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門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多功能門板,包括支撐板、多功能板,所述支撐板與多功能板通過轉動結構連接,所述轉動結構位于支撐板與多功能板的中部。多功能門板被設置為支撐板與多功能板的組合體是為了使多功能門板具有功能多樣性,使其可作為乒乓球臺、放衣板、擱物架、沙壺臺等多種用途,不僅避免了由于放置家具而導致居室空間減小,并且方便了人們娛樂及其休閑,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本低,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多功能門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多功能門板。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住房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子的價格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一線城市,房價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好多人都選擇小戶型或中等戶型的居住環境。由于現代生活所需要的家具以及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導致居住空間越來越小,多功能且占地面積小的家具逐漸受到人們的親睞。
[0003]門作為居住環境的必需品,雖然占用空間不大,但是其功能單一,如何使門功能多樣化且使用方便成為許多廠家研究的重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門板,多功能門板多功能門板被設置為支撐板與多功能板的組合體,使多功能門板可以作為乒乓球臺、放衣板、擱物架、沙壺臺等多功能使用,且本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提供一種多功能門板,包括支撐板、多功能板,所述支撐板與多功能板通過轉動結構連接,所述轉動結構位于支撐板與多功能板的中部。
[0007]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門板設置有轉動結構,所述支撐板與多功能板通過轉動結構連接,所述轉動結構位于支撐板與多功能板的中部,是為了使多功能板具有可轉動性,以便實現多功能板的功能多樣化,實現人性化設計目標。
[0008]為了使多功能門板樣式多樣性,所述多功能板與支撐板并排連接或多功能板安裝于支撐板內。
[0009]為了便于多功能門板整體與門框的固定與拆裝,所述多功能門板的支撐板用于與門框配合,所述支撐板通過卡裝結構與門框可拆卸轉動連接。卡裝結構的設置是為了使支撐板固定在門框上可轉動,且便于拆卸。
[0010]為了便于開門且作乒乓球臺時可以作為網柱,所述多功能板上設置有門把手。門把手的設置是為了便于開門,且多功能門板作為乒乓球臺使用時可以作為網柱,用于固定兵兵球網。
[0011]為了使多功能板水平放置保持平穩性,所述多功能板上設置有一個可折疊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位于轉動結構的一側。
[0012]為了使多功能板能夠穩定水平放置作為乒乓球臺以及擱物架等,所述多功能板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可折疊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位于轉動結構兩側。支撐柱設置于轉動結構的兩側是為了保持多功能板水平放置狀態的平穩性。
[0013]為提高多功能板與支撐板之間轉動的靈活性,所述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50(Tl500cm。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設置為50(Tl500cm是為了使多功能板轉動時,轉動結構受力平衡,同時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操作。優選的情況下,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600~800cm。
[0014]為了使多功能板具有功能多樣性,所述多功能板的長度為180(T2500cm。多功能板長度的設置是為了避免多功能板長度過短或過長,使其與標準的乒乓球臺、放衣板、擱物架尺寸吻合,提高其美觀性與實用性。
[0015]為使多功能板為長方形結構且避免長寬尺寸相差太大,所述多功能板的寬度為50(Tl500Cm。多功能板的寬度的設置是對多功能板的寬度進行限制,提高多功能板的通用性。
[0016]為了使多功能板作為乒乓球臺與標準乒乓球臺的尺寸相匹配,提高使用過程的舒適性,所述多功能板的寬度與長度的比值為0.3^0.9。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門板設置有支撐板、多功能板,所述支撐板與多功能板通過轉動結構連接,所述轉動結構位于支撐板與多功能板的中部。多功能門板被設置為支撐板與多功能板的組合體是為了使多功能門板具有功能多樣性,使其可作為乒乓球臺、放衣板、擱物架、沙壺臺等多種用途,不僅避免了由于放置家具而導致居室空間減小,并且方便了人們娛樂及其休閑,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本低,實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實施例1多功能門板作為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實施例1多功能門板作為乒乓球臺以及擱物架等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實施例2多功能門板作為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實施例2多功能門板作為乒乓球臺以及擱物架等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實施例3多功能門板作為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實施例3多功能門板作為乒乓球臺以及擱物架等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實施例4多功能門板作為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為實施例4多功能門板作為乒乓球臺以及擱物架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對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術語“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的用語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0029]實施例1[0030]如圖1至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門板的第一實施例,多功能門板包括支撐板1、多功能板2,支撐板I與多功能板2通過轉動結構連接,轉動結構位于支撐板I與多功能板2的中部。具體的,如圖1所示,多功能門板用于與門框配合,支撐板I通過卡裝結構11與門框可拆卸轉動連接。卡裝結構11的設置是為了使支撐板I固定在門框上可轉動,且便于拆卸。如圖2所示,多功能板2上設置有門把手21。門把手21的設置是為了便于開門,且多功能門板作為乒乓球臺使用時可以作為網柱,用于固定乒乓球網。
