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門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折疊窗。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建設業的蓬勃發展,建筑門窗產量不斷增加,產量由21世紀初的3億平方米發展到現在約近5億平方米,產品品種不斷創新。隨著房地產業向高端市場發展,對門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提供功能卓越的節能環保產品,而且要求給人們營造居住舒適的環境。而目前門窗在開窗狀態下的窗扇只能作為附加件停在窗框的一側,無法作為有用件進行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折疊窗,在開窗狀態下可以作為平臺使用。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折疊窗,包括:框架和窗扇,其中:
框架包括第一框邊、第二框邊、第三框邊和第四框邊,所述第一框邊、第二框邊、第三框邊和第四框邊首尾依次連接,且第一框邊、第三框邊均豎直布置且彼此平行,第一框邊、第三框邊上分別設有第一鎖槽、第二鎖槽;所述第一框邊靠近第三框邊的一側設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第一框邊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框邊靠近第三框邊的一側且位于第一滑槽的下方設有第一轉軸孔;所述第三框邊靠近第一框邊的一側設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與第一滑槽同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三框邊靠近第一框邊的一側且位于第二滑槽的下方設有與第一轉軸孔同軸布置的第二轉軸孔;
窗扇包括上窗體和下窗體,所述上窗體和下窗體上下布置并轉動連接,上窗體遠離下窗體一端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滾輪、第二滾輪;下窗體遠離上窗體一端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轉軸、第二轉軸;上窗體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鎖槽適配的第一鎖頭和與第二鎖槽適配的第二鎖頭;
窗扇位于框架的內側,且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分別滑動安裝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內,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分別轉動安裝在第一轉軸孔、第二轉軸孔內,且當第一滑輪、第二滑輪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靠近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的一端抵靠時,上窗體與水平面平行。
優選地,第一鎖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鎖槽在第一框邊上上下布置。
優選地,第二鎖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二鎖槽在第三框邊上上下布置。
優選地,下窗體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鎖槽適配的第三鎖頭和與第二鎖槽適配的第四鎖頭。
優選地,上窗體遠離下窗體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止動孔。
優選地,第一框邊、第三框邊上均設有與止動孔適配的止動銷,第一框邊、第三框邊上的止動銷均通過連接件安裝在第一框邊、第三框邊上,第一框邊、第三框邊上的連接件分別位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下方。
本發明中,通過將窗扇設置上窗體和下窗體結構,并使上窗體和下窗體相互鉸接,同時通過在第一框邊、第二框邊上設置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在窗體兩側設置第一滑輪、第二滑輪,在下窗體兩側社會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并使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分別滑動安裝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內,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分別轉動安裝在第一轉軸孔、第二轉軸孔內,且當第一滑輪、第二滑輪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靠近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的一端抵靠時,上窗體與水平面平行,從而既能通風,又能將上上窗體作為一種平臺用于擺放物件、飾品或盆栽等,且當上窗體與水平面平行時,下窗體與上窗體之間形成小于90°的夾角,從而對上窗體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使得上窗體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疊窗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疊窗的折疊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疊窗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疊窗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疊窗的折疊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疊窗的使用示意圖。
參照圖1-2,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一種折疊窗,包括:框架和窗扇1,其中:
框架包括第一框邊2、第二框邊3、第三框邊4和第四框邊5,所述第一框邊2、第二框邊3、第三框邊4和第四框邊5首尾依次連接,且第一框邊2、第三框邊4均豎直布置且彼此平行,第一框邊2、第三框邊4上分別設有第一鎖槽、第二鎖槽;所述第一鎖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鎖槽在第一框邊2上上下布置;第二鎖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二鎖槽在第三框邊4上上下布置;所述第一框邊2靠近第三框邊4的一側設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第一框邊2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框邊2靠近第三框邊4的一側且位于第一滑槽的下方設有第一轉軸孔;所述第三框邊4靠近第一框邊2的一側設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與第一滑槽同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三框邊4靠近第一框邊2的一側且位于第二滑槽的下方設有與第一轉軸孔同軸布置的第二轉軸孔;窗扇1包括上窗體11和下窗體12,所述上窗體11和下窗體12上下布置并轉動連接,上窗體11遠離下窗體12一端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滾輪6、第二滾輪;下窗體12遠離上窗體11一端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上窗體11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鎖槽適配的第一鎖頭和與第二鎖槽適配的第二鎖頭;所述下窗體12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鎖槽適配的第三鎖頭和與第二鎖槽適配的第四鎖頭;窗扇1位于框架的內側,且第一滾輪6、第二滾輪分別滑動安裝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內,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分別轉動安裝在第一轉軸7孔、第二轉軸孔內,且當第一滑輪、第二滑輪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靠近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的一端抵靠時,上窗體11與水平面平行。
本實施例中,上窗體11遠離下窗體12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止動孔8;第一框邊2、第三框邊4上均設有與止動孔8適配的止動銷9,第一框邊2、第三框邊4上的止動銷9均通過連接件安裝在第一框邊2、第三框邊4上,第一框邊2、第三框邊4上的連接件分別位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下方。當上窗體11處于與平行于水平面的狀態時,將止動銷9插入止動孔8內,以使上窗體11位置相對固定。
參照圖3,本發明通過將窗扇1設置上窗體11和下窗體12結構,并使上窗體11和下窗體12相互鉸接,同時通過在第一框邊2、第二框邊3上設置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在窗體兩側設置第一滑輪、第二滑輪,在下窗體12兩側社會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并使第一滾輪6、第二滾輪分別滑動安裝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內,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分別轉動安裝在第一轉軸7孔、第二轉軸孔內,且當第一滑輪、第二滑輪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靠近第一轉軸7、第二轉軸的一端抵靠時,上窗體11與水平面平行,從而既能通風,又能將上上窗體11作為一種平臺用于擺放物件、飾品或盆栽等,且當上窗體11與水平面平行時,下窗體12與上窗體11之間形成小于90°的夾角,從而對上窗體11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使得上窗體11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