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結構,在玻璃框(1)的上下兩端水平方向分別開設一條滑道(3),滑道(3)外側開設擋風槽(4),擋風槽(4)內設置擋風板;L形第一剛性管道(6)一端與中空底座(10)的一端連通,中空底座(10)的另一端與第二剛性管道(7)連通,第一剛性管道(6)、第二剛性管道(7)分別在玻璃框(1)上的兩條滑道上滑動,底座(10)上開設若干通孔(11),底座(10)設有通孔(11)的表面設置毛刷(9)。
【專利說明】一種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在房屋裝潢設計中,大多數人為了美觀而忽略了室外玻璃的清洗問題。尤其對于居住在高層的居民來說,清洗工作更成為了很大的問題。他們中的一部分冒著危險爬到窗外清洗,導致時常有意外事故發生。另一部分采取雇傭專業清洗人員定時定期地來清洗,這樣不僅增加了日常的開銷,而且也承擔了一系列的風險責任。還有人自始至終不清洗玻璃,這樣不僅影響整個房屋的美觀,還影響了居民的生活。本項發明正好解決了這一系列的問題,用戶們可以隨時隨意的清洗室外的玻璃,這樣不僅省時、省力、省錢,而且沒有任何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請專業人士清洗室外玻璃存在很大的風險、請專業人士清洗室外玻璃耗時耗力耗錢、居民自己清洗室外玻璃的效果差而且非常危險的問題,提供一種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結構。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玻璃框I的上下兩端水平方向分別開設一條滑道3,滑道3外側開設擋風槽4,擋風槽4內設置擋風板;L形第一剛性管道6 —端與中空底座10的一端連通,中空底座10的另一端與第二剛性管道7連通,第一剛性管道6、第二剛性管道7分別在玻璃框I上的兩條滑道上滑動,底座10上開設若干通孔11,底座10設有通孔11的表面設置毛刷9。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作品的設計對玻璃的外觀無太大的影響,居民可以放心使用。而且,使用本作品,居民便不需要費時費力又費錢地請專業人員來清理室外玻璃。更重要的是,居民可以在任何時候對室外玻璃進行清理,不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外側的結構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內側的結構圖。
[0008]圖3為本實用新型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帶孔毛刷的結構圖。
[0009]圖4為本實用新型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基座的結構圖。
[0010]附圖標識:1_玻璃框,2-帶孔毛刷,3-滑道,4-擋風槽,5-把手,6-第一剛性管道,7-第二剛性管道,8-擋水板,9-毛刷,10-底座,11-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2]如圖1至圖4所示,在玻璃框I的上下兩端水平方向分別開設一條滑道3,滑道3外側開設擋風槽4,擋風槽4內設置擋風板山形第一剛性管道6 —端與中空底座10的一端連通,中空底座10的另一端與第二剛性管道7連通,第一剛性管道6、第二剛性管道7分別在玻璃框I上的兩條滑道上滑動,底座10上開設若干通孔11,底座10設有通孔11的表面設置毛刷9。
[0013]設計說明:在原有窗戶上加以改進,在上下窗戶框上各開設一個滑道,供剛性管道滑動。剛性管道兩頭分別作為入水口和出水口,與玻璃外側的空心毛刷連接,形成通道。毛刷底座右側有諸多擋水板,底座上諸多的小孔。居民可以從入水口注入各種清洗液。在上下滑道外側各有一個擋風板扣在玻璃框上。原理是通過對玻璃外側毛刷的操作來進行玻璃外側的清洗。剛性管道一頭作為入水口,另一頭作為出水口。在使用時,居民把擋風板抬起,然后從入水口注入各種清洗液。注入的清洗液流向不同的擋水板時會從毛刷底座上的小孔中流出,然后居民通過拉動把手清洗玻璃。清理完畢后,閉合擋風板。
[0014]以上內容是結合優選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僅限于這些說明。對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簡單的推演及替換,都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從室內清潔玻璃外層的窗戶結構,其特征在于,在玻璃框(I)的上下兩端水平方向分別開設一條滑道(3),滑道(3)外側開設擋風槽(4),擋風槽(4)內設置擋風板;L形第一剛性管道(6) —端與中空底座(10)的一端連通,中空底座(10)的另一端與第二剛性管道(7)連通,第一剛性管道(6)、第二剛性管道(7)分別在玻璃框(I)上的兩條滑道上滑動,底座(10)上開設若干通孔(11),底座(10)設有通孔(11)的表面設置毛刷(9)。
【文檔編號】E06B7/28GK203716798SQ201320790312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喻志剛, 于香宇, 蔡昊成 申請人:大連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