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洗手池,具體涉及一種設有洗手液噴射裝置的洗手池。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衛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洗手池這一衛生潔具在我們生活中廣泛應用。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用到洗手池,主要用于清洗手上的臟東西。不同的地點所使用的洗手池其結構也是不一樣的,為了保證安全衛生,洗手池的結構是非常嚴格的,現有的洗手池都是使用不銹鋼材料或陶瓷制成,這樣洗手池具有不易生銹、干凈衛生、容易清理的優點。
現有的洗手池一般是在洗手池旁邊再放上一瓶洗手液,達到清潔手部的目的。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洗手液與洗手池都是相互分開擺放,在公共場所使用時,就造成洗手液擺放不便、容易傾倒的現象發生。現有的洗手池也不具有烘干功能,不能洗好的手進行馬上烘干,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有洗手液噴射裝置的洗手池,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洗手池與洗手液分開,洗手液擺放不便、容易傾倒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設有洗手液噴射裝置的洗手池,包括洗手池本體,所述洗手池本體設有洗手池,所述洗手池本體上安裝有水龍頭,所述洗手池本體上設有洗手液噴射裝置和控制器;所述洗手液噴射裝置包括殼體、氣缸、推液活塞、安裝于所述殼體下部的噴管、安裝于所述噴管上的單向閥、用于控制氣缸啟動與否的開關,所述氣缸設于所述殼體上,所述推液活塞設于所述殼體內,所述氣缸的推動桿穿設于所述殼體,所述氣缸的推動桿與所述推液活塞固定連接,所述開關、氣缸分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殼體上部設有用于添加洗手液的加液管。
優選的,所述單向閥包括閥體、擋片、導向桿和彈簧,所述閥體設于所述噴管上,所述擋片與所述導向桿固定連接,所述閥體設有進液口、出液口和導向孔,所述擋片擋在所述進液口處,所述導向桿穿設于所述導向孔,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導向桿外部,所述彈簧的一端頂在所述擋片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頂在所述閥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實用新型的洗手池上設置有洗手液噴射裝置,有效避免了洗手液擺放不便、容易傾倒的現象發生。其二,本實用新型的洗手液噴射裝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洗手池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和圖2所述,一種設有洗手液噴射裝置的洗手池,包括洗手池本體10,所述洗手池本體10設有洗手池11。所述洗手池本體10上安裝有水龍頭12。所述洗手池本體10上設有洗手液噴射裝置13、烘干裝置14和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所述洗手液噴射裝置13包括殼體15、氣缸16、推液活塞17、安裝于所述殼體15下部的噴管18、安裝于所述噴管18上的單向閥19、用于控制氣缸16啟動與否的開關19。所述氣缸16設于所述殼體15上。所述推液活塞17設于所述殼體15內。所述氣缸16的推動桿161穿設于所述殼體15。所述氣缸16的推動桿161與所述推液活塞17固定連接。所述開關19、氣缸16分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殼體15上部設有用于添加洗手液的加液管20。
參考圖1,所述洗手池本體10的側壁設有烘干口21,所述烘干裝置14包括支架141、烘干燈管142和風機143。所述烘干燈管143安裝于所述支架141上,所述支架141的后側與所述風機143固定連接。所述風機143的出風口朝向所述烘干燈管142,所述烘干燈管142設于所述烘干口21處。風機143吹出的風經過烘干燈管142后,吹出熱風,從而將人手烘干。
參考圖2,所述單向閥19包括閥體191、擋片192、導向桿193和彈簧194。所述閥體191設于所述噴管18上。所述擋片192與所述導向桿193固定連接。所述閥體191設有進液口22、出液口23和導向孔24,所述擋片192擋在所述進液口22處,所述導向桿193穿設于所述導向孔24,所述彈簧194套設于所述導向桿193外部,所述彈簧的一端頂在所述擋片192上,所述彈簧194的另一端頂在所述閥體191上。
參考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當人要洗手時,按動開關19,開關19觸發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氣缸16運作,氣缸16的推動桿161推動推液活塞17往下推動,洗手液克服彈簧194的彈力,推開擋片192,洗手液由進液口22流出,并經出液口23流向噴管18,人手放在噴管18下方接洗手液。人洗完手后,將手放在烘干口21進行烘干。
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洗手池上設置有洗手液噴射裝置13,有效避免了洗手液擺放不便、容易傾倒的現象發生。本實用新型的洗手液噴射裝置13,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本實用新型上設置烘干裝置14,方便人們洗好手后直接烘干,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的烘干燈管142能在昏暗的環境中,提供照明,方便人們洗手,同時也有利于人們觀察手上的污物是否被洗干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