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小家電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新型壺嘴的電熱水壺。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電熱水壺,特別是雙層壺身(即壺身內部設有內膽)的電熱水壺的壺嘴大部分都設置在壺身頂部開口處。倒水時,電熱水壺內的水要先經過壺身頂部開口,然后再從壺嘴流出;甚至有些電熱水壺內的水經過壺身頂部開口后還需經過壺蓋內部后才能從壺嘴流出,這樣人們在使用電熱水壺倒水時,就需要將電熱水壺傾斜較大的角度,比較費力,而且如果電熱水壺內部的水需要經過壺蓋內部后再流出的話,電熱水壺內的水不能完全倒盡,總有一些殘留。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將壺嘴設置在壺身側部的,但是由于壺嘴與壺身內膽之間的密封不好,容易出現漏水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新型壺嘴的電熱水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得電熱水壺倒水更加方便,而且電熱水壺內部不會有水殘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新型壺嘴的電熱水壺,其中,包括壺身外殼、內膽、壺蓋、把手、壺嘴和電加熱體,所述內膽設在壺身外殼的內部,所述壺蓋蓋合在壺身外殼的頂部,所述把手設在壺身外殼的外側部,所述電加熱體設在所述內膽的底部,所述壺嘴包括壺嘴本體和壺嘴外殼,所述壺嘴本體設在所述壺嘴外殼內部,所述壺嘴本體一端連接在所述內膽中上部或中部的外壁上,且壺嘴本體與內膽內部連通,所述壺嘴本體另一端穿出壺身外殼,所述壺嘴外殼與所述壺身外殼連接。壺嘴設置在內膽的中上部或中部,這樣可以使得人們在使用電熱水壺倒水時,不用將壺身傾斜很大的角度就能將水從電熱水壺內部倒出,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將電熱水壺內的水全部倒盡,不會有任何殘留。
進一步的,所述壺嘴本體包括壺嘴出水管、加固件和連接件,所述壺嘴出水管連接在所述連接件的一端,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內膽的外壁,所述加固件套設在壺嘴出水管與連接件連接處的外側。加固件的作用一方面是加強壺嘴出水管與連接件連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是增強壺嘴出水管與連接件連接處的密封性,以保證倒水時,此處不會漏水。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包括用于與所述內膽外壁連接的安裝部和用于連接所述壺嘴出水管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為一向斜上方彎折的圓管,所述連接部的內徑與所述壺嘴出水管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壺嘴出水管的一端插設在所述連接部內,壺嘴出水管的另一端設有收口。連接部的內徑與所述壺嘴出水管的外徑相匹配可以保證壺嘴出水管插設在連接部內的緊密性;壺嘴出水管的另一端設有收口,也就是壺嘴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管徑小于壺嘴出水管的整體管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倒水時,當電熱水壺內的水流到壺嘴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時,由于管徑突然減小,壺嘴出水管施加給水流的壓力就會增大,因此水流的流速也會適當增加,這樣從壺嘴出來的水流就會成飽滿的圓柱形,看起來更加美觀。
進一步的,所述加固件為兩端內徑不同的套管,其一端的內徑與所述壺嘴出水管的外徑相匹配,并且套設在壺嘴出水管的外壁上;其另一端的內徑與所述連接部的外徑相匹配,并且套設在連接部的外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部靠近所述內膽的端頭設有環形端面,所述環形端面環設有第一錐形凸起。所述安裝部與所述內膽外壁之間設有環形密封墊圈,所述環形密封墊圈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環形密封墊圈靠近所述安裝部的一側設有與所述環形端面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環形端面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環形密封墊圈另一側的端面上環設有第二錐形凸起和第三錐形凸起。所述內膽外壁上與所述環形密封墊圈相對應的位置設有與環形密封墊圈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環形密封墊圈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安裝部的環形端面上設置第一錐形凸起的目的是,當環形端面置于第一凹槽中時,所述第一錐形凸起可以將環形端面與第一凹槽底面之間的接觸由面接觸變為線接觸,由于環形密封墊圈是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所以線接觸比面接觸的密封性要好,可以更有效地保證連接處的密封性;同樣道理,環形密封墊圈另一側的端面上設置第二錐形凸起和第三錐形凸起的目的也是為了將環形密封墊圈的端面與第二凹槽地面之間的接觸變為線接觸,增加連接處的密封性。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效保證上述兩個連接處不會漏水。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密封墊圈與所述內膽外壁之間設有過濾網。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部上設有若干第一螺絲孔,所述內膽外壁上與所述安裝部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絲孔對應的第二螺絲孔。螺絲分別穿過第一螺絲孔和第二螺絲孔將安裝部固定連接在所述安裝支架上,進而實現將壺嘴本體固定在內膽外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實用新型將壺嘴設置在壺身內膽的中上部或中部,這樣可以使得人們在使用電熱水壺倒水時,不用將壺身傾斜很大的角度就能將水從電熱水壺內部倒出,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將電熱水壺內的水全部倒盡,不會有任何殘留。
