和安裝座面部12b所夾著的空間12A位于外側地進行配置,雙方的連接部11a、12a相對配置。而且,雙方的連接部11a、12a的端部通過結合部13結合在一起。
[0030]在第I連接部I Ia形成有軸孔Ilal,在第2連接部12a形成有軸孔12al。另外,在第I安裝座面部Ilb形成有安裝孔llbl,在第2安裝座面部12b形成有安裝孔12bl,安裝孔llbl、12bl用于讓用于將該車門側鉸鏈構件I安裝于車門面板5的安裝面的螺栓貫穿。
[0031]如圖1所示,車身側鉸鏈構件2具有板狀的第I連接部21、板狀的第2連接部22和安裝座面部23。第I連接部21和第2連接部22彼此平行地相對,在第I連接部21形成有軸孔21a,在第2連接部22形成有軸孔22a。
[0032]如圖2的(B)所示,銷軸3是金屬制的圓柱棒狀的構件,在一端的外周具有像突條從銷軸3的外徑稍稍突出這樣的滾花加工部31。另外,如圖2的(C)所示,套筒4是大致圓筒狀的構件,具有小徑部41和大徑部42,在套筒4的中央形成有用于讓銷軸3貫穿的軸孔43。
[0033]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第I連接部Ila的軸孔Ilal的直徑和第2連接部12a的軸孔12al的直徑是與套筒4的小徑部41的外徑相匹配的尺寸。另外,車身側鉸鏈構件2的第I連接部21的軸孔21a的直徑和第2連接部22的軸孔22a的直徑是與銷軸3的外徑相匹配的尺寸。
[0034]利用以上結構如下所述地組裝車門側鉸鏈構件I和車身側鉸鏈構件2。使車身側鉸鏈部2的第I連接部21嵌合于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第I連接部Ila而將第I連接部21組裝在該第I連接部Ila的外側,使車身側鉸鏈部2的第2連接部22嵌合于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第2連接部12a而將第2連接部22組裝在該第2連接部12a的外側,將兩個套筒4(圖中僅圖示一側)的小徑部41從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第I連接部11a、第2連接部12a的彼此相向的內側面插入到軸孔llal、12al中。接著,使銷軸3從車身側鉸鏈部2的第I連接部21的軸孔21a依次穿過已插入到車門側鉸鏈部I的第I連接部Ila中的套筒4的軸孔43、已插入到第2連接部12a中的套筒4的軸孔43,以及車身側鉸鏈部2的第2連接部22的軸孔22a。此時,將銷軸3的滾花加工部31壓入車身側鉸鏈部2的第I連接部21的軸孔21a。而且,將銷軸3的端部鉚接固定于車身側鉸鏈部2的第2連接部22的軸孔22a的局部。
[0035]采用以上結構,車門側鉸鏈構件I和車身側鉸鏈構件2通過如下方式連接,即,在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第I連接部Ila和車身側鉸鏈構件2的連接部21借助銷軸3彼此能夠轉動地連接在一起,在車門側鉸鏈構件I的第2連接部12a和車身側鉸鏈構件2的連接部22借助銷軸3彼此能夠轉動地連接在一起。
[0036]在車門側鉸鏈構件I中,第I腿部11的彎曲部Ilc形成為向第I連接部I Ia和第I安裝座面部Ilb所夾著的空間IIA側彎曲。因此,第I腿部11在彎曲部Ilc的部分處的幾何慣性矩較大,與以往的結構相比,該第I腿部11變得牢固。另外,在第2腿部12中也一樣,在彎曲部12c的部分處的幾何慣性矩較大,與以往的結構相比,該第2腿部12也變得牢固。
[0037]接著,參照圖4以第2腿部12為例說明其他的作用。另外,圖4的(B)是圖4的(A)的A — A剖面圖。在安裝座面部12b形成有安裝孔12bl,在該安裝孔12bl中插入用于將鉸鏈構件I安裝于車門面板5的安裝面的螺栓7。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螺栓7 —體地具有作為“頭部座面部”的凸緣部71,但是,作為該“頭部座面部”的構件也可以是獨立于螺栓的墊圈等。鉸鏈構件I的兩端部中的安裝座面部12b和彎曲部12c的交界14的位置,位于比螺栓7的凸緣部71 (頭部座面部)的連接部12a側的終端位置71a靠近安裝座面部12b的在安裝孔12bl相對于該終端位置71a而言的方向上的端部側的位置。因此,形成為將彎曲部12c配置在螺栓7的兩側附近的結構,能夠在彎曲部12c、12c之間利用螺栓7將安裝座面部12b緊固于車門面板5,從而能夠牢固地進行安裝。在第I腿部11中,安裝座面部Ilb和彎曲部Ilc的交界14的位置也與上述結構一樣,能夠利用螺栓7牢固地進行安裝。
