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
背景技術:
拖把是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我們在清理家中污垢時都會用到它,市場上的拖把多種多樣,我們現在介紹一種較為常見的拖把,其由拖把桿、拖把頭、棉拖體和拉桿組成,而目前的拖把具有很多類型的拖把頭,在拖把頭出現損壞的情況時,使用者往往無法很好的對拖把頭的配件進行更換,從而讓使用者只能將拖把整體進行更換,極大的影響了使用者的維修與使用,也大大的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將多種拖把頭進行更換,便于使用者進行維修使用,降低使用者清潔成本的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包括上連件與下連件,所述上連件中央設置有通孔,上連件的四周設置有卡齒,所述下連件的四周設置有卡槽,下連件上表面中央設置有連孔,所述下連件的中央設置有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所述第二接孔設置有兩個,且第二接孔分別位于第一接孔的兩側,所述下連件的下表面設置有圓環,且圓環的表面連接有卡點。
作為優選,所述卡齒與卡槽之間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連孔內表面設置有螺紋。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貫穿下連件,且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 位于圓環的內部。
作為優選,所述圓環表面連接有兩個以上的卡點,且卡點均勻分布在圓環的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下連件底部中央設置有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第二接孔設置有兩個,第二接孔分別位于第一接孔的兩側,且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貫穿下連件,讓使用者能夠通過第一接孔或第二接孔將其他常規拖把上的棉條進行更換連接,并能夠通過下連件上方的連孔,及連孔內部的螺紋對拖把桿進行連接,從而讓使用者對常規拖把中的拖把頭配件進行更換,便于使用者進行維修使用,避免在拖把損壞時使用者對整體拖把進行更換的情況,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者的清潔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中下連件的仰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中下連件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上連件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包括上連件2與下連件1,所述上連件2中央設置有通孔21,上連件2的四周設置有卡齒22,所述下連件1的四周設置有卡槽12,下連件1上表面中央設置有連孔11,所述下連件1的中央設置有第一接孔13與第二接孔14,所述第二接孔14設置有兩個,且第二接孔14分別位于第一接孔13的兩側,所述下連件1的下表面設置有圓環15,且圓環15的表面連接有卡點151。
所述卡齒22與卡槽12之間配合連接。
所述連孔11內表面設置有螺紋(未標注)。
所述第一接孔13與第二接孔14貫穿下連件1,且第一接孔13與第二接孔14位于圓環15的內部。
所述圓環15表面連接有兩個以上的卡點151,且卡點151均勻分布在圓環15的表面。
當需要使用該新型家用拖把頭配件對拖把頭部件進行更換時,使用者先將損壞拖把中的拖把頭拆出,并通過第一接孔13或第二接孔14將連接有棉條的螺絲或其他配件與下連件1進行連接,使得棉條能夠很好的固定在下連件1的下方;再通過下連件1上方的連孔11與拖把桿進行連接,而后讓上連件2上方的通孔21通過拖把桿,并通過上連件2四周的卡齒22與卡槽12的配合將上連件2固定在下連件1的上方即可;其中圓環15及卡點151的設置讓使用者能夠對棉條進行分散固定,便于使用者進行清潔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下連件底部中央設置有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第二接孔設置有兩個,第二接孔分別位于第一接孔的兩側,且第一接孔與第二接孔貫穿下連件,讓使用者能夠通過第一接孔或第二接孔將其他常規拖把上的棉條進行更換連接,并能夠通過下連件上方的連孔,及連孔內部的螺紋對 拖把桿進行連接,從而讓使用者對常規拖把中的拖把頭配件進行更換,便于使用者進行維修使用,避免在拖把損壞時使用者對整體拖把進行更換的情況,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者的清潔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