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烹飪器具的保護內膽。
背景技術:
食物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在我們將保證食品安全的措施集中在原材料的控制上面的時候,往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早已習慣的東西卻在污染著我們的食品。比如在日常使用電飯鍋的時候,為了防止米飯粘鍋,傳統的鋁內膽、不銹鋼內膽均采用在其內壁噴涂“特氟龍”材料來達到不沾效果,“特氟龍”這種物質是否是致癌物質,長期使用是否對身體有害在目前還沒形成一個共識。因此,有些廠商會尋找“特氟龍”的替代品,通過不斷改進不沾涂層的材質,因此產生一些安全的不沾涂層,例如改進的氟樹脂類、粉末涂層或者陶瓷涂層等等,但是,這些安全的涂層往往對內膽的材質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陶瓷內膽就很難附著不沾材料,即使改進了涂覆工藝,這類安全不沾涂層的適用范圍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單純從更改不沾涂層的材質和涂覆工藝很難廣泛的解決因烹飪內膽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長期食用這種不安全的食品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烹飪器具內膽對食品安全造成危害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烹飪器具的保護內膽,包括保護內膽,所述保護內膽設有側壁和底部,所述保護內膽由硅膠構成,所述保護內膽的側壁和底部設有若干透水透氣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護內膽開口邊緣設有支撐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護內膽的外表面設有若干隆起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護內膽的厚度為0.5mm-1mm。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壁的透水透氣孔圍繞著保護內膽軸心等距錯位排列,所述底部的透水透氣孔圍繞著底部圓心等角度排列,內排與外排之間等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由硅膠構成的保護內膽,利用硅膠耐高溫、耐腐蝕、安全無毒的特性,在烹調食品的時候,保護內膽裝載食品,利用保護內膽特性在烹調環節中有效保證食品不受污染,保障食品的安全,解決了食品容易被烹飪器具污染的問題,保障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保護內膽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保護內膽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硅膠的厚度與抗拉強度的關系數據表;
圖4是硅膠的厚度與導熱性能的關系數據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發明創造中的各項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實施例1
參考圖1和圖2,一種烹飪器具的保護內膽,包括內膽1和保護內膽2,所述保護內膽1套接在所述內膽1之中,其中保護內膽2為食品級別的硅膠構成,食品級別的硅膠具有耐高溫、耐腐蝕、不易分解和無毒的特性,可以在烹飪過程中保護食品,保護內膽2還設有若干透水透氣孔22。保護內膽2的開口邊緣設有支撐部21,保護內膽2開口邊緣折彎并包裹著支撐部21,支撐部21可以保持用食品級硅膠材料制成的保護內膽2不變形,所述支撐部21的材質可以有多種,比如鋼材質、鋁材質或者塑料材質,當然支撐部21也可以與保護內膽2材質相同并且為一體式結構,即支撐部21為保護內膽2開口邊緣折彎加厚而成,保護內膽2套接在所述內膽1之中,保護內膽2的外表面設有若干隆起部23,隆起部23之間等距地設在所述保護內膽2的底部和側壁。
保護內膽2的厚度設置為0.5-1mm,我們通過試驗測試一下保護內膽2的厚度與抗拉強度的關系,試驗器材包括:拉力計、硅膠樣品、夾具,由于我們手提保護內膽時,通常是兩個手指夾住內膽壁提起,所以為整個保護內膽2提供拉力其實是與手指接觸的區域,成人的手指頭寬度大約是15mm,所以我們取寬15mm的硅膠樣品,烹飪器具的高大約為125.4mm,所以樣品取長為125.4mm。得到樣品的寬為15mm,長為125.4mm。將樣品兩端用夾具夾住,一端連接拉力計,改變樣品的厚度,反復試驗,得出如圖3所示的數據表,其中拉力反映出樣品的抗拉強度,由于通常都是兩個手提起保護內膽2,所以在實際使用時,應該用兩倍的拉力值來換算保護內膽2的載重量,通過換算得到圖3所示的承重數據。一個家庭的飯量加水的話質量大約為1.5kg,因此為了保證正常家庭的實用,保護內膽2的厚度至少要在0.5mm以上。
由于硅膠越厚其導熱效果越差,而且硅膠越厚成本也相應增加,如果盲目將保護內膽2加厚則會出現成本高做飯效果不好的情況。我們通過試驗得出硅膠的厚度與導熱性能的關系數據表,如圖4所示。試驗的具體內容:我們測試50mm*50mm的硅膠塊,測試在不銹鋼上單位時間的導熱效果。具體操作:對不銹鋼進行加熱并保持在攝氏100度,將硅膠塊放置在不銹鋼上,經過1s后,測量硅膠塊上側的溫度,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力求測量數據的準確。數據表中的表面溫度就是指硅膠塊上側的溫度。通過圖4數據表的分析可知,硅膠塊的導熱性能與其厚度成反比,當厚度超過1mm時,硅膠塊的導熱性能變化較為緩慢。由于硅膠的價格與厚度成正比,綜合考慮,將保護內膽的厚度選擇為0.5-1mm最為合適。
所述透水透氣孔22的排列為:圍繞著保護內膽2軸心等距排列,排與排之間的透水透氣孔22等距位置錯開;底部的透水透氣孔22的排列為:圍繞底部圓心等角度排列,內排與外排之間等距。側壁上透水透氣孔22這樣排列,可以保證保護內膽2強度的同時獲得更大的開孔率,保證透水透氣性能。由于現在的烹飪器具的底盤的加熱方式均已環形加熱方式,這樣一來在熱分布時候就會以環形高溫區的狀態出現,因此保護內膽底部的透水透氣孔22以環形方式排列,使得高溫區與透水透氣孔22的接觸面積更大,有益于食品的加熱。一般做飯的話,透水透氣孔22的孔徑設置為2-3mm,這樣就可以保證大米不會穿過透水透氣孔22落到內膽1上。當然透水透氣孔22孔徑的大小的設置可以根據食品的種類而做出相應的改變。
所述隆起部23有兩個主要的作用,第一:減小保護內膽2外表面與內膽1內表面的接觸面積,防止保護內膽2與內膽1粘貼;第二:隆起部23之間撐起一個小區域,做飯時,水停留在這個區域內,當水沸騰時,強大的振動,將保護內膽2托起,使得保護內膽2的外表面與內膽的內表面輕微分離,從而在內膽1和保護內膽2之間形成一個水和水蒸氣組成的保護罩,將食品二次保護起來了。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