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背靠裝置及具有該背靠裝置的椅子。
背景技術:
在現代人們的生活當中,無論是休息、工作還是娛樂都離不開椅子。椅子的舒適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質量。目前市場上的各類椅子層出不窮,但設計不夠人性化,特別是椅背舒適度欠佳,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像按摩椅這類的椅子又因為價格昂貴,得不到普及。而且常用的按摩椅體積通常都較大,不適宜直接放置于辦公室使用。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200820124482.1揭露了一種背靠裝置,該裝置通過兩個彈簧、二個銜接件與一個連接件構成,其結構復雜,當人背壓向貼靠件時,兩個彈簧中一個彈簧受到擠壓,另一個彈簧就會受到拉伸,無法完全貼合人背,該裝置未能最大化的提高人使用的舒適度。
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案,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提高使用舒適度的背靠裝置及具有該背靠裝置的椅子。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背靠裝置,其包括若干背靠單元及若干調整機構,所述調整機構包括一根彈簧、第一固持件和第二固持件,所述第一固持件包括第一固持部和第一鎖扣部,所述第一固持部與所述彈簧的一端相固持,第一鎖扣部鎖扣于所述背靠單元,所述第二固持件包括第二固持部,所述第二固持部與所述彈簧的另一端相固持。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件包括平板狀的基部,所述第一固持部為設置在所述基部上的勾部,所述彈簧的一端與該勾部相固持,第一鎖扣部為穿過所述基部的螺釘。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件與第二固持件具有相同的結構。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背靠單元上設有用于與所述螺釘相配合的螺孔。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機構還包括套設與所述彈簧外面的柔性保護套。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每個所述背靠單元與一個調整機構相配合。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背靠裝置還包括基座,所述若干背靠單元通過所述調整機構安裝于所述基座上,第二固持件的第二鎖扣部鎖扣于所述基座。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綁帶。
本實用新型還揭示一種椅子,具有上述的背靠裝置。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椅子包括椅座及與所述椅座連接的椅背,所述背靠裝置通過調整機構的第二鎖扣部直接鎖扣于所述椅背,或者所述背靠裝置通過設置的基座安裝于所述椅子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背靠裝置包括調整機構,該調整機構為一根彈簧,當人背靠向背靠單元時,背靠單元僅僅受到一根彈簧的支撐,背靠單元的受力點僅僅在一根彈簧上,背靠單元可以讓該彈簧的任何方向轉向使背靠單元完全貼合人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部分背靠單元不完全貼合人背的狀況,從而提高了人背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有背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有背靠裝置的椅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請參圖1,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背靠裝置100,其包括兩個背靠單元1及兩個調節機構2。一個背靠單元1與一個調節機構2相連接。調節機構2包括一個彈簧21、一個第一固持件22和一個第二固持件23。第一固持件22包括第一固持部221和第一鎖扣部222。第一固持部221與彈簧21的一端相固持。第一鎖扣部222鎖扣于背靠單元1。第二固持件23包括第二固持部231和第二鎖扣部232。第二固持部231與彈簧21的另一端相固持。該調整機構為一根彈簧,當人背靠向背靠單元時,背靠單元僅僅受到一根彈簧的支撐,背靠單元的受力點僅僅在一根彈簧上,背靠單元可以讓該彈簧的任何方向轉向使背靠單元完全貼合人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部分背靠單元不完全貼合人背的狀況,從而提高了人背的舒適度。
請繼續參閱圖1,第一固持件22包括平板狀的基部223。第一固持部221為設置在基部223上的勾部,彈簧21的一端與該勾部相固持。第一鎖扣部222為穿過基部223的螺釘。背靠單元1上設有用于與螺釘相配合的螺孔。螺釘安裝于螺孔內,從而將調整機構2與背靠單元1相組裝。調整機構2還包括套設與彈簧21外面的柔性保護套24,以防止夾傷使用者并保護彈簧21。
進一步的,背靠裝置100還包括基座3。背靠單元1通過調整機構2安裝于基座3上。第二固持件23的第二鎖扣部232鎖扣于基座3。基座3上設置有綁帶(未圖示)。第一固持件22與第二固持件23具有相同的結構,基座3上同樣設置有與螺釘相配合的螺孔。組裝簡單,成本低廉。
本實施例中,每個背靠單元1與一個調整機構2相配合。使用時,背靠單元1受力,通過彈簧21的調整作用調整背靠單元1的位置,自動的調整到最舒適的位置。兩個背靠單元1分左右兩邊設置,使用時,可分別承托住背部腰的兩側,又通過調整機構的調整作用,更貼合人體,達到最佳的舒適度。
其他實施方式中,背靠裝置100可設置三個、四個甚至更多個背靠單元1,調整的靈活度更大。同時,一個背靠單元1可以配套使用兩個及以上的調整裝置2,使得調整更加精確。
請參圖2,揭示了將背靠裝置100使用于椅子400的實施例。椅子400包括椅座401及與椅座401連接的椅背402。背靠裝置100通過設置的基座3安裝于椅子400上。具體的,通過綁帶系與椅座401或者椅背402上。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背靠裝置也可以直接安裝在椅背上,也即調整裝置直接鎖扣于椅背上。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背靠裝置100通過設置分開的背靠單元1及與背靠單元1連接的調整裝置,當人的背部抵靠于背靠單元1時,可通過一根彈簧調整,達到舒適的位置。也即背部活動時,利用一根彈簧的柔性和彈性,起到調整和緩沖作用,從而達到最佳的舒適度。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上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上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并且,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兩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