[0038]另外,彎曲部12c是將鉸鏈構件I的兩側部向與車門面板5相反的一側彎曲而形成的形狀,如圖4的(C)中用格子線所示的那樣,安裝座面部12b相對于車門面板5的接觸面的面積小于圖6的(C)及圖7的(C)所示的以往的接觸面的面積,即使該面為未進行涂裝的面并且暴露出來,也會與面積較少的量相應地變得不易生銹。
[0039]另外,以第I腿部11在上第2腿部12在下地將鉸鏈構件I安裝于車門面板5,如圖4所示,在位于下側的第2腿部12中,彎曲部12c構成從連接部12a的兩側向下方傾斜的傾斜面。因而,即使雨水等落在第2腿部12,其水滴也會沿著傾斜面流動,而不會積存在連接部12a同安裝座面部12b及車門面板5之間,從而不易生銹。
[0040]在以上的實施方式中,對彎曲部llc、12c為平面狀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彎曲部也可以稍微彎曲。
[0041]另外,對第I腿部11具有連接部11a、安裝座面部11b,第2腿部12具有連接部12a、安裝座面部12b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只要能夠確保鉸鏈構件對于車門面板的負荷的剛性,第2腿部并不受實施方式的限定。
[0042]另外,在實施方式中,對第I腿部11的連接部Ila和第2腿部12的連接部12a與結合部13—同形成了截面日文假名-形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不設置該結合部13,而做成例如專利文獻2的圖4、圖5那樣使連接部11a、12a面接觸在一起的結構的鉸鏈構件。
[0043]本發明的鉸鏈裝置是利用沖壓成型來成型鉸鏈構件而成的鉸鏈裝置,能夠在不增加鉸鏈構件的板厚的前提下確保鉸鏈裝置的剛性,另外,能夠減小與安裝面相接觸的接觸面,并且,能夠防止水滴等積存在安裝面附近,從而形成為不易生銹的結構,因此,特別適用于車輛用車門鉸鏈。
[0044]附圖標記說明
[0045]1、車門側鉸鏈構件;11、第I腿部;lla、第I連接部;llal、軸孔;llb、第I安裝座面部;llbl、安裝孔;llc、第I彎曲部;11A、夾著的空間;12、第2腿部;12a、第2連接部;12al、軸孔;12b、第2安裝座面部;12bl、安裝孔;12c、第2彎曲部;12A、夾著的空間;13、結合部;14、交界;2、車身側鉸鏈構件;21、第I連接部;21a、軸孔;22、第2連接部;22a、軸孔;23、安裝座面部;3、銷軸;31、滾花加工部;4、套筒;41、小徑部;42、大徑部;43、軸孔;5、車門面板;6、車身主體;7、螺栓;71、凸緣部7 (頭部座面部);71a、終端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鉸鏈裝置,通過銷軸將兩個鉸鏈構件的各自連接部彼此能夠轉動地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個鉸鏈構件的至少一者是通過對鋼板進行沖壓成型將包括板狀的上述連接部、板狀的安裝座面部和板狀的彎曲部形成為一體,并且,將上述安裝座面部與上述連接部結合為呈大致直角, 上述鉸鏈構件的上述彎曲部形成為在上述連接部和上述安裝座面部的結合部分使該鉸鏈構件的兩側部分向該連接部和該安裝座面部所夾著的空間側彎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裝座面部形成有能夠使螺栓貫穿的安裝孔,該螺栓用于將上述鉸鏈構件安裝于安裝面,上述鉸鏈構件的兩端部中的上述安裝座面部和上述彎曲部的交界的位置,位于與貫穿于上述安裝孔的上述螺栓的頭部座面部的上述連接部側的終端位置相比更靠近相對于該終端位置的上述安裝座面部的在上述安裝孔的方向上的端部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鉸鏈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鉸鏈裝置具有第I腿部和第2腿部, 該第I腿部由作為上述連接部的第I連接部、作為上述安裝座面部的第I安裝座面部和作為上述彎曲部的第I彎曲部構成, 該第2腿部由作為上述連接部的第2連接部、作為上述安裝座面部的第2安裝座面部和作為上述彎曲部的第2彎曲部構成, 使上述第I腿部和上述第2腿部各自的連接部和安裝座面部所夾著的上述空間位于外側并將該第I腿部和第2腿部的兩連接部配置為相對的位置,然后結合該兩連接部的端部使該第I腿部和第2腿部形成為一體。
【文檔編號】E05D3/02GK103573073SQ201310344346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藤井隆幸 申請人:鈴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