[0031]1.其中,如圖1或圖2所示,多功能板2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可折疊的支撐柱22,支撐柱22位于轉動結構兩側。支撐柱22設置于轉動結構的兩側是為了保持多功能板2水平放置狀態的平穩性。本實施設置有兩個支撐柱22。多功能板2與支撐板I并排連接或多功能板2安裝于支撐板I內。本實施例中多功能板2安裝于支撐板I內,如圖1所示。
[0032]另外,如圖1至圖2所示,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50(Tl500cm,多功能板2的長度為180(T2500cm,多功能板2的寬度為50(Tl500cm,多功能板2的寬度與長度的比值為
0.3^0.6。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設置為50(Tl500cm是為了使多功能板2轉動時,轉動結構受力平衡,同時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操作。多功能板2長度的設置是為了避免多功能板長度過短或過長,使其與標準的乒乓球臺、放衣板、擱物架尺寸吻合,提高其美觀性與實用性。多功能板2的寬度的設置是對多功能板2的寬度進行限制,提高多功能板2的通用性。多功能板2的長度與寬度的比值為0.3^0.6是為了使多功能板2作為乒乓球臺與標準乒乓球臺的尺寸相匹配,提高使用過程的舒適性。本實施例中,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760cm,多功能板2的長度為1800cm,寬度為540cm,寬度與長度的比值為0.3。
[0033]實施例2
[0034]如圖3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門板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類似,所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多功能板2與支撐板I并排連接,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1200cm,多功能板2的長度為2500cm,寬度為1500cm,寬度與長度的比值為0.6。
[0035]實施例3
[0036]如圖5至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門板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類似,所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設置有一個支撐柱22,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800cm,多功能板2的長度為2000cm,寬度為1000cm,寬度與長度的比值為0.5。
[0037]實施例4
[0038]如圖7至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門板的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類似,所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多功能板上未設置門把手,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760cm,多功能板2的長度為2000cm,寬度為1000cm,寬度與長度的比值為0.5。
[0039]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板(I)、多功能板(2),所述支撐板(I)與多功能板(2)通過轉動結構連接,所述轉動結構位于支撐板(I)與多功能板(2)的中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板(2)與支撐板(I)并排連接或多功能板(2)安裝于支撐板(I)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門板用于與門框配合,所述支撐板(I)通過卡裝結構(11)與門框可拆卸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板(2)上設置有門把手(2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板(2)上設置有一個可折疊的支撐柱(22),所述支撐柱(22)位于轉動結構的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板(2)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可折疊的支撐柱(22 ),所述支撐柱(22 )位于轉動結構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結構距離門框底部為 50(Tl500c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板(2)的長度為180(T2500c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板(2)的寬度為500?1500c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板(2)的寬度與長度的比值為0.3?0.9。
【文檔編號】E06B5/00GK203547437SQ201320737602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吳小芬 申請人:吳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