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擦窗機,具體是一種遙控的擦窗機。
背景技術:
對建筑物上玻璃窗的清潔傳統方式是采用人工手動擦拭,既費時費力,其清潔效果也無法保障,特別是對于高層建筑物而言,爬上窗臺人工擦拭其危險系數較大,易發生墜落的危險。
基于上述原因,現有技術也研發了多種自動擦窗的設備,來代替人工實現對建筑物上玻璃窗的自動清潔。但是,現有技術提供的自動擦窗設備不但其移動控制系統復雜,所采用的清潔水直接噴射在玻璃窗上,水易從上方流下,不利于清潔刷的擦拭,噴灑到玻璃窗上的水也易流到窗臺上。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遙控的自動擦窗機,具有結構簡單,移動靈活,擦拭效果較好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遙控的自動擦窗機,包括框架和遙控器,框架上設有可沿框架移動的清洗裝置,框架上安裝驅動機構,驅動機構用于控制清洗裝置的移動;框架上設有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分別連接清洗裝置、驅動機構和信號接收模塊,控制單元接收來自于遙控器的命令;所述清洗裝置包括滑塊,滑塊上固定有直流電機、清潔液儲存瓶和玻璃刮片,聯軸器一端與直流電機連接,另一端連接清潔刷,清潔刷內部設有清潔液緩存槽,清潔液儲存瓶上設有導管,導管的另一端連接清潔液緩存槽。
所述玻璃刮片一端通過活動銷軸固定于滑塊上,另一端與玻璃窗接觸,彈簧一端與活動銷軸連接,另一端與玻璃刮片連接。
所述清潔刷通過彈簧與聯軸器連接。
所述清潔液儲存瓶上設有瓶塞。
所述清潔液緩存槽內開設有若干引流孔。
所述框架為方形框架,所述驅動機構分為X軸向驅動機構和Y軸向驅動機構。
所述Y軸向驅動機構包括固定于方形框架四角的固定裝置,沿X軸向且兩兩相對的兩組固定裝置之間分別通過轉軸連接,轉軸的兩端分別設有聯軸器,其中一個固定裝置上安裝有與控制單元連接的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聯軸器的一端連接;沿Y軸向且兩兩相對的兩組固定裝置之間分別設有同步帶。
所述X軸向驅動機構包括分別安裝于兩個同步帶上的滑臺,滑臺沿同步帶移動,兩個滑臺通過連接桿連接,其中一個滑臺上安裝有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控制單元連接,連接桿下部安裝有絲桿,絲桿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步進電機相連;設有清洗裝置的滑塊安裝于絲桿上,由絲桿帶動滑塊X軸向移動。
所述控制單元采用型號為MK60DN512VLL10的ARM處理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遙控器進行控制,可通過遙控器設置滑臺和滑塊的移動速度、移動方向,控制結構簡單易操作;在清潔刷的前部安裝玻璃刮片,清潔刷殘留在玻璃窗上的清潔液通過玻璃刮片進行刮除,使其清潔效果更佳。
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X軸向驅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遙控的自動擦窗機,包括方形框架1和遙控器,框架1所圍成的區域即為清洗區2,框架1上沿Y軸方向設置有Y軸向驅動機構,沿X軸方向設置有X軸向驅動機構,X軸向驅動機構上安裝有清洗裝置3,X軸向驅動機構和Y軸向驅動機構均用于驅動清洗裝置3的移動。
其中,Y軸向驅動機構包括固定于方形框架1四角的固定裝置41、42、43、44,固定裝置41和固定裝置42之間通過轉軸511連接,轉軸511的兩端分別設有聯軸器52,固定裝置41上安裝有步進電機53,步進電機53與固定裝置41上的聯軸器52連接,步進電機53與控制單元相連;固定裝置43和固定裝置44之間通過轉軸512連接,轉軸512的兩端分別設有聯軸器52;固定裝置41和固定裝置44之間設有同步帶541,固定裝置42和固定裝置43之間設有同步帶542。
其中,X軸向驅動機構包括分別安裝于同步帶541上的滑臺611以及安裝于同步帶542上的滑臺612,滑臺611和滑臺612通過連接桿62連接,且可沿同步帶方向移動,其中滑臺612上安裝有步進電機63,步進電機63與控制單元連接,連接桿62的下部安裝有絲桿64,絲桿64的一端通過聯軸器65與步進電機63相連。
絲桿64上安裝有清洗裝置3,清洗裝置3可在絲桿64帶動下X軸向移動;清洗裝置3包括滑塊31,絲桿64從滑塊31中部穿過,滑塊31的下部安裝有直流電機33,直流電機33上安裝有聯軸器34,聯軸器34的一端設有彈簧351,彈簧351另一端連接清潔刷37,彈簧351利用其伸縮性可將清潔刷37始終與玻璃窗緊緊貼合在一起;清潔刷37的內部設有清潔液緩存槽38,清潔液緩存槽38內開設有若干引流孔(圖中未標出);滑塊31的側面固定有清潔液儲存瓶32,清潔液儲存瓶32上設有瓶塞320,清潔液儲存瓶32的底部設有導管321,導管321的另一端連接清潔液緩存槽38。直流電機33啟動后,將瓶塞320打開,維持清潔液儲存瓶32內部大氣壓的穩定,在毛細原理及重力作用下,清潔液儲存瓶32內的清潔液通過導管321流入到清潔液緩存槽38內,并通過清潔液緩存槽38內的引流孔向清潔刷37緩慢滲透,保證清潔刷37上清潔液的均勻分布,有利于玻璃窗的清潔效果更加干凈。
為了進一步提高玻璃窗的清潔效果,避免清潔液殘留在玻璃窗上,在滑塊31與Y軸移動方向垂直的一個側面上設有玻璃刮片36,玻璃刮片36一端與玻璃窗接觸,另一端通過銷軸39固定于滑塊31側面上,彈簧352一端通過銷軸39固定于滑塊31上,另一端與玻璃刮片36連接,利用彈簧352的拉力使玻璃刮片36緊貼玻璃窗。
上述方案中的控制單元采用型號為MK60DN512VLL10的ARM處理器,控制單元與信號接收模塊相連。控制單元可控制步進電機53、步進電機63、直流電機33的轉速快慢和旋轉方向,從而調節清洗裝置3的移動方向和移動速度。
將本實用新型的框架1安裝在玻璃窗的窗框上,用戶可通過遙控器向控制單元發送指令,控制單元控制步進電機53轉動,步進電機53帶動轉軸511轉動,轉軸511通過轉軸512配合帶動同步帶541和同步帶542同向傳動,進而帶動滑臺611和滑臺612同向沿Y軸方向移動;控制單元控制步進電機63轉動,步進電機63帶動絲桿64轉動,配合絲桿64的滑塊31沿著絲桿64方向移動;控制單元控制直流電機33轉動,直流電機33帶動清潔刷37轉動,從而實現對玻璃窗的反復擦拭,達到更理想的清潔效果。遙控器可以控制清洗裝置3的移動方向和速度,當某處臟污清除比較困難時,可以延長停留在此處的時間,通過清潔刷37在此處的不斷旋轉擦拭,增加去污的效果。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