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廚房用的壓力鍋,尤其涉及一種壓力微小的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壓力鍋,通常是用制造壓力容器的材料,分別制成鍋體與鍋蓋,兩者之間有密封圈,通過鍋體鍋蓋的凹凸機構扣住,從而緊密地扣合在一起,并在鍋蓋上設置有至少兩三道的壓力安全裝置,例如限壓閥、安全閥、防爆膜等,使用時,鍋內的氣壓較高,烹調溫度相應也較高,故俗稱為“高壓鍋”。然而,大多數食物烹調溫度只要求達到100℃左右就夠了,蒸煮的蒸汽壓力只要比大氣壓略高就可以,即所謂的“微壓力”,那樣的蒸煮使用起來會比較方便,開蓋前的降溫,也不需要用冷水冷卻,或慢慢自冷,使用過程較為安全、實用,為此,設計一種新型的微氣壓下使用的“壓力鍋”,很有市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造材料要求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小于0.5KPa氣壓下使用的壓力鍋。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微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耳、蒸架、鍋蓋和微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內有蒸架,鍋體外面上端有對稱的鍋耳,鍋體上口是鍋蓋,所述的鍋蓋上面有微壓閥。
所述的鍋體按直徑分,有上、下兩段,下段比上段的直徑??;在直徑大小的內部交界處放置蒸架。
所述的鍋蓋包括蓋體、硅膠密封圈、鋼化玻璃和手提柄,所述的蓋體呈淺弧形的,在外周下口有一個凹形朝內的槽,槽內嵌有硅膠密封圈,在蓋體中心設置鋼化玻璃,鋼化玻璃外周套有硅膠套圈,所述的手提柄有連體的固定圈,固定圈壓在鋼化玻璃的硅膠套圈上,且用螺絲固定在蓋體上。
所述的微壓閥,穿過手提柄的固定圈固定在蓋體上,一頭在蓋體的內頂部,一頭在蓋體的外面,當鍋內氣體超壓時會泄放掉超壓的蒸汽。
所述的鍋耳,有上、下二塊,互相有溝槽,互相插入后上下不能分離,但可以移動,下塊由鉚釘固定在鍋體上端的外周邊,上塊可以移動,其功能不但是該微壓力鍋的手把,而且是壓住鍋蓋的壓扣。
所述的鍋體采用的是型號3003的食品級純鋁材料,采用5000T擠壓機擠壓而成。
所述的鍋耳、手提柄及其固定圈采用防火、耐高溫的膠木原料,壓制成型的。
所述的鍋蓋的鍋體是采用型號304食品級不秀剛壓制而成的。
微壓力鍋的使用:在開始燒飯、鍋蓋合上后,上塊移向鍋蓋、壓住鍋蓋,在開飯需要打開鍋蓋時,只要將上塊移出鍋蓋即可。
本發明有益的效果:微壓力鍋使用安全,實用,具有燜的作用,燒出的飯比普通飯鍋軟和松,會替代部分高壓鍋的市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微壓力鍋結構爆炸圖;
圖2為本發明微壓力鍋外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微壓力鍋燒飯時鍋耳壓住鍋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一種微壓力鍋,包括鍋體1、鍋耳2、蒸架3、鍋蓋4和微壓閥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體1內有蒸架2,鍋體1外面上端有對稱的鍋耳2,鍋體1上口是鍋蓋4,所述的鍋蓋4上面有微壓閥5。
所述的鍋體1按直徑分,有上、下兩段,下段比上段的直徑??;在直徑大小的內部交界處放置蒸架3;
所述的鍋蓋4包括蓋體4.1、硅膠密封圈4.2、鋼化玻璃4.3和手提柄4,4,所述的蓋體4.1呈弧形的,在外周下口有一個凹形朝內的槽,槽內嵌有硅膠密封圈4.2;在蓋體4.1中心設置有鋼化玻璃4.3,鋼化玻璃4.3外周包有硅膠圈4.3.1,所述的手提柄4.4有連體的固定圈4.4.1,固定圈4.4.1壓在鋼化玻璃4.3外周套的硅膠套圈4.3.1上,用螺絲固定在蓋體4.1上。
所述的微壓閥5,穿過固定圈4.4.1固定在蓋體4.1上,一頭在蓋體4.1的內頂部,一頭在蓋體4.1的外面,當鍋內氣體超壓時會泄放掉超壓的蒸汽。
所述的鍋耳2,有上塊2.1,和下塊2.2,互相有溝槽,一旦插入后上下不能分離,但上塊2.1是可以移動,可以壓住鍋蓋,下塊由鉚釘固定在鍋體上端的外周邊。
所述的鍋體1采用的是型號3003的食品級純鋁材料,采用5000T擠壓機擠壓而成。
所述的鍋耳2、手提柄4.4及其固定圈4.4.1采用防火、耐高溫的膠木原料,壓制成型的。
所述的鍋蓋4的鍋體4.1是采用型號304食品級不秀剛壓制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