2. 本實用新型在壺嘴出水管與連接件連接處設置了加固件,一方面可以加強壺嘴出水管與連接件連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壺嘴出水管與連接件連接處的密封性,以保證倒水時,此處不會漏水。
3. 本實用新型在壺嘴出水管的出水口設置收口,使得從壺嘴出來的水流成飽滿的圓柱形,看起來更加美觀。
4. 本實用新型在多處連接端面設置錐形凸起,將連接處的面接觸變為線接觸,大大增強了連接處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避免連接處的漏水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的縱向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內膽與壺嘴本體連接示意圖。
圖4是圖3的爆炸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連接件的縱向剖面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環形密封墊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環形密封墊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環形密封墊圈縱向剖面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內膽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如圖1和2所示,一種具有新型壺嘴的電熱水壺,其中,包括壺身外殼1、內膽2、壺蓋3、把手4、壺嘴5和電加熱體6,所述內膽2設在壺身外殼1的內部,所述壺蓋3蓋合在壺身外殼1的頂部,所述把手4設在壺身外殼1的外側部,所述電加熱體6設在所述內膽2的底部,所述壺嘴5包括壺嘴本體51和壺嘴外殼52,所述壺嘴本體51設在所述壺嘴外殼52內部,所述壺嘴本體51一端連接在所述內膽2中上部或中部的外壁上,且壺嘴本體51與內膽2內部連通,所述壺嘴本體51另一端穿出壺身外殼1,所述壺嘴外殼52與所述壺身外殼1連接。壺嘴5設置在內膽2的中上部或中部,這樣可以使得人們在使用電熱水壺倒水時,不用將壺身傾斜很大的角度就能將水從電熱水壺內部倒出,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將電熱水壺內的水全部倒盡,不會有任何殘留。
如圖3和4所示,所述壺嘴本體51包括壺嘴出水管511、加固件512和連接件513,所述壺嘴出水管511連接在所述連接件513的一端,所述連接件513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內膽2的外壁,所述加固件512套設在壺嘴出水管511與連接件513連接處的外側。加固件512的作用一方面是加強壺嘴出水管511與連接件513連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是增強壺嘴出水管511與連接件513連接處的密封性,以保證倒水時,此處不會漏水。
如圖3到7所示,所述連接件513包括用于與所述內膽2外壁連接的安裝部5131和用于連接所述壺嘴出水管511的連接部5132,所述連接部5132為一向斜上方彎折的圓管,所述連接部5132的內徑與所述壺嘴出水管511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壺嘴出水管511的一端插設在所述連接部5132內,壺嘴出水管511的另一端設有收口5111。連接部5132的內徑與所述壺嘴出水管511的外徑相匹配可以保證壺嘴出水管511插設在連接部5132內的緊密性;壺嘴出水管511的另一端設有收口5111,也就是壺嘴出水管511的出水口的管徑小于壺嘴出水管511的整體管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倒水時,當電熱水壺內的水流到壺嘴出水管511的出水口處時,由于管徑突然減小,壺嘴出水管511施加給水流的壓力就會增大,因此水流的流速也會適當增加,這樣從壺嘴5出來的水流就會成飽滿的圓柱形,看起來更加美觀。
如圖3和4所示,所述加固件512為兩端內徑不同的套管,其一端的內徑與所述壺嘴出水管511的外徑相匹配,并且套設在壺嘴出水管511的外壁上;其另一端的內徑與所述連接部5132的外徑相匹配,并且套設在連接部5132的外壁上。
如圖4、圖6到圖11所示,所述安裝部5131靠近所述內膽2的端頭設有環形端面5134,所述環形端面5134環設有第一錐形凸起5135。所述安裝部5131與所述內膽2外壁之間設有環形密封墊圈7,所述環形密封墊圈7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環形密封墊圈7靠近所述安裝部5131的一側設有與所述環形端面5134相匹配的第一凹槽71,所述環形端面5134置于所述第一凹槽71中,環形密封墊圈7另一側的端面上環設有第二錐形凸起72和第三錐形凸起73。所述內膽2外壁上與所述環形密封墊圈7相對應的位置設有與環形密封墊圈7相匹配的第二凹槽21,所述環形密封墊圈7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1中。安裝部5131的環形端面5134上設置第一錐形凸起5135的目的是,當環形端面5134置于第一凹槽71中時,所述第一錐形凸起5135可以將環形端面5134與第一凹槽71底面之間的接觸由面接觸變為線接觸,由于環形密封墊圈7是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所以線接觸比面接觸的密封性要好,可以更有效地保證連接處的密封性;同樣道理,環形密封墊圈7另一側的端面上設置第二錐形凸起72和第三錐形凸起73的目的也是為了將環形密封墊圈7的端面與第二凹槽21地面之間的接觸變為線接觸,增加連接處的密封性。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效保證上述兩個連接處不會漏水。
如圖4所示,所述環形密封墊圈7與所述內膽2外壁之間設有過濾網8。
如圖5和圖6、圖11所示,所述安裝部5131上設有若干第一螺絲孔5133,所述內膽2外壁上與所述安裝部5131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安裝支架22,所述安裝支架22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絲孔5133對應的第二螺絲孔221。螺絲分別穿過第一螺絲孔5133和第二螺絲孔221將安裝部5131固定連接在所述安裝支架22上,進而實現將壺嘴本體51固定在內膽2外壁上。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