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固定活塞桿,外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外管嵌套內管,外管與內管之間設置通氣層,內管一端設置凸輪活塞機構連接活塞桿,內管另一端設置閥體密封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通過氣壓棒內部氣室及通道結構的合理設計實現座椅自動回旋回位,人坐在上面時,可以左右旋轉,當人離開座椅后,座椅可以自動回位到原來的方向與高度。
【專利說明】一種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用氣壓棒,具體的說是一種能夠自動回旋回位的座椅氣壓棒。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升降座椅一般都采用氣壓棒實現升降、調整高度的功能。普通的氣壓棒產品安裝在椅子上面,只能上下調節高度,沒有自動回旋的功能。當人離開后,座椅被固定在不同高度,非常不整齊,尤其是在公共場所使用的升降座椅,使用數量大、使用頻率高,需要手動調節高度,實現座椅回旋回位,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通過氣壓棒內部氣室及通道結構的合理設計實現座椅自動回旋回位,人坐在上面時,可以左右旋轉,當人離開座椅后,座椅可以自動回位到原來的方向與高度。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固定活塞桿,外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夕卜管嵌套內管,外管與內管之間設置通氣層,內管一端設置凸輪活塞機構連接活塞桿,內管另一端設置閥體密封驅動機構。
[0005]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凸輪活塞機構包括固定在內管端部的凸起支撐墊,凸起支撐墊通過氣體密封墊連接凸輪組,凸輪組通過支撐銷子連接活塞;活塞桿貫穿凸起支撐墊、氣體密封墊、凸輪組與支撐銷子,活塞安裝在活塞桿的端部。
[0006]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活塞前后設置支撐鐵墊圈。
[0007]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凸輪組上設置耐磨滑銷。
[0008]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凸輪組包括前凸輪與后凸輪。
[0009]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活塞上設置密封圈。
[0010]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閥體密封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內管端部的閥體,閥體內部設置帶有氣道密封圈的錐形面通氣道,錐形面通氣道與通氣層貫通,閥體外部設置閥體密封圈,閥體連接閥體開關,閥體開關連接啟動按鈕。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啟動按鈕安裝在外管端部的錐體支承件上。
[0011]上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外部大管子端部設置外管支撐墊,外管支撐墊固定活塞桿端部,活塞桿端部設置軸承,軸承外部設置減震緩沖墊。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及有益技術效果:
[0013]1、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通過氣壓棒內部氣室及通道結構的合理設計實現座椅自動回旋回位,人坐在上面時,可以左右旋轉,當人離開座椅后,座椅可以自動回位到原來的方向與高度。[0014]2、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結構簡潔,外形美觀,實用性強,適合于各種升降座椅,尤其是在會議室、游戲廳等大型公共場所的座椅上使用,整齊劃一,便于維護與管理。
[0015]3、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彈簧氣壓棒,使用方便,省時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活塞運動原理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凸輪組分體結構示意圖;
[0019]上述圖中:
[0020]外部大管子1,活塞桿2,外管3,內管4,通氣層5,凸輪活塞機構6,閥體密封驅動機構7,凸起支撐墊61,氣體密封墊62,凸輪組63,支撐銷子64,活塞65,支撐鐵墊圈66,耐磨滑銷67,前凸輪68,后凸輪69,密封圈60,閥體71,閥體密封圈72,閥體開關73,啟動按鈕74,氣道密封圈75,錐形面通氣道76,錐體支承件9,外管支撐墊10,軸承11,減震緩沖墊12。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1,外部大管子I 一端固定活塞桿2,外部大管子I另一端嵌套外管3,外管3嵌套內管4,外管3與內管4之間設置通氣層5,內管4 一端設置凸輪活塞機構6連接活塞桿2,內管4另一端設置閥體密封驅動機構7。
[0022]凸輪活塞機構6包括固定在內管4端部的凸起支撐墊61,凸起支撐墊61通過氣體密封墊62連接凸輪組63,凸輪組63通過支撐銷子64連接活塞65 ;活塞桿2貫穿凸起支撐墊61、氣體密封墊62、凸輪組63與支撐銷子64,活塞65安裝在活塞桿2的端部。活塞65前后設置支撐鐵墊圈66 ;凸輪組63上設置耐磨滑銷67 ;凸輪組63包括前凸輪68與后凸輪69 ;活塞65上設置密封圈60。
[0023]閥體密封驅動機構7包括設置在內管端部的閥體71,閥體71內部設置帶有氣道密封圈75的錐形面通氣道76,錐形面通氣道76與通氣層5貫通,閥體71外部設置閥體密封圈72,閥體71連接閥體開關73,閥體開關73連接啟動按鈕74 ;啟動按鈕74安裝在外管3端部的錐體支承件9上。
[0024]外部大管子I端部設置外管支撐墊10,外管支撐墊10固定活塞桿2端部,活塞桿2端部設置軸承11,軸承11外部設置減震緩沖墊12。
[0025]如圖2所示,閥體71內部的錐形通氣道76與氣道密封圈75相配合,人坐在椅子上面,A室的氣體要進入到B室,在沒有啟動閥體開關73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兩個氣道密封圈75進入,兩個氣道密封圈75沿著錐形面會越擠壓密封效果越好。當人啟動閥體開關73時,可以調節椅子的高度達到舒服的位置,但人走開后,B室的氣體通過閥體71的錐形通氣道76的進氣孔進入到帶有錐體面的氣道密封圈75處,氣道密封圈75會從最緊的部位滑落到最松的部位,氣體就會流入到A室,后面的活塞桿2就會全部彈出,上升到最高的位置。
[0026]如圖3所示,自動回旋功能是利用固定在活塞桿2上的前凸輪68與固定在外管3里面的后凸輪69吻合才能達到的。人轉動椅子,帶外管3旋轉,固定在外管3里面的后凸輪69也會隨之轉動,與活塞桿2上面的前凸輪68分離,在這里活塞桿2利用耐磨滑銷67與外部大管子I已經固定好,這樣,活塞桿2不會隨著轉動,從而實現自動回旋。
[0027]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固定活塞桿,外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外管嵌套內管,外管與內管之間設置通氣層,內管一端設置凸輪活塞機構連接活塞桿,內管另一端設置閥體密封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活塞機構包括固定在內管端部的凸起支撐墊,凸起支撐墊通過氣體密封墊連接凸輪組,凸輪組通過支撐銷子連接活塞;活塞桿貫穿凸起支撐墊、氣體密封墊、凸輪組與支撐銷子,活塞安裝在活塞桿的端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后設置支撐鐵墊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組上設置耐磨滑銷。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組包括前凸輪與后凸輪。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設置密封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密封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內管端部的閥體,閥體內部設置帶有氣道密封圈的錐形面通氣道,錐形面通氣道與通氣層貫通,閥體外部設置閥體密封圈,閥體連接閥體開關,閥體開關連接啟動按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按鈕安裝在外管端部的錐體支承件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回旋回位座椅氣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大管子端部設置外管支撐墊,外管支撐墊固定活塞桿端部,活塞桿端部設置軸承,軸承外部設置減震緩沖墊。
【文檔編號】A47C3/18GK203493159SQ20132062730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金永來 申請人:青島三弘精密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