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活用品,具體是一種荔枝剝皮器。
背景技術:
荔枝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荔枝主要以鮮食為主,隨著冷藏行業的發展,鮮荔枝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中。但是荔枝具有比較堅硬的殼,卻沒有剝殼的工具,目前均是手工剝皮,手工剝皮既不衛生,而且還會弄砸手,果汁在手上很麻煩。一些手上做了美甲的女士更是不便于剝皮,這給我們食用荔枝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設計了一種荔枝剝皮器,適合于各類人群使用,不僅安全衛生,而且剝殼速度快。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荔枝剝皮器,所述剝皮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設有繞殼體中心轉動的切割部;所述殼體內部設有夾緊裝置。
所述切割部為帶有刀具的環圈;所述環圈上設有與上殼體、下殼體相連接的環形滑槽。
所述刀具的刃部設置在環圈的內腔中,刀柄穿過環圈的切割套筒,刀柄與切割套筒之間設有彈簧。
所述刀具設有兩個,對稱設置在環圈上,所述兩個刀具的刃部上下交錯設置。
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上殼體和下殼體上的支撐器Ⅰ和支撐器Ⅱ。
所述支撐器Ⅰ包括支撐桿,支撐桿的一端設有卡爪;所述支撐桿穿過上殼體的夾緊套筒,所述支撐桿與夾緊套筒之間設有彈簧。
所述支撐器Ⅱ與支撐器Ⅰ結構相同,且下殼體與上殼體結構相同對稱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上殼體為半球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可通過上述方案得出:由于本方案將荔枝固定在殼體的中心,通過兩側的刀刃作環切,再打開取出荔枝。整個過程不接觸荔枝肉干凈衛生,切割刀刃設置在內部,避免了手接觸,十分安全。夾緊裝置中的彈簧可設置為向內部預夾緊的形式,而刀柄處的彈簧可設為向外拉緊的形式,在轉動切削時手動按緊即可。方便使用,還能適應各種大小直徑的荔枝。
由此可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環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上殼體,2為環圈,3為下殼體,4為支撐桿,5為夾緊套筒,6為卡爪,7為對接滑塊,8為刀柄,9為滑槽,10為切割套筒,11為刃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荔枝剝皮器,所述剝皮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半圓球形的上殼體1和下殼體3,如圖2所示,上殼體1內設有支撐器Ⅰ和下殼體3內設有支撐器Ⅱ。所述支撐器Ⅰ包括支撐桿4,支撐桿4的一端設有卡爪6;所述支撐桿4穿過上殼體1上設置的夾緊套筒5,所述支撐桿4與夾緊套筒5之間設有彈簧。所述下殼體3內的支撐器Ⅱ與支撐器Ⅰ結構相同,且下殼體3與上殼體1結構相同對稱設置。上殼體1和下殼體3之間通過設有刀具的環圈2連接。如圖3所示,所述環圈2上下端面內側設有環形滑槽9,滑槽9與上殼體1、下殼體3上的對接滑塊7相互配合連接。所述刀具設有兩個,對稱設置在環圈2上。刀具的刃部11設置在環圈2的內腔中,刀柄8穿過環圈2上的切割套筒10,切割套筒10固定在環圈上。刀柄8與切割套筒10之間設有彈簧。兩個刀具的刃部11上下交錯設置,能便于切割后完整的取出荔枝。
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